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要問杜琪峰最好的「斗智」電影是哪一部?相信很多人都會選它

PubDate:2022-11-05

1999年,香港影壇雖已開始呈現明顯頹勢,但此時強調「作者電影」的銀河映像卻繼續維持著較高產量。在這一年內,銀河先后推出了《暗戰》、《槍火》和《再見阿郎》三部電影。其中《再見阿郎》在銀河作品序列中的地位,相較另外兩部可能要暗淡一些——一部是只拍了19天的《槍火》,它不僅是「快速出奇跡」的典范之作,而且還成為了一提到杜琪峰便不能不提的代表之作。而另一部則是集結了劉德華和劉青云的《暗戰》,相信有很多影迷,都會推舉它為杜琪峰最好的一部「智斗」電影。

《暗戰》是一部不折不扣的「雙雄電影」,影片的兩位男主人公,一位是罹患重癥,生命處于倒計時階段的高智商大盜(劉德華飾),另一位則是機敏過人的談判專家何尚生(劉青云飾)。因大盜的父親張彼得在多年前被大哥(李子雄飾)害死,為了替父親報仇的他精心謀劃多年,最后選中了何尚生來幫他達成目的。

但由于兩人的身份彼此對立,一場場警匪追逐在所難免,但兩人也在相互設局,斗智斗勇之中,漸漸產生了亦敵亦友的微妙關系以及惺惺相惜的友誼。

要知道港式雙雄電影早在上世紀八、九十年代便被吳宇森和林嶺東等人玩到了極致,

而同樣走雙雄模式的這部《暗戰》要做到好看精彩且不落俗套,這就需要很強的劇本設定和很強的導演功力。此時的杜琪峰剛剛拍完《真心英雄》,對雙雄片的把握已摸索和總結出了自己的一套經驗,在他和編劇游乃海高明的處理之下,影片將傳統的兵匪對決轉化為考驗智商和腦力的「貓鼠游戲」,使得影片劇情結構嚴絲合縫卻又沒有失去觀賞性,而這種觀賞性并不是由極富視覺沖擊的槍戰場面帶來的,也并非靠驚險刺激的鏡頭取勝,而其細小線索(包括道具)的堆積,也讓觀眾在觀影過程中多了幾分參與解謎的樂趣,到了最后,你會不得不感嘆編劇的心思竟然是如此之縝密。

除了精巧的故事布局之外,影片在人物個性的刻畫方面也十分成熟。影片一開頭便是一宗銀樓搶劫案,而此時的男主角之一何尚生督察也就此走進了觀眾的視野當中。在第一時間親臨劫案現場的他憑借敏銳的洞察力和極強的臨場反應力,從容不迫地揪出了隱匿在人質中的一名黑警主犯,

僅憑這一場戲,一個英明神武的警察形象就這樣被樹立了起來。

而大盜的登場,同樣給了觀眾一個「下馬威」——他閑庭信步地進入財務公司打劫,不僅將經理玩弄于股掌之間,還當著眾多警察的面輕輕松松地溜走。影片之所以貫穿了「當你被一頭雄獅追趕,

你必須比雄獅跑得更快」的戲劇定律,《暗戰》才能顯得如此精彩,只有高手和高手過招,其勝利才顯得更有含金量。

而影片的一眾配角也是十分鮮明,譬如常常剛愎自用卻又屢屢敗事,渾身上下都充滿了官僚作風的重案組督察黃啟發,

也成為了許紹雄后期最有代表性的一個角色。而林雪飾演的健忘且反應慢半拍的馬仔,也是非常幽默搞笑,他每次出現,都能起到松弛觀眾緊繃神經的效果。

而在巴士上,大盜為了躲避警方的臨檢,將計就計地與本來素昧平生的乘客梁婉婷(蒙嘉慧飾)假裝成一對戀人,

而兩人這段萍水相逢卻又浪漫綿長的情愫,放在這部男人戲里不僅不會顯得多余和突兀,反而變成了神來之筆。

雖然影片有很多重復,且充滿著「儀式化」的場景,譬如大盜的兩次吐血,他在巴士上與梁婉婷的兩次相遇等等,然而這樣的重復是主創的「別有用意」,它背后指向的意境卻截然不同。

然而更「絕」的是何尚生逼大盜駕車到警局自首認罪的三次「賭局游戲」,盡管其最后均以前者的失敗告終,但每一次何尚生的心態都產生了悄然的變化。當他們最后一次坐在汽車里沖往警局時,兩人的態度已從當初的「勢不兩立」變成了如朋友一般的交談。在得知大盜的汽車里裝有「定時炸彈」后,何尚生漠然地下了車,回過頭去,只是向身后護送的警察們輕描淡寫地說了一句「汽車里有炸彈」,便再次將他放走。此時何尚生已經毫不在乎這究竟是不是大盜為他再次設下的騙局,因為他清楚地知道,在這場「暗戰」中并沒有誰是真正的贏家,也許他這一輩子,恐怕再也不會遇到這樣一個棋逢敵手的人物,這份含蓄的情誼,也許只有男性觀眾才能感受得到。在電影臨近尾聲之際,其敘事氣氛從激烈突然急轉直下變得溫暖恬然,足可見杜琪峰的高明之處。

