您的位置:首頁»生活常識»正文

「我很上頭,ta卻很慢熱。」解決「感情節奏不一致」的5個tips

PubDate:2022-11-17

如前文回顧,閾值不同,是雙方對于執行某個行為(如親吻、官宣、發生[性.行.為]等)的心里需求不同(Eastwick, 2019),在親密關系中的體現就會是節奏不一致:一方覺得已經到了做某件事的時機,另一方覺得沒到,于是提出拒絕。

這種情況下,雙方容易產生誤會。比如,被拒絕的那一方,會認為對方是因為不夠愛自己,才不愿意做某件事。而拒絕的一方,會覺得提出要求的人操之過急,對這段關系不認真、不夠謹慎。

Haselton(2003)指出,由于節奏不一致導致的沖突,常見于關系早期。這是因為,在剛進入關系時,雙方都還不太熟悉對方,有諸多的試探和猜測,

關系也沒有穩定下來。所以,這時候就很容易因節奏不一致而產生誤讀,引發懷疑,甚至立刻結束關系。

而且,這種沖突可能更常見于異性戀關系。Haselton認為,男性在[性.行.為]方面,有過度解讀對方釋放的性信號的傾向。他曾對114位男性和102位女性進行了一項關于「[性.行.為]信號」的問卷調查,詢問被試者是否經歷過「被異性過度解讀性信號」,結果發現更高比例的女性曾被過度解讀。

在過度解讀性信號的場景中,男性以為關系已經達到了可以發生[性.行.為]的閾值,提出要求卻遭到拒絕,他們會受挫。而對于女性來說,還沒有達到發生[性.行.為]的閾值,面對伴侶需求會產生反感,覺得「你不懂我」或者是「原來你只想睡我」。這時,兩人的關系就會面臨挑戰。

但是,人與人幾乎不可能有完全相同的閾值,也就是說,每對伴侶都會經歷節奏不一致。那為什麼有的人就相安無事,有的人就會爆發矛盾,覺得難以走下去呢?

通常來說,兩個人的閾值不一致是否會引發矛盾、危及關系,

主要還與以下3點有關:

1)閾值的差異程度:節奏是否差得離譜

雙方的閾值差如果在一個合理范圍內,并不會對關系造成多大的影響,但如果差值過大就可能造成威脅。

Baratta(2021)舉出了一個有些極端,但很容易理解的例子:在一段關系中,一方節奏過快,比如第一次約會就給鑰匙,第二天就相約旅游,一個月就打算買房;另一方節奏過慢,認為起碼要三年才能給鑰匙。那麼,慢節奏的人會覺得被步步緊逼,感受到巨大壓力,而快節奏的人,也會因為對方的屢次拒絕遭受打擊,陷入自我懷疑,猶豫是否要繼續。

但如果雙方的差異僅僅是,快的一方認為戀愛1個月能給鑰匙,慢的一方認為要1.5個月,這是很好協商的,甚至并不會構成一個問題。

2)閾值差異種類:是否觸及核心價值觀

價值觀是每個人在成長過程中逐步形成的信念,是生活的基本指導原則。如果雙方發生節奏分歧的事件,觸及到了個體的核心價值觀,人們容易產生比較強烈的情緒反應(Sinrich, 2019),也較難協商。

越往關系后期發展,

越容易觸及核心價值觀。換句話說,關系早期的閾值差異通常不會有太大影響,但后期容易引發矛盾。這是因為,根據Murstein(1970)的親密關系發展階段理論,關系早期屬于刺激階段,親密行為如牽手、擁抱都依賴于外在因素(如外貌、身材),這階段的節奏差并不涉及核心價值觀,不會對感情造成威脅。

但接下來,關系會進入到價值階段。這階段的親密行為就基于個體價值觀念,比如結婚、育兒等。如果這時出現較大節奏差,人們會覺得自己的觀念和認知受到了挑戰,不僅會爆發爭吵,還可能考慮結束關系,重尋伴侶。不過這也因人而異,比如結婚屬于價值階段親密事件,但如果這件事對雙方來說,都不涉及核心價值觀,雙方都覺得不重要,

也就不會威脅到感情。

3)個體的靈活性及開放度:是否可協商,可調整

關系雙方是否會因為節奏不一致爆發沖突,還取決于個體的心理靈活度:一種根據當下處境,做出對自己來說最好的行為選擇的能力。

Tull和Kimbrel(2020)指出,心理靈活性強的人,更擅長接受外界的反饋,能夠及時覺察自己和身邊人的處境和情緒,并進行自我調節。因此,在親密關系中,ta們一旦察覺到節奏差異,甚至感覺這種差異即將威脅關系,ta們就會根據實際情況調整自我閾值,避免沖突。

此外,一個人是否愿意在關系中改變閾值,還取決于:

對方多大程度符合自己心目中理想伴侶的標準。如果越符合,就愿意調整(Campbell, 2001); 雙方對關系的定位是長期關系,還是短期關系。

短期關系中人們傾向于改變,因為是暫時的,并不重要; 是否曾頻繁遭受挫折。在親密關系中屢次受挫的人,因為害怕再次被拒絕,會增加自我靈活性來維持關系滿意度(Simpson, 2001)

那麼,如果兩個人的關系,已經因為節奏不一致的問題,產生了矛盾和爭端,又該如何解決呢?我們和幾位咨詢師聊了聊,來看ta們的建議吧~

結合心理咨詢師的建議和相關研究,我們整理出了以下5個步驟:

