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太子朱標英年早逝,帝系轉移朱棣一脈,對明朝來說反是一件大好事

PubDate:2022-10-21

歷數歷史上沒有繼承皇位的太子,若說哪位太子最可惜?

相信很多人的答案是明朝的開國太子朱標,這位英年早逝的太子,直接改變了明朝的走向。他走后,父親明太祖朱元璋將皇位隔代傳給孫子朱允炆,結果是朱允炆沒有坐穩皇位,被四叔燕王朱棣推翻取而代之,從此帝系從長房朱標一脈,轉移到四房朱棣一脈。

但其實認真研究明朝歷史來看,英年早逝的朱標,對于明朝來說,并不是一種可惜,并不是一種遺憾,反而是一種幸運。

為什麼這樣說呢,今天宋安之來具體說說。

一、朱標繼位,只是朱元璋消極鎖國主義的繼承人,朱棣其實更想當下一位世祖忽必烈,建立一個世界性帝國。

要搞清楚朱標和朱棣的區別,其實還是要從明太祖朱元璋這位開國皇帝身上入手,要搞清楚朱元璋為明朝定下的是什麼樣的制度。

開國皇帝朱元璋定下的祖制,簡單來說其實就是消極的鎖國主義,采取的是朝貢貿易制度。而且他還認為「地廣非久安之計,民勞乃易亂之源」,對于恢復元朝的全盛天下并不是那麼熱衷,尤其是初期北征失利以后,反而是滿足于現狀。

雖然朱元璋這樣的想法并沒有錯,但是帶來的后果是明初的版圖其實并不大,

起碼相對于遼闊的元朝版圖并不大,而且還采取的是朝貢貿易,想與明朝貿易,就得成為明朝的屬國,通俗來說,就是要向明朝稱臣,而且限制極多。

結果是造成明朝的貿易受到很大影響,并且使得北元,還有北元覆滅以后的蒙古諸部,并不想成為明之屬國,只想以平等地位與明朝進行貿易,當這一要求得不到滿足,又需要進行貿易時,就會通過發動戰/爭以求達到目的。

朱棣是一位富有開拓精神的皇帝,他登基以后,并不滿足其父朱元璋定下的消極鎖國主義制度,但是又不能明目張膽打破祖制。

雖然他通過靖難篡位登基已經是違背了祖制,但很明顯,他違背了一次,不想再違背一次,不想徹底推翻其父定下的祖制,而且真那樣做,徹底否定開國皇帝,那麼他的根基必然不穩,很容易被推翻。

于是朱棣換了一個方向,就是效仿元世祖忽必烈,夢想建立一個遼闊的帝國,建立如同元朝那樣的世界性帝國。這樣做顯而易見的好處之一,

就是交通貿易可以在遼闊的疆域之內自由地進行,可以變相打破朝貢貿易的限制。

正因為如此朱棣多次稱贊元世祖忽必烈在位時期是天下安寧武備強盛。其實意思很明顯不過,就是想要重走忽必烈的路。

基于這一想法,朱棣在位時期遷都于北京,

都說明朝「天子守國門,君王4社稷」,其實朱棣遷都北京可沒有把都城當國門的想法。

之所以這樣,主要是三大原因:

一是以明初的版圖來說,定都南京都不合適,難以有效輻射全國。而要進一步開疆拓土,甚至建立起像元朝那樣的世界性帝國,定都北京是最合適的位置,可以有效地輻射全國。

二是明朝276年,心腹之患一直是北方的蒙古諸部,到了末期,又在東北冒出來努爾哈赤的后金政/權。

朱棣面對北方的心腹之患,選擇的是「以攻代守」。而且不同于漢武帝和唐太宗,他們肅清北方邊患,都是派遣大將,朱棣則是自己親自御駕親征,在漢人天子之中,再三越過沙漠而親自征戰的皇帝,僅明成祖朱棣一人而已。

