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情感勵志»正文

退休后才真正懂得:自己要做自己的屋檐,沒人會給你地方躲雨

PubDate:2022-10-31

看到一張圖片:突如其來的暴雨,街上的人群做鳥獸散,水果攤的小販無處可逃,只能蜷縮在小推車底下,形單影只地捱過這場大雨。

評論區里有一句很扎心的話:人到了一定歲數,自己就是那個屋檐,再也無法另找地方躲雨了。

以前,總認為人是有依靠的,年輕時有父母手足可以依賴,長大后成家生娃后,有老伴和子女依靠。

隨著年歲的見長,退休后才真正明白,人到一定年歲,能夠依靠的只有自己,也只有自己做自己的屋檐,才不會被生活的風霜侵蝕,因為沒人會給你地方躲雨,只有自己成為屋檐,才可以為自己的往后余生遮風避雨。

父母已老,子女遠飛

因各種緣由,半年未回父母家了,當我敲開門,看到父親的背有些彎了,沒有牙齒顯得扁的嘴時,內心還是有一種莫名的酸楚,那個曾給予我溫暖的父親老了。

每每這個時候,我都會跟自己說,只報喜不報憂,只跟父親說好的事情,其他糟心的煩惱就暫時擱淺吧,等到無人之處時,自己慢慢地療傷扛過。

以前覺得自己在生活里遇到了委屈和不公,都會回家跟父母嘮叨一番,其實也解決不了什麼實質性的問題,可發現自己說完之后,母親的沉默和父親的皺眉,

讓我感覺到了他們的牽掛擔憂,也就不再說自己不開心的事了。

父母的老去是必然的規律,子女的長大遠飛也是擋不住的。本以為女兒長大了,成熟了,能夠為我們做一些事情,但后來才發現,不在身邊的子女,告訴她說,我們做父母的身體不好,

或者說家里有了煩惱之事,不僅解決不了實際問題,還會讓遠游的子女擔心焦慮。

退休后,越來越懂得,往后余生的日子,只能自己做自己的屋檐,為自己遮風避雨,希望能夠有個依靠那是不能夠了。父母老去,我們要他們的屋檐;子女成長,我們也要做他們的屋檐,這才是我們來塵世間一遭的意義,善待好生養我們的父母,照顧好我們生養的子女,把老人送走,把子女撫養成人,我們的任務才算完成。

身邊的伴不僅會變心,還會永遠地離開你

退休后,身邊幾個姐妹發生的事情,讓依賴身邊人半輩子的我,對生活有了新的認知。

一個姐姐的老伴在她退休后選擇跟她失婚,而且是那種轉移家庭財產后的失婚,家里沒有了存款,只有一套福利房留給了這個姐姐。打官司也無用,最終只能徒留嘆息:人性可以惡到什麼程度,相伴幾十年的枕邊人可以惡到沒有人性。

還有一個姐姐的老伴,是個大家都夸贊的「賢夫」,不僅包攬家務,還特別上進能掙錢養家。這樣一個十全九好的老伴,

一覺沒有睡醒,在睡眠中離開了她。

本以為結婚有了遮擋風雨的人,誰知人生的風雨居然是身邊人給自己帶來的;本以為自己能夠享受到最好的生活,能夠與老伴攜手看夕陽落日,誰知,人家不聲不響地半路走了。往后余生能夠給自己屋檐遮蔽風雨的也只有自己了。

昨天看到一個小短文,一個女孩子發了六千元的工資,第一時間給男友轉了五千,說是自己存不住錢,就讓男友幫她存起來,這樣兩個人一起存錢買房買車。

看到這里內心還是很感動的,接著看到女孩子的男友說,自己是修了三生三世的福氣遇到了女友,今生今世不會辜負女友的。

內心還是有所觸動,誓言的美好,在于當時當刻,真的不能當作一輩子的諾言。古時那麼多的例子告訴我們女人,不論多麼深的感情,也要先學會愛自己,否則就不會有「怒沉百寶箱」和當街賣酒以及那首《白頭吟》了,還有十八年的寒窯苦等與十八天的皇后的悲劇,這些故事告訴我們女人,癡情到頭終是怨,

唯有活得清醒才能活得更好。

人到一定年歲,就會明白了,再美的誓言也只是誓言,曾經多麼美好的感情,遇到了現實的利益的時候,犧牲的永遠是女人。再就是意外和明天,誰也不知道哪一個先到,女人一定要學會做自己的屋檐,不要期待或者等待誰給你遮風避雨

往后余生只能依靠自己做屋檐

佛經有云:萬般皆苦,唯有自渡。自渡,是一種智慧,也是一種成長。人這一輩子,沒有人為你撐傘,唯有自己才是自己的屋檐!

人老了,退休了,往后余生的日子需要我們自己做自己的屋檐,學會愛自己,為自己遮風擋雨,不必凡事依靠誰,依賴誰。

畢竟父母會先我們離開塵世,子女會飛離我們的身邊,即使在我們的身邊,他們也有自己的生活,若我們把自己的生活寄托在子女的身上,往往得到的是彼此互相怨懟,到最后誰都疲憊不堪,最終不是感恩而是怨恨了。

居里夫人說:路要靠自己去走,才能越走越寬。往后余生,與其「等、靠、求」,不如做自己的救贖者,自己給的安全感,才會讓自己活得精彩,過得漂亮,做自己的屋檐,為自己的余生遮風避雨,活好下半程的日子。

往后余生只能依靠自己做屋檐

佛經有云:萬般皆苦,唯有自渡。自渡,是一種智慧,也是一種成長。人這一輩子,沒有人為你撐傘,唯有自己才是自己的屋檐!

人老了,退休了,往后余生的日子需要我們自己做自己的屋檐,學會愛自己,為自己遮風擋雨,不必凡事依靠誰,依賴誰。

畢竟父母會先我們離開塵世,子女會飛離我們的身邊,即使在我們的身邊,他們也有自己的生活,若我們把自己的生活寄托在子女的身上,往往得到的是彼此互相怨懟,到最后誰都疲憊不堪,最終不是感恩而是怨恨了。

居里夫人說:路要靠自己去走,才能越走越寬。往后余生,與其「等、靠、求」,不如做自己的救贖者,自己給的安全感,才會讓自己活得精彩,過得漂亮,做自己的屋檐,為自己的余生遮風避雨,活好下半程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