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在幼兒園哭鬧嚴重的孩子,多半來自這3種家庭

PubDate:2022-11-13

班上有個「愛哭鬼」,老師很無奈‍

小楊是一名幼兒園老師,教學已經有年頭了,算是比較有經驗的老師,帶班過程中盡心盡責,遇到問題也會積極處理。

孩子剛入園時會哭是很常見的,小楊也見過不少,但今年招收的孩子中,有一個特別愛哭,很湊巧,這個孩子就在小楊負責的班上。

這個孩子愛哭到什麼程度,和家長分開要哭,家長來接了要哭,玩玩具要哭,做游戲要哭,午睡醒了還要哭,有時候甚至帶領全班孩子一起哭,小楊為此費心費神,花了很多時間去哄這個孩子,可絲毫不見好轉。

小楊覺得孩子總這樣不行,就找機會和家長溝通,溝通后小楊了解到,原來這個孩子的家長,平時是很慣著他的,稍有不滿意的地方,孩子就會哭鬧,有些事情不是孩子不會做,而是他覺得只要哭,就可以讓家長、老師幫他做。

小楊告訴家長,孩子繼續以這樣的狀態上幼兒園,是非常不利于孩子成長的,同時還會影響到其他小朋友,希望家長可以積極配合自己的工作,把孩子教好。

孩子入園后哭鬧是很正常的,但哭鬧也應該有個限度,比如在不斷適應環境的過程中減少哭鬧次數,性格越來越開朗,這才是孩子成長的正確表現。

如果孩子太過敏感,動不動就大哭不止,只能說明他受到了家庭因素的影響。

這幾種家庭的孩子,入園后更愛哭‍

1、過分寵娃的家庭

隨著人們生活越來越好,家長會給予孩子更多的關愛,滿足孩子的需求,但過分滿足需求,就會變成溺愛。

如果一個孩子被家長包裹在過度的愛當中,那入園就會成為孩子的噩夢,身邊沒有了家長的保護,換成了一大堆陌生的同齡人,自己的需求誰來滿足?自己的焦慮誰來化解?

只能靠孩子自己,當他無法化解眼前的問題時,孩子就會呈現出一種無法接受的狀態,哭鬧也就自然發生了。

2、什麼都不讓孩子做的家庭

還是過分關愛的問題,大部分家長覺得,孩子什麼事都做不好,為了避免讓孩子添麻煩,或者擔心孩子受傷,家長就會替孩子去做一些事,殊不知,這樣做也不利于孩子成長,而這一點,在孩子入園后的哭聲中最能體現。

幼兒園是一個孩子需要獨立完成一些事情的地方,孩子什麼都不會做,自然很焦慮,與此同時,

他發現身邊的人都會做,比自己能力強,這種差異就會讓孩子感到不平衡,繼而演變成情緒波動。

3、爸媽關系緊張的家庭

家庭氛圍對孩子入園后的表現也有著一定的影響,如果父母感情很好,家庭和諧、溫馨,那麼孩子就會在充滿愛的環境下成長,心理建設會相對完善。

即便未來入園,面對一個新環境,孩子內心強大,也可以快速適應。但如果父母之間的關系比較差,經常吵架或者分居,孩子成長中內心就會變得非常敏感。

以至于入園后遇到一點風吹草動,孩子都會表現得焦慮、緊張、不安,甚至是大哭。

如何幫助孩子更好地適應入園?‍

1、避免家庭內部出現問題

家對于孩子來說,應該是穩定的、安逸的、放松的,合適的環境,才能幫助孩子更好地成長,想要保證這一點,與父母的努力是分不開的。

建議家長們幫孩子營造出一種合適的家庭氛圍,盡量避免發生矛盾,家庭和諧,孩子內心才有底氣,內心足夠強大,入園后自然能更好地適應。

2、重視各項能力的培養

入園后孩子需要獨立面對一些問題,比如基本清潔、如廁、穿衣,包括與人交流,如果孩子不具備相應的能力,自然會因為這些問題感到焦慮,或者是發生情緒波動。

建議家長在孩子入園前,引導他掌握一些技能,并給予他鍛煉的機會,孩子各方面能力得到提升,才能更好地適應入園。

所以說,孩子入園后愛哭,與家庭環境有很大的聯系,為了讓孩子更好地適應環境,家長一定要提前做功課。

各位家長,你家孩子屬于入園后愛哭的類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