三是朱棣遷都北京,實際上是以「天子鎮邊」取代了「塞王守邊」的模式,這樣藩王慢慢沒有了兵權,只是擁有經濟特權,也威脅不到中央朝廷。

同時中央朝廷也不用派大將去守邊,可以避免武將擁兵自重的情況。

同時朱棣還開始大規模開疆拓土,先后五征蒙古、東北地區設奴兒干都司、新疆東部設哈密衛、西藏設烏斯藏和朵甘衛都指揮使司等、西南設貴州布政司,

深化了對該地區的統治,對南海地區也是積極經營,并且收復了安南。

在這種情況下,朱棣時期的明朝疆域迅速達至巔峰。這樣的速度,也是極少見的。像西漢的疆域,到了第七位皇帝漢武帝時期才達到巔峰。清朝的疆域,到了入關以后第四位皇帝乾隆帝在位后期,才達到巔峰。

而所謂的國門北京,在朱棣開疆拓土的時代,根本不算是國門。

雖然朱棣在位22年,并沒有完成霸業,沒有像元世祖忽必烈那樣建立一個遼闊的帝國,但是他在位時期的明朝巔峰疆域也是足夠遼闊,雖然有所爭議,一說是900多萬,一說是1100多萬,但即使按900多萬來算,也是相當遼闊。

朱棣此舉也是給后世的明朝皇帝,留下了足夠的戰略空間。畢竟王朝的疆域是動態的,不是一成不變的,在消極的,滿足于現狀的鎖國主義祖制之下,后世的明朝皇帝其實都是繼承明太祖朱元璋的理念,而不是明成祖朱棣的理念,對于開疆拓土并不是那麼熱衷,甚至連守成都不是那麼積極,所以朱棣之后明朝的疆域迅速縮水。

我們再來看看太子朱標,這位開國太子有著仁君之風。

他繼位的好處在于,不會像朱棣那樣延續朱元璋的「重典治國」政/策,而是會「以仁治天下」,會使洪武時代的殘酷政治壓迫告一段落。

但是壞處同樣明顯,朱標肯定不會像四弟朱棣那樣,遷都北京,并且大規模開疆拓土,他這樣的人,只會是一個完美的繼承者,只會守天下,不會像朱棣那樣打天下,那樣富有開拓精神。

他最多是遷都西安,但是從中國大歷史角度來看,歷朝歷代的北方邊患,其實是從西北慢慢移動到東北。到了明朝,邊患是正北偏東北,到了末期,更是成為了邊患在東北。

朱棣遷都北京,雖然最終沒有恢復元世祖忽必烈時期的全盛之天下,但是意義同樣重要,無論從哪方面來說,都是符合明朝的實際情況。

而朱標即使遷都西安,雖然比之南京優勢明顯,但是效果肯定不如北京好,面對北方邊患,要麼延續朱元璋時代的「塞王守邊」,要麼削藩,派大將鎮守,不過很容易出現擁兵自重情況。

當然朱標肯定會重文輕武,會重用文臣,削弱武將的地位,限制其權力。因此即使他派大將去守邊,肯定對其限制不少,這樣一來,邊疆發生戰/爭,很容易落入下風。

更何況遷都西安對于輻射全國的效果,并沒有遷都北京那樣明顯。

而且朱棣時代延續了明太祖朱元璋時代的重武輕文,雖然他之后武將地位慢慢被文臣超過,但是這種程度的重文輕武,并不像宋朝那般極端,武將還是擁有一定的自主權。

所以在這種情況下,朱標如果可以繼位,他的評價肯定比朱棣好,畢竟重用文臣,可以籠絡士大夫階級,光憑這一點,朱棣在文人的筆下,肯定是英明神武,更是會對他的功績大書特書。

但是朱標肯定打不下朱棣開拓的那般遼闊疆域,這樣就意味著沒有那麼大的戰略空間,疆域一旦縮水,朱標都是繼承的消極鎖國主義,后世皇帝更不用說了,明朝很容易很快陷入危險之中。

可能有人說朱標不4,藍玉肯定也不會4,有藍玉在,什麼都不是問題。

這就涉及到另一個問題上,如果朱標不4,藍玉為首的武將班底肯定不會被明太祖朱元璋清洗。

但是朱標是消極鎖國主義祖制的繼承者,他肯定不愿意開疆拓土,只會安于現狀,藍玉即使是他妻舅,即使是他的心腹大將,也不能替他做主,只能當一個執行者,所以不會大規模開疆拓土。

