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爺爺帶孫女睡覺從來不哭 ,可媽媽卻破口大駡 : 你不要臉孩子還要臉

PubDate:2022-11-01

有了孩子之後,寶媽就很少能夠睡個安穩覺了,因為隔幾個小時就要餵奶,如果孩子乖些,寶媽喂完就能睡一會,但要是寶寶不乖哭鬧不止,寶媽要忍受著困意開始哄孩子。

如今時代發展快,經濟壓力大,很多女性在生完孩子後很快就投入到了工作當中,白天要辛苦工作,晚上還不能睡個安穩覺,實在是很遭罪了,如果此時能出現一個幫自己晚上帶孩子的人,就太幸福了。

孫女和爺爺睡覺從來不哭,看到爺爺哄睡過程,媽媽怒斥爺爺不要臉

小怡和丈夫的生活比較普通,自從孩子出生後,經濟壓力就大了很多,所以小怡在生完三個月後就上班了,怕沒人照顧孩子還特意把在鄉下生活的公公接了過來。

公公雖然是個男人,可在照顧孫女上還是很細心的,並且最讓人驚喜的就是孫女和爺爺睡覺從來不哭,每次都是一覺到天亮。

所以哄孩子睡覺這個艱巨的任務就教給了爺爺,有次小怡實在沒忍住自己的好奇心就偷看爺爺是怎麼哄睡的,只見把孫女放在胸前躺著,並且孫女的嘴正對著爺爺的胸。

看到這一幕,小怡頭都要炸了,連忙進去抱起熟睡中的孩子大罵爺爺「你不要臉孩子還要臉呢,

滾回老家去」。

分析

爺爺如此的哄睡方式沒有什麼不妥之處,畢竟爺爺並沒有和孫女有太過親密的行為,只不過是將孩子放在胸前而已,這會讓孩子更有安全感,因此才睡的安穩,可能是由于是視覺差的原因,寶媽誤會了。

在日常生活中,很多老人在照顧孩子的時候做法可能會欠妥,

但是父母可以和老人溝通,可千萬不要寒了老人的心。

讓老人幫忙帶孩子,父母首先要擺正自己的態度

1. 對老人感恩

照顧孩子可是一個辛苦活,需要很多的精力與體力,沒有經歷的過的人永遠無法體會到一個孩子能有多鬧,

老人本身什麼都不幹可能都會累,更何況是照顧活力無限的孩子呢。

2. 老人行為欠妥,父母適當建議

當父母發現老人有欠妥行為的時候,父母可以建議,老人聽從建議兩全其美,不聽從父母也可以選擇將孩子接來自己照顧,總之沒必要傷害老人的心,

畢竟老人都是一片好心。

孩子夜間哭鬧不止是困擾很多寶媽的一個難題,想要減少孩子哭鬧,父母要明白孩子為什麼哭鬧。

1. 孩子身體有需求

對于不會說話的小孩子來說,當身體有需求的時候就會用哭鬧來表達,也就是吃喝拉撒,

當寶寶晚上哭鬧的時候,寶媽可以查看下寶寶的尿布,或者是根據時間判斷寶寶是不是餓了,當需求被滿足,寶寶自然就不會哭鬧了。

2. 睡覺環境不好

當寶寶感覺太熱或者是太冷,光太刺眼,聲音太大,都會有些不舒服,而由于不知道該如何表達,

就會有鬧覺的行為,寶媽在寶寶睡覺的時候,一定要給寶寶一個舒適的睡覺環境,這樣寶寶才能睡得安穩。

媽媽小學堂寄語

在哄寶寶睡覺的時候,寶媽要找到一個讓寶寶最舒服的方式,最好的能讓寶寶更直接感受到媽媽的存在,這樣可以讓寶寶更有安全感,並且在寶寶睡覺的過程中,寶媽可以輕輕的拍打孩子。

你家寶寶剛出生的時候睡覺好麼?

並且在寶寶睡覺的過程中,寶媽可以輕輕的拍打孩子。

你家寶寶剛出生的時候睡覺好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