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娛樂»正文

新北39歲全職太太浴室產子,10年連生6個孩子,公婆哭求:別再生了

PubDate:2022-08-31

39歲的郭詩薇、許弘勳夫婦卻在10年間孕育了6個孩子。

沒有家產萬貫,也沒有豪宅別墅,掙錢養家的爸爸也只是普通上班族。

原本以為,

這將是一個雞飛狗跳、充滿無奈與心酸的家庭。

但在真人秀《誰來晚餐》中,卻看到了一個溫馨和睦的7口之家。

01

這是臺灣新北市淡水區一個「男主外、女主內」的家庭。

爸爸許弘勳,39歲,在日企做房產仲介,負責掙錢養家。

媽媽郭詩薇,39歲,是名全職媽媽,照顧著一家人飲食起居的同時,

還在醫院兼職做生產陪產員。

大女兒許盼昕,10歲,是個能說會道的小學生,彈得一手好鋼琴。

因為是家中長女,早早地就學會替父母分擔家務,照顧弟妹。

二女兒許悅晗,8歲,在上小學,是個外表乖巧的家務高手。

平時最愛的,就是系上圍裙在家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務。

老三許沛陽,在出生40多天時意外患病,一個多月後就離開人世,這也成為一家人難以忘卻的傷痛。

時至今日,孩子們對外依舊會說,自家有六個兄弟姐妹。

老四許睦暄,5歲,是家中最感性的孩子,別看平日裡愛唱愛跳活潑開朗,卻最能捕捉兄弟姐妹和爸媽的情緒。

老五徐立哲,4歲,是個愛撒嬌的男孩子,在三個姐姐的照顧下長大,也常常被姐姐們拿來當模特編辮子、穿裙子。

最小的孩子許毅暟(kǎi)剛剛10個月,還不會說話的他,成了哥哥姐姐們最喜愛的「大玩偶」。

值得一提的是,老六是郭詩薇在老公和助產士的幫助下,在自家浴缸中自然分娩的。

這麼做的原因,一是生孩子這件事已經輕車熟路,二是為了節約住院費用。

不得不說,郭詩薇真的是個「狠人」。

為了給孩子更好的陪伴,夫妻倆沒有找保姆,老人也只是偶爾幫幫忙,這麼一大家子全靠他們自己打理。

堆滿物品的家、嘰嘰喳喳的孩子,想想就抓狂。

但郭詩薇卻處理的很好,不僅將孩子們教育的相親相愛、相互扶持,還把生活打理的井井有條。

在節目播出後,更是收穫了無數觀眾的好評。

她是怎麼做到的呢?

02

「一打五」的生活,自然是異常忙碌。

日常除了做飯、照顧剛出生不久的老六外,郭詩薇還要輔導其他孩子的功課,在他們家常常能看到這樣的場景:

媽媽手裡忙著做飯,還不忘給坐在一旁的老四隨機出一些數學口算題:

媽媽哄著懷裡的老六,嘴裡還不忘處理其他孩子之間的糾紛:

路過客廳,也不忘指導下大女兒的鋼琴:

居住環境雖然擁擠,孩子雖然吵鬧,但這個小家卻收拾地乾淨整潔。

牆上沒有亂糟糟的塗鴉、地板上沒有散落的玩具、沙發和茶幾上也乾淨整潔。

雖然人多東西多,但就整潔程度來說,恐怕要比很多只有一個孩子的家庭更好。

更可貴的是,這不是擺拍,而是在郭詩薇的言傳身教下,全家老小一起努力維護的日常。

在他家的冰箱上,貼著一張「薪水登記表」。

每個孩子在4歲之後,就有資格加入「做家事賺薪水」的行列。

比如洗一次碗或者拖地和擦桌子,就可以獲得一個○,積累兩個○後,便有一個√,一個√對應5塊錢。

有了獎勵,孩子們在閒暇時都爭先恐後地搶著做家務賺零花錢。

而郭詩薇也能騰出手,照顧更小的孩子,做更多的事。

而稍微大一點的孩子,郭詩薇則會放手讓他們獨立或結伴外出。

老大老二兩個年齡相仿的姑娘就常常結伴一起搭捷運去上鋼琴課。

當然,媽媽會告訴兩姐妹遇到壞人了怎麼辦、迷路了怎麼辦、坐過站了怎麼辦......

而在外工作,掙錢養家的丈夫許弘勳也會在節假日或其他不工作的時候,加入到帶孩子、做家務的行列中,為妻子爭取寶貴的休息時間。

在他們家,媽媽不是跟在全家人身後收拾「爛攤子」的保姆,而是帶領全家人一起為美好生活奮鬥的「領頭人」。

03

雖然家裡的收入不高,生活也不算多富裕,但他們並不覺得6個孩子多,還打算繼續生娃!