如果藍玉不聽從他的命令,四處帶兵征戰,那麼即使明朝版圖可以擴大,但這樣的話,又有什麼意思呢,皇帝都成了傀儡。

在這種情況下,沒有大的戰略空間,即使朱標時代邊疆安然無事,但是以后呢,疆域一旦縮水,會很快威脅到明朝的心臟腹地,到時候,稍有不慎,就是成千上萬的老百姓暴露在鐵蹄之下。

大規模開疆拓土,固然是勞民傷財,很容易造成動亂造反,但是打下大的戰略空間,有著很大的緩沖余地,還是比之不勞民傷財不開疆拓土的效果還是好,因為不開疆拓土,帝國心臟腹地很容易受到沖擊,到時候可就不是勞民傷財了,而是沙戮無數。

二、繼承人方面,朱棣比之朱棣更勝一籌。

明朝16帝,其實往簡單來說,只有兩種人。

一種是明成祖朱棣。

一種是明太祖朱元璋和明朝其他皇帝。

之所以這樣說,因為朱元璋定下祖制,是消極的鎖國主義,而敢于嘗試打破,甚至快成功的,也就是明成祖朱棣一人而已。

而朱棣之后,他的后世子孫,可能也就是明武宗有點他的影子,但是又走得早還走的有點莫名其妙。還有明穆宗的隆慶開關值得肯定,而其他的皇帝就是繼承的是消極的鎖國主義。

像朱棣走后,兒子明仁宗時期,還有孫子明宣宗時期,就是極端的保守主義,仁宣時期,邊疆上采取過度的收縮政/策,不只是無原則的息事休兵,更是屢棄軍事重鎮,使得北方防線大大內縮,之后的皇帝,也是在保守主義的框架之中活動罷了。

這也是為什麼都說明朝疆域小的一個關鍵原因,因為明朝的巔峰疆域是在朱棣在位時期打下的,但是在他兒子和孫子時期開始,就馬上開始縮水,等于是到達巔峰以后,馬上開始下滑,疆域縮水太快,所以不少人喜歡以明朝衰落疆域,來定義明朝疆域。

當然仁宣二帝之所以這樣做,也是有著一定的歷史背景,因為朱棣在位時期大手筆太多,太過勞民傷財,國家幾近處于崩潰邊緣。

所以這二帝先后繼位之后,將停止大規模軍事行動,還有其他燒錢的項目,像鄭和下西洋,本來與西洋各國還有其他地方都有聯系,本可以形成一個世界性市場,也因為被停止而沒有形成,是抓緊讓老百姓休養生息為主要。

雖然這樣做是矯枉過正,但的確使得朱棣在位末期的危險局勢緩和下來,使得明朝進入仁宣之治,而不是崩潰滅亡。

我們再來看看朱標的繼承人建文帝朱允炆。

朱標因為英年早逝,我們只能從他25年的儲君之位上推斷他的作為。但是他的兒子朱允炆就不一樣了,畢竟是當過4年皇帝。

朱允炆的作為實在不敢恭維,剛剛繼位先走了一步臭棋,就是削藩如同沙藩一般,還是先弱后強,這種情況下朱棣不反,其他有兵權的藩王也會反。

同時這位文人皇帝,一上臺就對于文臣重用,武將直接靠邊站,太過重文輕武,這也是之后為什麼朱棣起靖難,很多武將被俘直接為朱棣效力,甚至沒有打就投靠過去的關鍵原因。

畢竟朱棣參與過兩次北伐,在北方軍隊有著很高威望,他可以代表得了武將集團的利益,他登基以后,的確是延續朱元璋時期的重武輕文。

朱允炆還是用人不當,非要用李景隆這樣的草包將軍,整個就是一運輸大隊長。而且李景隆屢戰屢敗,對其還是信任,讓他去鎮守金川門,結果是朱棣采取斬首行動,不顧一切突襲打到南京,李景隆一開城門,朱允炆徹底失敗。