Step1: 先吵一架

解決問題前,先解決情緒。吵架,可能是個不錯的選擇,能幫我們有效排解壓抑的情緒。但也要注意,在爭吵過過程中只關注情緒,不要和內容較勁。我們可能都會說傷人的話,但那并非我們想表達的內容,它們只是作為一種載體,替我們表達憤怒或悲傷。——心理咨詢師,梁明霞

Step2: 真誠地表達感受和需求——寫下來

心理咨詢師梁明霞指出,要解決沖突,還是要回到溝通上。溝通中容易出現的誤會是把節奏是否一致和愛不愛聯系起來,一致了,就代表愛,不一致就代表不愛,實際上從心理學上講,只是雙方在感受和需求上不一致而已,所以要真誠地告訴對方自己的感受并提出需求。如果覺得語言表達不清楚,也可以選擇文字的方式,文字的溝通表現了認真的態度,能夠讓對方相信你在乎這段關系,奠定了真誠溝通的基礎。

Step3: 質疑自己的質疑

溝通節奏時,還可能出現「你不相信對方解釋」的情況(即你認為節奏不一樣,是對方不愛你)。那麼,此刻你首先要做的是質疑自己的質疑。去回溯兩個人過往的相處,看看自己的不信任是否有證據。比如對方是否曾言行不一致,是否對你不在意。如果沒有足夠的證據去懷疑對方,可以先嘗試著給這段關系多一些空間,去觀察和調適。——心理咨詢師,岳菲

Step4: 「4個R」

針對「如何同步親密關系」的問題,Fraenkel博士(2011)提出了 「4個R」的解決方法:

Reveal:意識到節奏不同,以及這樣的不同如何影響關系。 Revalue:重新評估伴侶節奏,找尋對方節奏中的積極部分。比如,當伴侶節奏過快讓你產生反感時,你可以回想,也許當初正是因為ta的快節奏,主動出擊,你們才走到了一起。 Revise:重置節奏。針對分歧點,討論哪些行為按誰的節奏來,或商議新節奏。在討論過程中,能加深對彼此的理解,閾值會有所松動。如果分歧過大,可以把接受對方觀點,當作提升自我靈活性的機會。 Rehearse:排練新節奏。通過每日/每周/每月的練習,逐步同步。

Step5: 設置底線,適時放棄

在協商與磨合的過程里,要給自己設置底線:我最大讓步可以到什麼程度?最多堅持多長時間?很多時候,我們對伴侶有「理想化執念」:希望把對方改造成自己想要的樣子,并覺得只要堅持就能實現。而這,恰恰會蒙蔽我們對感情的正確評估。如果對方的要求和協調時間都已超出底線,要學會適時放棄。——心理咨詢師,張國棟

心理咨詢師張國棟老師還指出,其實不要純粹地把節奏不一致看成問題,它更是一個信號:提醒著我們對伴侶的了解還不夠深入,也提醒著我們需要進一步厘清自己對關系的期待。

我想,也許最好的戀愛節奏,并不是找到一個與自己天然同頻的人。而是在一點一滴的相處中,打磨出最適合你們的專屬節奏。

所以要真誠地告訴對方自己的感受并提出需求。如果覺得語言表達不清楚,也可以選擇文字的方式,文字的溝通表現了認真的態度,能夠讓對方相信你在乎這段關系,奠定了真誠溝通的基礎。

Step3: 質疑自己的質疑

溝通節奏時,還可能出現「你不相信對方解釋」的情況(即你認為節奏不一樣,是對方不愛你)。那麼,此刻你首先要做的是質疑自己的質疑。去回溯兩個人過往的相處,看看自己的不信任是否有證據。比如對方是否曾言行不一致,是否對你不在意。如果沒有足夠的證據去懷疑對方,可以先嘗試著給這段關系多一些空間,去觀察和調適。——心理咨詢師,岳菲

Step4: 「4個R」

針對「如何同步親密關系」的問題,Fraenkel博士(2011)提出了 「4個R」的解決方法:

Reveal:意識到節奏不同,以及這樣的不同如何影響關系。 Revalue:重新評估伴侶節奏,找尋對方節奏中的積極部分。比如,當伴侶節奏過快讓你產生反感時,你可以回想,也許當初正是因為ta的快節奏,主動出擊,你們才走到了一起。 Revise:重置節奏。針對分歧點,討論哪些行為按誰的節奏來,或商議新節奏。在討論過程中,能加深對彼此的理解,閾值會有所松動。如果分歧過大,可以把接受對方觀點,當作提升自我靈活性的機會。 Rehearse:排練新節奏。通過每日/每周/每月的練習,逐步同步。

Step5: 設置底線,適時放棄

在協商與磨合的過程里,要給自己設置底線:我最大讓步可以到什麼程度?最多堅持多長時間?很多時候,我們對伴侶有「理想化執念」:希望把對方改造成自己想要的樣子,并覺得只要堅持就能實現。而這,恰恰會蒙蔽我們對感情的正確評估。如果對方的要求和協調時間都已超出底線,要學會適時放棄。——心理咨詢師,張國棟

心理咨詢師張國棟老師還指出,其實不要純粹地把節奏不一致看成問題,它更是一個信號:提醒著我們對伴侶的了解還不夠深入,也提醒著我們需要進一步厘清自己對關系的期待。

我想,也許最好的戀愛節奏,并不是找到一個與自己天然同頻的人。而是在一點一滴的相處中,打磨出最適合你們的專屬節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