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國際新聞»正文

他創辦的眾籌平臺MyStartr,2年助50家公司眾籌9000萬!

PubDate:2022-09-11

創業路上,除了好的經商計劃和有效的執行力,最重要的就是創業資金。

MyStartr眾籌平臺,從2020年正式取得股權眾籌(Crowdfund)執照至今,已幫助50家公司眾籌成功,眾籌總金額高達9000萬令吉;目前最輝煌紀錄是讓一家網絡業科技公司在短短4天內籌獲1000萬令吉的資金!這一切的眾志成城,都源自于一位圓夢推手多年來對“眾籌”平臺發展的堅持,他就是MyStartr創始人兼總執行長吳文彬。

吳文彬畢業于臺大資訊工程學系,畢業之時正巧搭上阿里巴巴成立的時代,他曾就職于臺灣MobiHome電子商務公司 ,較后在2000年回到馬來西亞,當時是希望把電子商務經驗帶入國內市場。

不久后他加入朋友引薦的網絡科技公司,專業為中小型企業提供電子商務網站方案。

兩次創業失敗

過了一年,公司資金鏈截斷,無法再經營下去,而這正好帶來了他第一次創業的契機。由于他手上仍有3個尚未完結的企劃,于是他與另3位同事聯手創立公司,邊做手上的3個企劃邊往外招生意。

然而,現實還是把這幾個毛頭小子打敗了。吳文彬與伙伴們結束了生意,另覓各種各樣的銷售工作,如賣復印機、電視機、冷氣機;他知道,這不是他要走的路,所以2007年當朋友找他一同從事類似大眾點評網的業務時,他答應了。可惜的是,這公司后來也倒閉了。

但在這段期間,吳文彬接觸了不同領域企業的老板,

其中包括從此讓他事業旅途不一樣的紫藤。他的加入,在第一年即成功把每年僅1000至2000令吉的電子商務業績,推至超過10萬令吉;如今紫藤電子商務已達100至200萬令吉的規模。

成立全馬首家眾籌平臺MyStartr

直到2011年,對市場發展總是保持高度靈敏的吳文彬,發現在全球市場上有著兩個很好的模式,一是較為競爭的Groupon團購商業模式,二是本地當時無人問津的Kickstarter眾籌平臺。

于是,吳文彬在2012年成立了馬來西亞首家眾籌平臺MyStartr,從產品眾籌起家,把Kickstarter眾籌的模式應用在一系列的圓夢工場表演藝術活動。 “圓夢工場”是MyStartr和紫藤集團聯辦的一項企劃,讓藝術表演者通過集資的方式來實現夢想。

后來,2014至2019年,MyStartr把業務轉向提供電子商務培訓,

并與雪州州政府合作創設了SITEC,吳文彬也受委為SITEC電子商務總監,策劃及推動SITEC電子商務教育;2018年MyStartr獲得阿里巴巴商學院正式授牌開辦課程。隨著SITEC成為政府聯營機構并易名為SIDEC,吳文彬于2020年開始就卸任了。

在推廣電子商務的這5年內,旁人都在建議繼續朝往此方向,但吳文彬卻沒放棄過對“眾籌”的念想,一直在思考著如何將它發揚光大。 2017年,他把圓夢工場原本的單一分享活動模式轉為一場賽事,于同年主辦全馬首個以中文為媒介語、 具備最全面課程規劃的圓夢工場創業大賽, 取得空前成功,并延續至今。

吳文彬在圓夢工場創業大賽中擔任評審。

創業大賽成了一個孵化器,將所有創業人聚集在一起,并成立了一個擁有400多支團隊的創業社群,

這也為MyStartr在后來申請股權眾籌時奠定了很好的基石。

2019年,MyStartr成功從馬來西亞證券監督委員會手中申請到了股權眾籌的執照,于2020年正式投入服務,成為全馬10家眾等平臺中的一員,首批融資方目標是從創業社群及身邊人脈中著手,再一步一腳印地經營。