像朱允炆這樣的皇帝,擁有絕對優勢,都可以讓叔叔燕王朱棣造反成功,簡直是太差勁了。

實在是他重文輕武,重用文臣,為后世士大夫階級留下一個好印象,所以名聲好一些,評價高一些,不然按照實際來說,他就是一個無能皇帝。

以朱允炆的作為,恐怕明朝都有二世而亡的風險,首先是削藩,會造成北方邊疆不穩。再是重文輕武,到時候北方邊患南下,怕是無人可敵,搞不好還會出現靖康之恥。

畢竟像朱棣那樣的狠人,手下能征善戰的武將不少,但是面對韃靼可汗本雅失里殺死使臣郭驥的事情,派靖難第一功臣丘福北征,都是打了一個敗仗,不得已自己御駕親征,才擊敗對方。

如果換成朱允炆,恐怕是一敗再敗,而且也不敢御駕親征,那樣才是真的糟糕了。

再看看與朱允炆同輩的明仁宗,還有后面的明宣宗,都是守成有余,對外也不錯,明仁宗參與過靖難之役,守城有功,明宣宗也是繼承了祖父朱棣的善戰,軍事上也有一定成就,比朱允炆強了不止一個檔次。

也就是后來明英宗犯了渾,非要御駕親征,還沒有規劃好,稀里糊涂地就被俘虜了,但是好在明朝當時有能人在,于謙挺身而出力挽狂瀾,并且是換了皇帝,立了明代宗,渡過了那次危機。

如果換成朱允炆在位,恐怕他連土木堡之變都發生不了,不會主動出擊,而是更大幾率被動來一個靖康之恥。

更何況如果朱標繼位,肯定不會大規模開疆拓土,后世皇帝沒有那麼大戰略空間,又很容易疆域快速縮水,那樣面對的難度更大,出一個朱允炆已經夠要命的了,即使可以熬過去,但如果再出一位奇葩皇帝,恐怕真的熬不過去了。

最后綜合來說,論當皇帝,朱標可以說是治國之仁君,是一個完美的守成之君,但他并沒有四弟朱棣那樣的魄力,敢于直面祖制的不合理之處,敢于嘗試打破,敢于大規模開疆拓土,來為明朝開近三百年的天下打下牢牢基礎。

換成朱標的話,我們相信他可以治理好國家,但是在消極鎖國主義下,不嘗試做出改變,只是安于現狀固步自封,不會給后世留下更廣闊的天地,恐怕是后患無窮,甚至不會有明朝276年的天下。

雖然朱棣在位22年,并沒有完成霸業,沒有像元世祖忽必烈那樣建立一個遼闊的帝國,但是他在位時期的明朝巔峰疆域也是足夠遼闊,雖然有所爭議,一說是900多萬,一說是1100多萬,但即使按900多萬來算,也是相當遼闊。

朱棣此舉也是給后世的明朝皇帝,留下了足夠的戰略空間。畢竟王朝的疆域是動態的,不是一成不變的,在消極的,滿足于現狀的鎖國主義祖制之下,后世的明朝皇帝其實都是繼承明太祖朱元璋的理念,而不是明成祖朱棣的理念,對于開疆拓土并不是那麼熱衷,甚至連守成都不是那麼積極,所以朱棣之后明朝的疆域迅速縮水。

我們再來看看太子朱標,這位開國太子有著仁君之風。

他繼位的好處在于,不會像朱棣那樣延續朱元璋的「重典治國」政/策,而是會「以仁治天下」,會使洪武時代的殘酷政治壓迫告一段落。

但是壞處同樣明顯,朱標肯定不會像四弟朱棣那樣,遷都北京,并且大規模開疆拓土,他這樣的人,只會是一個完美的繼承者,只會守天下,不會像朱棣那樣打天下,那樣富有開拓精神。

他最多是遷都西安,但是從中國大歷史角度來看,歷朝歷代的北方邊患,其實是從西北慢慢移動到東北。到了明朝,邊患是正北偏東北,到了末期,更是成為了邊患在東北。

朱棣遷都北京,雖然最終沒有恢復元世祖忽必烈時期的全盛之天下,但是意義同樣重要,無論從哪方面來說,都是符合明朝的實際情況。

而朱標即使遷都西安,雖然比之南京優勢明顯,但是效果肯定不如北京好,面對北方邊患,要麼延續朱元璋時代的「塞王守邊」,要麼削藩,派大將鎮守,不過很容易出現擁兵自重情況。