因為在他們看來,帶娃雖然辛苦,但只要在物質和陪伴上做到平衡兼顧、不虧欠任何一個人,多生幾個更熱鬧。

特別是在老三夭折後,他們覺得能陪伴孩子們長大,是一件幸福的事,就連讓人頭疼的哭鬧,都是恩典。

但他們的想法和做法,卻遭到了長輩們的一致反對。

很早之前公公婆婆就不止一次地勸夫妻倆不要再生了。

不僅是因為孩子們長大後學費、生活費的開銷是非常大的負擔,可能造成家庭經濟出現問題。

而且,兒媳婦郭詩薇一個人在家帶孩子太辛苦,全年無休的高強度家庭勞動對身體也不好。

為了讓長輩放心,郭詩薇常常會在週末時,把孩子們送到爺爺奶奶家,自己一個人去享受週末的獨處時光,釋放日常生活中積攢的壓力,用更好的狀態迎接未來的生活。

04

在節目裡,最讓人感動的,是他們一家人對彼此毫不掩飾的愛。

父母愛每一個孩子。

在郭詩薇心中,每個孩子都是平等的。

當孩子之間出現爭執時,不偏不倚,既不一昧的教導大的要讓著小的,也不縱容大孩子仗著年紀大欺負小的。

孩子有什麼想法,要大膽準確地說出來,不能理所當然地索取,更不能等著別人的施捨。

爸爸雖然常常在外忙碌,卻盡可能抽出時間陪伴孩子成長。

孩子也明白爸爸的辛苦,老大甚至還自己做了一首曲子送給爸爸:

感謝爸爸認真生活,努力工作,為我們遮風擋雨...

兄弟姐妹之間彼此關愛。

一次全家一起去超市購物,老四想買個卷筆刀,但自己的零用錢不夠,二姐看到了主動說:

「我先資助你。」

晚飯時,媽媽鼓勵孩子們說出一個今天最想感謝,或覺得最感動的事時,老大說:

「今天二妹資助四妹買了文具。」

老四緊接著接了一句:

「姐姐讓我感覺‘被愛’。」

懂得肯定家人之間的付出,毫不吝嗇地表達自己的感謝和愛意,這樣的家庭氛圍讓人羨慕。

當然,今天分享這樣一個故事,並不是為了響應號召,勸大家生孩子。

而是展現出一種不常見卻很溫馨的生活方式。

一個家庭不和睦的時候,很多人會將原因歸咎為「缺錢」。

但,家人之間的情感羈絆不是靠「錢」連接的。

中國人大多含蓄,親子、兄弟姐妹之間很少會將愛意宣之于口。

可每個人的生活都豐富多彩,哪怕是最愛的人也不是隨時都能感受到彼此的愛意。

一聲感謝、一句愛你,幾秒鐘的時間,卻可以讓對方感受到你的愛意,明白自己在對方心中的位置。

而且,幸福沒有標準。

早婚、晚婚甚至不婚,丁克、一個就好或是兒孫滿堂,沒有哪種選擇就一定更幸福。

日子是自己過的,只要是經過思考作出的選擇,只要未來的人生中能夠承擔起相應的責任,那就不用在乎別人的看法,去做就好。

所以,沒必要為丁克擔心老無所依,也沒必要覺得生6個孩子的家庭是辛苦。

這些都是個人基于自己的狀態和過往經歷做出的最佳選擇。

更是一個人應該擁有的自由。

她是怎麼做到的呢?

02

「一打五」的生活,自然是異常忙碌。

日常除了做飯、照顧剛出生不久的老六外,郭詩薇還要輔導其他孩子的功課,在他們家常常能看到這樣的場景:

媽媽手裡忙著做飯,還不忘給坐在一旁的老四隨機出一些數學口算題:

媽媽哄著懷裡的老六,嘴裡還不忘處理其他孩子之間的糾紛:

路過客廳,也不忘指導下大女兒的鋼琴:

