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熱點»正文

一個一元不欠,一個千元不昧!青島兩名小學生真「暖」,傳遞滿滿社會正能量

PubDate:2022-11-10

6月15日,青島兩名小學生的事跡沖上熱搜,他們一個乘坐公交車余額不足,堅持為駕駛員寫下欠條,還錢時又充值了一張愛心應急卡,希望幫助有需求的人;一個則在社區小廣場撿到一個千元紅包,原地堅守直到將紅包物歸原主,這兩件事傳遞著青島小學生滿滿的愛心和正能量。

寫下一元錢欠條的小學生名字叫劉栩銘,來自青島西海岸新區雙語小學西校區407班。就在幾天前,小姑娘獨自乘坐K23路公交車,刷公交卡時被提醒余額不足,正準備下公交車卻被駕駛員喊住,幫她支付了一元錢公交車費。

劉栩銘覺得有些不好意思,偷偷寫下一張「欠條」遞給駕駛員。

劉栩銘偷偷寫下的「欠條」

得知此事,劉栩銘媽媽專門致電真情巴士第四分公司,不僅感謝公交車駕駛員暖心之舉,還跟女兒一起想捐贈100枚硬幣,用于幫助遇到類似尷尬的乘客。考慮到硬幣保管等問題,

劉栩銘和媽媽的愛心被婉拒,但劉栩銘媽媽堅持充值了一張100元的公交卡,由劉栩銘交給了公交車駕駛員。劉栩銘說,這張愛心應急卡將留在車上,希望可以幫助更多有急用的人。

劉栩銘和駕駛員崔慧的合影

另外一名小學生則叫宋君庭,

來自青島西海岸新區珠山小學203班。學校德育處副主任李文峰介紹,宋君庭樂觀開朗、積極向上、熱愛勞動,在班級學習成績也很不錯。事情發生在今年5月底,一位市民帶著寫有「弘揚社會正能量,拾金不昧好少年」的錦旗,來到學校表示要感謝一名學生,也揭開了一段不為人知的拾金不昧的故事。

拾金不昧的低調少年宋君庭

原來,宋君庭網課期間在社區小廣場撿到一個紅包,打開一看里邊有1300元現金,怕失主擔心和有人冒領,就急忙回家把撿到紅包的事告訴了媽媽,母子倆人一起回到原地等待失主。失主著急回來尋找紅包時,正好與母子二人相遇,經過再三核實確認,宋君庭和媽媽安心地將紅包如數歸還。當時,失主再三詢問孩子姓名,但宋君庭和媽媽堅持不留名。失主幾經打聽才找到學校,送來了表達感謝的錦旗。宋君庭拾金不昧也才被大家知曉。

失主李女士送錦旗感謝宋君庭同學

據介紹,兩位小學生的事跡廣為流傳,也引來社會各界廣為贊賞。兩所學校德育負責人均告訴記者,孩子從小便養成良好行為習慣,平日里個人質量就非常優秀,體現出的文明素質和高尚品德值得點贊。他們身上是德育教育的縮影,希望用他們的事跡影響更多人,在校園傳承和弘揚更多正能量。

從小養成習慣,注重孩子成長

「她打小就是一個自律、有禮貌的孩子。」青島西海岸新區雙語小學西校區學生服務中心主任趙廣紅對劉栩銘印象深刻。她每天都會穿著干凈整潔的衣服,扎一個高高的馬尾辮,打扮的干凈利索,陽光有活力。每當劉栩銘見到老師時,總是微笑著立正站好、鞠躬問好,讓老師覺得心里暖暖的。學校也推行「六愛三雅」的德育課程,還被評選為全國百名德育品牌,希望把愛自己、愛父母、愛老師、愛同學、愛學校、愛家鄉貫穿于學生學校、家庭、社會的整個學習、生活,讓每一個孩子都能達到語言文雅、行為儒雅、情趣高雅,從而成為最好的自己。

青島西海岸新區珠山小學宋君庭,同樣是從小就養成了良好的行為習慣。說起宋君庭拾金不昧的事跡,

宋君庭媽媽有些不好意思,始終強調這是一件小事。當紅包失主找到了孩子學校,班主任一通電話聯系到她時,宋君庭媽媽還覺得有些驚訝。「跟其他孩子沒有什麼不同,他是一個非常聽話的孩子,其他學生也會那麼做。」宋君庭媽媽告訴記者,一家人從小就教育孩子,「一定要做好孩子,不要做壞事情。別人的東西不能要,他人的東西不能拿。」她說,學校和家長一直教導和灌輸,孩子也把話都記在了心里。雖然宋君庭只有八周歲,在家卻是媽媽的好幫手。凡是媽媽安排的家庭勞動,總能及時且保質保量地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