當然朱標肯定會重文輕武,會重用文臣,削弱武將的地位,限制其權力。因此即使他派大將去守邊,肯定對其限制不少,這樣一來,邊疆發生戰/爭,很容易落入下風。

更何況遷都西安對于輻射全國的效果,并沒有遷都北京那樣明顯。

而且朱棣時代延續了明太祖朱元璋時代的重武輕文,雖然他之后武將地位慢慢被文臣超過,但是這種程度的重文輕武,并不像宋朝那般極端,武將還是擁有一定的自主權。

所以在這種情況下,朱標如果可以繼位,他的評價肯定比朱棣好,畢竟重用文臣,可以籠絡士大夫階級,光憑這一點,朱棣在文人的筆下,肯定是英明神武,更是會對他的功績大書特書。

但是朱標肯定打不下朱棣開拓的那般遼闊疆域,這樣就意味著沒有那麼大的戰略空間,疆域一旦縮水,朱標都是繼承的消極鎖國主義,后世皇帝更不用說了,明朝很容易很快陷入危險之中。

可能有人說朱標不4,藍玉肯定也不會4,有藍玉在,什麼都不是問題。

這就涉及到另一個問題上,如果朱標不4,藍玉為首的武將班底肯定不會被明太祖朱元璋清洗。

但是朱標是消極鎖國主義祖制的繼承者,他肯定不愿意開疆拓土,只會安于現狀,藍玉即使是他妻舅,即使是他的心腹大將,也不能替他做主,只能當一個執行者,所以不會大規模開疆拓土。

如果藍玉不聽從他的命令,四處帶兵征戰,那麼即使明朝版圖可以擴大,但這樣的話,又有什麼意思呢,皇帝都成了傀儡。

在這種情況下,沒有大的戰略空間,即使朱標時代邊疆安然無事,但是以后呢,疆域一旦縮水,會很快威脅到明朝的心臟腹地,到時候,稍有不慎,就是成千上萬的老百姓暴露在鐵蹄之下。

大規模開疆拓土,固然是勞民傷財,很容易造成動亂造反,但是打下大的戰略空間,有著很大的緩沖余地,還是比之不勞民傷財不開疆拓土的效果還是好,因為不開疆拓土,帝國心臟腹地很容易受到沖擊,到時候可就不是勞民傷財了,而是沙戮無數。

二、繼承人方面,朱棣比之朱棣更勝一籌。

明朝16帝,其實往簡單來說,只有兩種人。

一種是明成祖朱棣。

一種是明太祖朱元璋和明朝其他皇帝。

之所以這樣說,因為朱元璋定下祖制,是消極的鎖國主義,而敢于嘗試打破,甚至快成功的,也就是明成祖朱棣一人而已。

而朱棣之后,他的后世子孫,可能也就是明武宗有點他的影子,但是又走得早還走的有點莫名其妙。還有明穆宗的隆慶開關值得肯定,而其他的皇帝就是繼承的是消極的鎖國主義。

像朱棣走后,兒子明仁宗時期,還有孫子明宣宗時期,就是極端的保守主義,仁宣時期,邊疆上采取過度的收縮政/策,不只是無原則的息事休兵,更是屢棄軍事重鎮,使得北方防線大大內縮,之后的皇帝,也是在保守主義的框架之中活動罷了。

這也是為什麼都說明朝疆域小的一個關鍵原因,因為明朝的巔峰疆域是在朱棣在位時期打下的,但是在他兒子和孫子時期開始,就馬上開始縮水,等于是到達巔峰以后,馬上開始下滑,疆域縮水太快,所以不少人喜歡以明朝衰落疆域,來定義明朝疆域。