居住環境雖然擁擠,孩子雖然吵鬧,但這個小家卻收拾地乾淨整潔。

牆上沒有亂糟糟的塗鴉、地板上沒有散落的玩具、沙發和茶幾上也乾淨整潔。

雖然人多東西多,但就整潔程度來說,恐怕要比很多只有一個孩子的家庭更好。

更可貴的是,這不是擺拍,而是在郭詩薇的言傳身教下,全家老小一起努力維護的日常。

在他家的冰箱上,貼著一張「薪水登記表」。

每個孩子在4歲之後,就有資格加入「做家事賺薪水」的行列。

比如洗一次碗或者拖地和擦桌子,就可以獲得一個○,積累兩個○後,便有一個√,一個√對應5塊錢。

有了獎勵,孩子們在閒暇時都爭先恐後地搶著做家務賺零花錢。

而郭詩薇也能騰出手,照顧更小的孩子,做更多的事。

而稍微大一點的孩子,郭詩薇則會放手讓他們獨立或結伴外出。

老大老二兩個年齡相仿的姑娘就常常結伴一起搭捷運去上鋼琴課。

當然,媽媽會告訴兩姐妹遇到壞人了怎麼辦、迷路了怎麼辦、坐過站了怎麼辦......

而在外工作,掙錢養家的丈夫許弘勳也會在節假日或其他不工作的時候,加入到帶孩子、做家務的行列中,為妻子爭取寶貴的休息時間。

在他們家,媽媽不是跟在全家人身後收拾「爛攤子」的保姆,而是帶領全家人一起為美好生活奮鬥的「領頭人」。

03

雖然家裡的收入不高,生活也不算多富裕,但他們並不覺得6個孩子多,還打算繼續生娃!

因為在他們看來,帶娃雖然辛苦,但只要在物質和陪伴上做到平衡兼顧、不虧欠任何一個人,多生幾個更熱鬧。

特別是在老三夭折後,他們覺得能陪伴孩子們長大,是一件幸福的事,就連讓人頭疼的哭鬧,都是恩典。

但他們的想法和做法,卻遭到了長輩們的一致反對。

很早之前公公婆婆就不止一次地勸夫妻倆不要再生了。

不僅是因為孩子們長大後學費、生活費的開銷是非常大的負擔,可能造成家庭經濟出現問題。

而且,兒媳婦郭詩薇一個人在家帶孩子太辛苦,全年無休的高強度家庭勞動對身體也不好。

為了讓長輩放心,郭詩薇常常會在週末時,把孩子們送到爺爺奶奶家,自己一個人去享受週末的獨處時光,釋放日常生活中積攢的壓力,用更好的狀態迎接未來的生活。

04

在節目裡,最讓人感動的,是他們一家人對彼此毫不掩飾的愛。

父母愛每一個孩子。

在郭詩薇心中,每個孩子都是平等的。

當孩子之間出現爭執時,不偏不倚,既不一昧的教導大的要讓著小的,也不縱容大孩子仗著年紀大欺負小的。

孩子有什麼想法,要大膽準確地說出來,不能理所當然地索取,更不能等著別人的施捨。

爸爸雖然常常在外忙碌,卻盡可能抽出時間陪伴孩子成長。

孩子也明白爸爸的辛苦,老大甚至還自己做了一首曲子送給爸爸:

感謝爸爸認真生活,努力工作,為我們遮風擋雨...

兄弟姐妹之間彼此關愛。

一次全家一起去超市購物,老四想買個卷筆刀,但自己的零用錢不夠,二姐看到了主動說:

「我先資助你。」

晚飯時,媽媽鼓勵孩子們說出一個今天最想感謝,或覺得最感動的事時,老大說:

「今天二妹資助四妹買了文具。」

老四緊接著接了一句:

「姐姐讓我感覺‘被愛’。」

懂得肯定家人之間的付出,毫不吝嗇地表達自己的感謝和愛意,這樣的家庭氛圍讓人羨慕。

當然,今天分享這樣一個故事,並不是為了響應號召,勸大家生孩子。

而是展現出一種不常見卻很溫馨的生活方式。

一個家庭不和睦的時候,很多人會將原因歸咎為「缺錢」。

但,家人之間的情感羈絆不是靠「錢」連接的。

中國人大多含蓄,親子、兄弟姐妹之間很少會將愛意宣之于口。

可每個人的生活都豐富多彩,哪怕是最愛的人也不是隨時都能感受到彼此的愛意。

一聲感謝、一句愛你,幾秒鐘的時間,卻可以讓對方感受到你的愛意,明白自己在對方心中的位置。

而且,幸福沒有標準。

早婚、晚婚甚至不婚,丁克、一個就好或是兒孫滿堂,沒有哪種選擇就一定更幸福。

日子是自己過的,只要是經過思考作出的選擇,只要未來的人生中能夠承擔起相應的責任,那就不用在乎別人的看法,去做就好。

所以,沒必要為丁克擔心老無所依,也沒必要覺得生6個孩子的家庭是辛苦。

這些都是個人基于自己的狀態和過往經歷做出的最佳選擇。

更是一個人應該擁有的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