Mystartr使用英文介面,但融資方可以提供中文內容,讓懂中文的投資人看得舒服。

平臺已營運2年半

至今經營2年又8個月,MyStartr取得不錯的成長,已幫助50家公司眾籌成功,眾籌總金額高達9000萬令吉。

吳文彬透露,這50家公司一半是來自網絡科技領域,如出租設計師、會計軟體、網上拍賣、出租電腦等等;另一半則是傳統的中小型企業,如服裝、食品等等品牌或產品。

他舉例這2年來眾籌成績最耀眼的公司─SUBPLACE,在上線眾籌的短短4天內即籌獲1000萬令吉,第一天已籌得666萬令吉。

SUBPLACE是由福庫(Cuckoo)國際(馬)有限公司創辦人兼總執行長許健川所創辦。

“SUBPLACE團隊在1個月內接觸了2000人,結果吸引了280位投資人進行投資。他們的成功要歸功于公司本身對融資的投入程度和承諾,團隊只有6人,但各司其職,態度十分積極主動。我們作為平臺,當融資方越積極,我們給予的回應和配合亦會越積極。”

“相對地,我們也有失敗的例子,其中一個原因就是欠缺積極和主動,一直等MyStartr催促或安排活動,另一個原因是不會做closing和follow up工作,

讓投資人白白錯過投資的時限。因此,這也印證了,融資方的投入度越高,成功的機會就越高。如果融資方手上來來去去只有30位潛在投資人名單,成功的機會可謂近乎其微。”

他補充,截止最新,透過平臺眾籌的公司,每家公司發展情況皆不同。有興趣的人士可以到www.mystartr.com 查看詳情。

“一般上,眾籌成功的公司獲得發展資金,后續發展更大取決于公司的管理和團隊。目前在MyStartr并沒有眾籌成功卻創業或擴張失敗的例子。”

眾籌需求超高 今年有3000家公司提出申請

有的人會說,后疫情時代的市場對“眾籌”需求越來越高,然而,吳文彬卻認為,其實這需求一直都在,而非疫情后才產生的需求。而且這領域的發展和成長空間仍十分之龐大。

“去年提出申請的融資方有2000家公司,今年已有逾3000家,單單是8月份的3個星期已有超過50家公司提出融資申請。可以說,股權眾籌正處于當今時代的風口上,我們強烈感受至市場對這方面的需求。”

對于想要更了解眾籌的中小型企業老板們,吳文彬建議大家可以先從投資人身份開始,一般上只需1000至2000令吉即可投資,因為當進行投資時會啟動理性思考,當未來老板們想召投資人時亦會體會到他們的想法與痛點,這對以后自己是否能眾籌成功起著很大的助力。

接下來,由吳文彬領航的MyStartr會不斷強化,包括增加網站的功能,讓投資人看到更詳細的項目進展,并為融資方和投資人建立良好鏈接,同時計劃打造二級市場,讓投資過眾籌的投資人可以買賣手中的股票。

此外,MyStartr亦會創建一個線下獨角獸網絡社群,聚集融資成功的公司,讓大家有個cross over 的平臺。未來亦會連接風險投資/創業投資(Venture Capital),讓投資人可以成功離場,賺到錢。

“我們的5年計劃是幫助3000家公司眾籌成功,同時走向首次公開募股(IPO),引領MyStartr邁向終極目標──成為一家深具影響力的企業!”

此外,MyStartr亦會創建一個線下獨角獸網絡社群,聚集融資成功的公司,讓大家有個cross over 的平臺。未來亦會連接風險投資/創業投資(Venture Capital),讓投資人可以成功離場,賺到錢。

“我們的5年計劃是幫助3000家公司眾籌成功,同時走向首次公開募股(IPO),引領MyStartr邁向終極目標──成為一家深具影響力的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