當然仁宣二帝之所以這樣做,也是有著一定的歷史背景,因為朱棣在位時期大手筆太多,太過勞民傷財,國家幾近處于崩潰邊緣。

所以這二帝先后繼位之后,將停止大規模軍事行動,還有其他燒錢的項目,像鄭和下西洋,本來與西洋各國還有其他地方都有聯系,本可以形成一個世界性市場,也因為被停止而沒有形成,是抓緊讓老百姓休養生息為主要。

雖然這樣做是矯枉過正,但的確使得朱棣在位末期的危險局勢緩和下來,使得明朝進入仁宣之治,而不是崩潰滅亡。

我們再來看看朱標的繼承人建文帝朱允炆。

朱標因為英年早逝,我們只能從他25年的儲君之位上推斷他的作為。但是他的兒子朱允炆就不一樣了,畢竟是當過4年皇帝。

朱允炆的作為實在不敢恭維,剛剛繼位先走了一步臭棋,就是削藩如同沙藩一般,還是先弱后強,這種情況下朱棣不反,其他有兵權的藩王也會反。

同時這位文人皇帝,一上臺就對于文臣重用,武將直接靠邊站,太過重文輕武,這也是之后為什麼朱棣起靖難,很多武將被俘直接為朱棣效力,甚至沒有打就投靠過去的關鍵原因。

畢竟朱棣參與過兩次北伐,在北方軍隊有著很高威望,他可以代表得了武將集團的利益,他登基以后,的確是延續朱元璋時期的重武輕文。

朱允炆還是用人不當,非要用李景隆這樣的草包將軍,整個就是一運輸大隊長。而且李景隆屢戰屢敗,對其還是信任,讓他去鎮守金川門,結果是朱棣采取斬首行動,不顧一切突襲打到南京,李景隆一開城門,朱允炆徹底失敗。

像朱允炆這樣的皇帝,擁有絕對優勢,都可以讓叔叔燕王朱棣造反成功,簡直是太差勁了。

實在是他重文輕武,重用文臣,為后世士大夫階級留下一個好印象,所以名聲好一些,評價高一些,不然按照實際來說,他就是一個無能皇帝。

以朱允炆的作為,恐怕明朝都有二世而亡的風險,首先是削藩,會造成北方邊疆不穩。再是重文輕武,到時候北方邊患南下,怕是無人可敵,搞不好還會出現靖康之恥。

畢竟像朱棣那樣的狠人,手下能征善戰的武將不少,但是面對韃靼可汗本雅失里殺死使臣郭驥的事情,派靖難第一功臣丘福北征,都是打了一個敗仗,不得已自己御駕親征,才擊敗對方。

如果換成朱允炆,恐怕是一敗再敗,而且也不敢御駕親征,那樣才是真的糟糕了。

再看看與朱允炆同輩的明仁宗,還有后面的明宣宗,都是守成有余,對外也不錯,明仁宗參與過靖難之役,守城有功,明宣宗也是繼承了祖父朱棣的善戰,軍事上也有一定成就,比朱允炆強了不止一個檔次。

也就是后來明英宗犯了渾,非要御駕親征,還沒有規劃好,稀里糊涂地就被俘虜了,但是好在明朝當時有能人在,于謙挺身而出力挽狂瀾,并且是換了皇帝,立了明代宗,渡過了那次危機。

如果換成朱允炆在位,恐怕他連土木堡之變都發生不了,不會主動出擊,而是更大幾率被動來一個靖康之恥。

更何況如果朱標繼位,肯定不會大規模開疆拓土,后世皇帝沒有那麼大戰略空間,又很容易疆域快速縮水,那樣面對的難度更大,出一個朱允炆已經夠要命的了,即使可以熬過去,但如果再出一位奇葩皇帝,恐怕真的熬不過去了。

最后綜合來說,論當皇帝,朱標可以說是治國之仁君,是一個完美的守成之君,但他并沒有四弟朱棣那樣的魄力,敢于直面祖制的不合理之處,敢于嘗試打破,敢于大規模開疆拓土,來為明朝開近三百年的天下打下牢牢基礎。

換成朱標的話,我們相信他可以治理好國家,但是在消極鎖國主義下,不嘗試做出改變,只是安于現狀固步自封,不會給后世留下更廣闊的天地,恐怕是后患無窮,甚至不會有明朝276年的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