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宇宙中真有外星人嗎?科學家朝這里發了條消息,外星人收到請回復

PubDate:2022-11-11

宇宙中究竟有沒有外星人呢?如果有外星人,它們又在哪里呢?1974年,一些科學家認為宇宙中的這個地方很可能有外星人。于是他們利用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射電望遠鏡朝著那里發送了一條消息,希望能夠得到外星人的回復。如今時間過去了48年,外星人能夠收到科學家發送的消息嗎?那里真的會存在外星人嗎?

上個世紀60年代興起了一陣搜尋外星文明的熱潮。科學家利用射電望遠鏡對地球周圍100光年之內的恒星進行了搜尋,希望能夠接收到來自地外文明發來的無線電信號,結果是一無所獲。于是,科學家們換了思路。與其被動的搜尋來自外星文明的信號,不如主動地和外星人聯系。于是在1974年11月16日,科學家利用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射電望遠鏡——阿雷西博望遠鏡朝著武仙座球狀星團(M13)發送了一條無線電信息,希望能夠在那里發現外星人的蹤跡。

這是人類第一次嘗試向外星人發射信息,史稱阿雷西博信息。

科學家給外星人發信息,都發了些啥呢?阿雷西博信息是一段由1679個二進制數字組成的無線電信息。它包含了以下內容:二進制數字1到10;人類DNA所包含的5種化元素,氫、碳、氮、氧和磷;人類DNA的基本結構和雙螺旋的形狀;人類的基本資料和全球的人口數量;太陽系中的各個星球,

最左邊的是太陽,第三個升了一格的是地球。代表著信息是從這里發出的,最后面的淺紫[色.圖]案就是發出該信息的阿雷西博射電望遠鏡及其相關信息。

這段二進制信息是很容易被破譯的。科學家相信外星人只要接收到了該信息就能夠很快破譯其中的內容的。

科學家為什麼會把發射目標定位為武仙座球狀星團呢?武仙座球狀星團(M13)是一個怎樣的天體呢?

在晴朗的夜晚,我們會在武仙座內看到一個暗淡的亮點。它不是一顆恒星,而是由大約30萬顆恒星組成的龐大球狀星團。這就是武仙座球狀星團。武仙座球狀星團距離地球大約25000光年。它的視星等為5.8。它的直徑大約為150光年,質量大約是太陽的60萬倍。星團中的恒星大多數是100億年以上的年老恒星。

當時的科學家把武仙座球狀星團作為信號發射目標主要有兩點考慮。第一點,這是銀河系中一個比較古老的星團,高等智慧生命的出現需要時間。

因此,當時的科學家認為那里存在外星人的機率會更高一些。第二點,武仙座球狀星團的直徑大約150光年,多達30萬顆恒星,范圍比較廣。有棗沒棗打三竿,信號發向武仙座球狀星團被外星人接收到的機會會更大一些。

不過有一點,當時的科學家可能沒有考慮到。

那就是距離問題。武仙座球狀星團距離地球大約25000光年。阿雷西博信息從地球這里發射出去,以光速傳播需要25000年的時間才能夠抵達那里。如果那里的外星人收到了來自地球的信息,并且馬上給我們進行了回復,那又得需要25000年才能傳回到地球啊!一來一回花費了5萬年的時間。

如今,阿雷西博信息在宇宙中傳播了還不到50光年,阿雷西博望遠鏡就因為幾次意外事故已經報廢了。

科學家精心編制的阿雷西博信息大機率是不可能被外星人接收到的。不是因為阿雷西博信息能否在宇宙中傳播25000光年的遙遠距離,而是因為當時的科學家選錯了發射目標。現在的科學家發現,武仙座球狀星團并不是生命誕生的理想場所。

前面我們提到過,武仙座球狀星團直徑大約150光年,里面包含了大約30萬顆恒星。這里面的恒星密度非常的高,平均密度達到了0.2顆/立方光年,或者說每10立方光年的空間內就有2顆恒星。這樣的密度是太陽周圍區域恒星密度的10倍。

在星團的中心區域,恒星的密度更大,每立方光年30~300顆恒星。核心區域的恒星之間的距離大約是1光年。

因而,科學家認為在恒星密度非常大的球狀星團內,行星的軌道會受到其它恒星的擾動而變得不穩定。行星不能長期穩定地存在于恒星周圍,生命在這里出現也就無從談起了。

此外,武仙座球狀星團中的恒星大多數是年齡超過100億年的年老恒星。想象一下100億歲的太陽,我們就知道年老的恒星對生命并不友好啊!

因此我認為,48年前科學家朝著武仙座球狀星團發射的阿雷西博信息最終會石沉大海,杳無音信。外星人不在這里,它們又在哪里呢?

此外,武仙座球狀星團中的恒星大多數是年齡超過100億年的年老恒星。想象一下100億歲的太陽,我們就知道年老的恒星對生命并不友好啊!

因此我認為,48年前科學家朝著武仙座球狀星團發射的阿雷西博信息最終會石沉大海,杳無音信。外星人不在這里,它們又在哪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