影片里,劉青云和劉德華都貢獻了他們從影以來的絕佳表演——前者飾演的何尚生內斂沉穩,勇猛果敢,將該角色列入劉青云警察角色中的代表作之一,恐怕沒有人會反對。而劉德華飾演的大盜則優雅冷靜,事事運籌帷幄成竹在胸的形象同樣讓人印象深刻,但在金像獎影帝只能頒給其中一個人的情況下,在演技方法上大有突破,且讓人物個性更有深度的劉德華更容易收到評審青睞,所以最后該角也由他榮膺(這也是劉德華的第一樽金像影帝),但這也并不代表劉青云的表現不夠出彩,倘若沒有他這重要的一環,或許影片的表現力也會在第一程度上打了折扣。

影片誕生于1999年,而此時很多人都對「世紀末」的來臨頗為惶恐,而《暗戰》其實也暗合了當時人們的這種心理,因此,影片始終籠罩著一層關于死亡的宿命感。而為影片擔任配樂的黃英華也使用了風笛再輔以男聲的低聲吟唱來打造主題曲,也為這部影片蒙上了悲愴的色彩,值得一提的是,本片也是杜琪峰和黃英華迄今為止合作的最后一部電影。

2年之后《暗戰2》問世,其中的何尚生一角仍由劉青云擔綱,但大盜角色已從劉德華換成了鄭伊健,其實這是一部本不該有的續作,因為《暗戰》的故事已經有了圓滿的收尾,但為了商業考慮,銀河又再次掛出了暗戰的招牌,但這一次杜琪峰只是掛名導演,實際操作人是導演羅永昌,而其劇情基本是《暗戰》第一部的復刻,為了做出新意,編劇只能在立意和主題上和首部曲拉開差距,但就總體質素上來說,畢竟還是無法與第一部相提并論,受影迷認可度也不如后者,這樣其實也更加突出了《暗戰1》的不可超越性。

然而這樣的重復是主創的「別有用意」,它背后指向的意境卻截然不同。

然而更「絕」的是何尚生逼大盜駕車到警局自首認罪的三次「賭局游戲」,盡管其最后均以前者的失敗告終,但每一次何尚生的心態都產生了悄然的變化。當他們最后一次坐在汽車里沖往警局時,兩人的態度已從當初的「勢不兩立」變成了如朋友一般的交談。在得知大盜的汽車里裝有「定時炸彈」后,何尚生漠然地下了車,回過頭去,只是向身后護送的警察們輕描淡寫地說了一句「汽車里有炸彈」,便再次將他放走。此時何尚生已經毫不在乎這究竟是不是大盜為他再次設下的騙局,因為他清楚地知道,在這場「暗戰」中并沒有誰是真正的贏家,也許他這一輩子,恐怕再也不會遇到這樣一個棋逢敵手的人物,這份含蓄的情誼,也許只有男性觀眾才能感受得到。在電影臨近尾聲之際,其敘事氣氛從激烈突然急轉直下變得溫暖恬然,足可見杜琪峰的高明之處。

影片里,劉青云和劉德華都貢獻了他們從影以來的絕佳表演——前者飾演的何尚生內斂沉穩,勇猛果敢,將該角色列入劉青云警察角色中的代表作之一,恐怕沒有人會反對。而劉德華飾演的大盜則優雅冷靜,事事運籌帷幄成竹在胸的形象同樣讓人印象深刻,但在金像獎影帝只能頒給其中一個人的情況下,在演技方法上大有突破,且讓人物個性更有深度的劉德華更容易收到評審青睞,所以最后該角也由他榮膺(這也是劉德華的第一樽金像影帝),但這也并不代表劉青云的表現不夠出彩,倘若沒有他這重要的一環,或許影片的表現力也會在第一程度上打了折扣。

影片誕生于1999年,而此時很多人都對「世紀末」的來臨頗為惶恐,而《暗戰》其實也暗合了當時人們的這種心理,因此,影片始終籠罩著一層關于死亡的宿命感。而為影片擔任配樂的黃英華也使用了風笛再輔以男聲的低聲吟唱來打造主題曲,也為這部影片蒙上了悲愴的色彩,值得一提的是,本片也是杜琪峰和黃英華迄今為止合作的最后一部電影。

2年之后《暗戰2》問世,其中的何尚生一角仍由劉青云擔綱,但大盜角色已從劉德華換成了鄭伊健,其實這是一部本不該有的續作,因為《暗戰》的故事已經有了圓滿的收尾,但為了商業考慮,銀河又再次掛出了暗戰的招牌,但這一次杜琪峰只是掛名導演,實際操作人是導演羅永昌,而其劇情基本是《暗戰》第一部的復刻,為了做出新意,編劇只能在立意和主題上和首部曲拉開差距,但就總體質素上來說,畢竟還是無法與第一部相提并論,受影迷認可度也不如后者,這樣其實也更加突出了《暗戰1》的不可超越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