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有儀式和沒儀式感的家庭,養育出來的娃差距很大,父母別拎不清楚

PubDate:2022-11-02

朋友小王因為跟老公吵架,氣得差點離家出走。而想不到的是,這次家庭矛盾的導火索竟跟50塊錢有關。

據小王述說,還有幾天就是兒子的生日,小王提前網購了一些氣球、擺件等裝飾品,打算在家里替孩子舉辦一個生日趴。沒想到剛拆開包裹,老公就開始發飆了,指責小王沒事找事干,亂花冤枉錢。

最初小王還耐著性子解釋,這是為孩子生日準備的驚喜,而且花錢不多,林林總總算下來不超過50塊。把家里布置一下,一家人開開心心過生日,這點小錢花得挺值。

可老公反駁的理由更充分,這些東西不能看、不能吃,用一次就丟了,完全沒必要。原本是件小事,可夫妻倆卻爭得面紅耳赤。事后,小王問我:「是他錯?還是我錯?」

我想這個問題很難有絕對的答案,對和錯與夫妻二人的觀點與立場相關。如果只能二選一,那我支持小王的做法。因為拋開花錢、浪費等經濟層面的問題,

我認為生日的儀式感對孩子而言,才是真正寶貴且無價的。

什麼是儀式感?它是一種跟你想象中不一樣的情調!

什麼是儀式感?充其量只能理解為一種情調的表達方式,很難用語言具體地描述出來。站在務實派的成年人看來,儀式感就等于走過場,

大人自娛自樂罷了,小孩子根本不懂。

但我堅持認為,有儀式感和沒有儀式感的家庭,對孩子成長影響是截然不同的。正如村上春樹所說「儀式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沒有儀式感的家庭,很難養出內心幸福感的孩子。

真不夸張!像小王談及為孩子舉辦生日趴,雖說不舉辦生日趴,不代表父母不愛孩子,但留給孩子的生日印象是完全不同的。精心準備的生日趴,盡管只能算錦上添花,但在孩子有限的記憶匣子里,它將會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即便是多年后孩子回憶起來,仍舊是津津有味。

我同事小冉,每逢生日就會呼朋喚友請客吃飯。大家開玩笑說他太講排場,誰知道一句話卻讓他紅了眼眶。

小冉說,他很喜歡生日熱熱鬧鬧有人陪伴、有人祝福的感覺。因為小時候,父母忙工作,連他的生日都不記得。他特別羨慕別人家小朋友有蛋糕吃,有禮物收。可給父母提過意見后,父母只責罵他是多事、矯情。

說到最后,小冉哽咽說傾述:我要求真不多,父母哪怕給個紅雞蛋就好,

或者對我說句生日快樂也行,也會讓我感受到他們是愛我的。

鄒謇說:在「儀式感」中成長的孩子,不僅會培養一顆出強大富足的心,還會對生活充滿善意和期待。

所以,沒有儀式感的孩子,在心理層面的負面沖擊非常大。它會破壞孩子內心的安全體系,

讓他們的性格變得多疑、敏感、自卑。

或許話題聊到這里,有人按捺不住想發表高見,家庭儀式感營造跟家庭經濟基礎有關,有錢當然可以風花雪月,沒錢還是填飽肚皮最實際,談什麼儀式感?

家庭儀式感并不等于花錢,靠的是用心經營!

誰說儀式感一定就是花高價,營造奢華上檔次的氛圍感?儀式感的重點是內在情感的升華,而不是單純排面上的講究,真正的儀式感,是靠用心經營出來的。

▼特殊日子的特殊安排

在《小王子》一書中,關于儀式感的詮釋就非常經典——「儀式感就是使某一天與其他日子不同,使某一時刻與其他時刻不同。」

在值得被記錄的尋常日子中,增加一點儀式感,就可以在孩子記憶里留下深刻印象。除了上文我們談及的生日之外,比如孩子第一次獨自背書包上學、孩子升學、孩子第一次參加比賽,孩子第一次拿獎狀等。這些日子,因為具有不可復制性,所以對孩子而言都是值得記錄的。

這具有特殊意義的一天,不一定非要安排豪華大餐,準備高檔禮物,但親身參與、用心營造特殊印記是有必要的。比如:給孩子拍一張照片,給孩子一個擁抱,允許孩子看一個小時電視等,讓孩子感受到父母對自己成長的重視,愛的表達就足夠了。

▼邀請孩子參與其中

我認識一位寶媽,她把孩子讀幼兒園得到的每一朵小紅花,按照日期排序,都用相冊整理起來。每一朵小紅花下面都有獲獎原因,以及來自媽媽的祝福語等,認真仔細地的程度不輸給專業的工程標書。

并且,媽媽還固定在月底的最后一天,跟孩子一起翻一翻成長冊,總結一下孩子上個月的進步,暢聊下個月的新開始。

這份不花錢的儀式感足夠高級吧?既見證了孩子的進步與成長,又促進了親子關系的交流,更重要的是讓孩子參與其中,讓孩子感受到父母對自己成長的關注與重視。

家庭儀式感,我想將之定義為「小投資,大回報」的家庭教育。因為,枯燥生活中的某個新鮮互動,就能夠喚醒孩子內心深處對于美好感情的期待,讓他們擁有營造幸福生活的能力,陽光開朗、自信滿滿!

互動話題:你有給孩子一個難忘的儀式感嗎?

按照日期排序,都用相冊整理起來。每一朵小紅花下面都有獲獎原因,以及來自媽媽的祝福語等,認真仔細地的程度不輸給專業的工程標書。

并且,媽媽還固定在月底的最后一天,跟孩子一起翻一翻成長冊,總結一下孩子上個月的進步,暢聊下個月的新開始。

這份不花錢的儀式感足夠高級吧?既見證了孩子的進步與成長,又促進了親子關系的交流,更重要的是讓孩子參與其中,讓孩子感受到父母對自己成長的關注與重視。

家庭儀式感,我想將之定義為「小投資,大回報」的家庭教育。因為,枯燥生活中的某個新鮮互動,就能夠喚醒孩子內心深處對于美好感情的期待,讓他們擁有營造幸福生活的能力,陽光開朗、自信滿滿!

互動話題:你有給孩子一個難忘的儀式感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