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諸葛亮真的如演義中那樣多智近妖嗎?正史與小說有很大區別,陳壽對其有評價

PubDate:2022-11-12

諸葛亮是盡人皆知的一位歷史人物,三國時期的劉備得到諸葛亮之后,如虎添翼。在諸葛亮的輔佐下,劉備建立了蜀漢。假如沒有諸葛亮,恐怕劉備建立不了蜀漢。在小說三國演義中,諸葛亮的能力出神入化。

有近代文學大家評價諸葛亮為「狀多智而近妖」,總的來看,諸葛亮真真正正的達到了用兵如神的境地,同時諸葛亮在謀劃事業方面非常厲害。那麼正史中的諸葛亮會是什麼樣呢?其實正史中的諸葛亮與小說是有很大區別的。

三顧茅廬是人們都知道的一個故事,劉備為了邀請諸葛亮出山,三次親自前往諸葛亮住所邀請他,直到最后一次,諸葛亮才答應出山。其實三顧茅廬的事跡可能在歷史上根本就沒有。到底有沒有發生過三顧茅廬只能是歷史謎團了。

在正史中,沒有記載劉備三顧茅廬,只是在小說中有這樣的情節。當時的諸葛亮年紀不大,

劉備不重視他,后來聽諸葛亮談論一些事情,才慢慢的信任他。史書記載為「以上客禮之」,其次在司馬彪的《九州春秋》中也有相同的記載。

諸葛亮還有一個厲害的事,就是給劉備寫的《隆中對》。這個東西是諸葛亮一人寫的,但是卻是當時很多人的智慧。至少可以證明周瑜、龐統這些人都有這個共識。把眾人的想法全部按在諸葛亮頭上,確實有些欠妥了。

在小說中,對諸葛亮用兵如神有了很重的描寫,可是仔細閱讀正史就會發現一個問題。每一次劉備征戰,都不會帶諸葛亮。要知道劉備識人看人的本事是非常厲害的,為何不帶諸葛亮輔佐呢?最重要的因素就是:諸葛亮擅長內政卻不善機變。

歷史上的諸葛亮,真正有作為的戰役就是北伐。眾所周知,諸葛亮發動北伐的目的就是為了擴大蜀漢的生產力。當時的蜀漢,無論是在經濟還是國力、人口等各個方面,都要比吳國和魏國差。總的來說,北伐是迫不得已。

多次北伐未果的諸葛亮最終病逝在了五丈原,作為當時蜀漢的頂梁柱,諸葛亮的離去無疑讓蜀漢走向了下坡路。當時只有諸葛亮可以說是一心一意為蜀漢,可是蜀后主劉禪根本不是做皇帝的料。后人們對諸葛亮北伐眾說紛紜。

《三國志》中對諸葛亮的北伐評價為「連年動眾,未能成功,蓋應變將略,非其所長!」,

從這一句話就可以看出,諸葛亮的軍事才能并不厲害,諸葛亮厲害的是內政。并不是否認諸葛亮的能力,只是說三國演義中的諸葛亮過譽了。

諸葛亮的一生為蜀漢鞠躬盡瘁4而后已,諸葛亮對于蜀國內政、蜀國當地少數民族的的管理是有目共睹的,他只是在軍事上差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