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孩子有這五種表現,預示已經被寵壞,家長現在改還來得及!

PubDate:2022-10-24

一個小生命的誕生給家庭帶來了無限的快樂,爸爸媽媽給孩子各種寵愛,慢慢地孩子學會了無限地索取寵愛,如果孩子出現下面幾大征兆,說明已經被「寵壞」。孩子被寵壞的五大表現,別讓這幾件小事,毀了孩子一生!

征兆一:孩子脾氣大,對人亂發脾氣

萱萱和奶奶晚飯后到小區溜達,來到一棵大樹下玩,大樹年代已久,周圍布滿了螞蟻洞,萱萱撿起地上的樹枝,把螞蟻洞一個一個捅開,霎時間,螞蟻噴涌如泉。

這時一個兩歲左右的小男孩和他的爸爸過來,小男孩順手用手中的水 槍 噴 了點水「螞蟻喝水!」

萱萱看到了大喊道:「別碰!那是我挖出來的!那是我的螞蟻!」男孩爸爸一臉尷尬。

給父母的小建議:

孩子脾氣大,亂發脾氣源于孩子一發脾氣就得到滿足。

如果父母沒有滿足孩子的要求,孩子就各種哭鬧。因為孩子每次發脾氣,家長無論怎麼做都沒有效果,

家長最后也只好妥協。

這個時候,家長不妨讓孩子哭一會,等孩子脾氣過了,再和TA慢慢講講道理。

征兆二:無理取鬧胡攪蠻纏

睿睿三歲四個月了,九月份上幼兒園了,和其他剛上幼兒園的小朋友一樣,每次送幼兒園都哭鬧不止。家里和睿睿商量,

睿睿說每次接他要帶著玩具和他愛吃的零食才去幼兒園。沒辦法,媽媽最后答應了睿睿。

半個月過去,孩子也漸漸適應幼兒園生活。有一天睿睿媽媽去辦事,趕著時間把事情辦完,去接睿睿。睿睿看到媽媽兩手空空,問:「我的玩具呢,我的好吃的呢?」媽媽這才意識到忘記了。「我要我的玩具,我要我的好吃的,沒有我就不回家!」說著睿睿就賴在地上了。

給父母的小建議:

適度滿足孩子的需求

當孩子和父母提要求時,父母要和孩子提前溝通好一個限度,父母要堅定立場,這樣孩子在得到滿足的同時也可以適度約束。

征兆三:不懂得尊重長輩

小案例:

燦燦和爺爺到附近的公園去玩,公園里很多孩子的娛樂設施,燦燦玩的太開心了,到中午了還是舍不得走,沒辦法爺爺又讓燦燦玩了會。眼看著就要過午飯時間,爺爺說必須回家,不能再玩了,爺爺拉著燦燦回家。

燦燦一邊走一邊對著爺爺大喊:「以后我再也不讓你看我了!」

給父母的小建議:

對長輩大呼小叫是很沒有禮貌的,爸爸媽媽看到一定要出面阻止。

爸爸媽媽可以給孩子講一些尊敬長輩的故事,也可以從自己尊敬老人開始,言傳身教。

征兆四:孩子膽小,不愛參加集體活動

小案例:

晨晨在家里是個小霸王,在家亂蹦亂跳毫無約束,只要他想要的一定能得到滿足,可是一到外面就很安靜,

甚至有點膽小。滑梯有小朋友玩,他就不去玩,等小朋友走了,他才去玩。小朋友們在一起玩沙子,他要到另一邊去玩。為此爸爸媽媽很頭疼。

給父母的小建議:

孩子這樣的性格大都是因為父母一貫的滿足孩子的一切,沒有和孩子說過不,而在外面小朋友們之間有時會互相搶玩具,孩子可能是怕其他孩子和他搶,從而躲著其他小朋友或是其他原因缺乏安全感。

家長可以適當的和孩子說不,多帶著孩子一起參加到小朋友的活動,并在中間起到調節的作用,讓孩子慢慢平衡家里和外面的安全感。

征兆五:缺乏責任心和執行力

小案例:

南南已經5歲了,幼兒園上中班了,但是在家吃飯還要媽媽喂飯,不然就不吃。

每天去幼兒園還要媽媽給穿好衣服,鞋子,帶好書包。

南南在幼兒園自己吃飯吃的很好,可是在家里卻都讓媽媽做。

給父母的小建議:

父母可以教導孩子,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家里的事情幫著做。

家長在做家務的時候讓孩子參與進來,可以和孩子比賽看誰洗的碗干凈等,逐漸讓孩子做自己的事情,培養孩子的自理能力,塑造孩子獨立自主的性格。

孩子有這五種表現,預示已經被寵壞,家長現在改還來得及!對孩子的寵愛變成溺愛,最終只能給孩子帶來傷害,因此,為了孩子的成長,家長要適度約束孩子的行為,正確引導孩子。

正確引導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