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蕭紅:我最大的悲劇,是生為女人,最大的野心,是人生自由

PubDate:2022-09-04

1941年底,蕭紅對駱賓基講述一篇名叫《望花筒》的小說構思,蕭紅興致勃勃,駱賓基聽得入神。

戰爭的炮火雖然時時震得窗玻璃作響,

幾人卻如同置身于現實的局外,蕭紅偶爾睜大兩只眼睛凝視空間。

他兩的旁邊,端木蕻良正在酒精爐上為蕭紅做吃的。

故事快講完的時候,「轟隆」一聲響起來,六樓已經被炮彈打中了,整個大樓劇烈震動,寂靜之后,駱賓基也躲到了防空洞里,整個大樓,只有端木蕻良和蕭紅,緊緊摟在一起。

01

1942年剛剛開始,香港愁云慘淡,在戰火中,他們成了香港的難民,而蕭紅,病得一天比一天重,她除了咳嗽、發燒,還喉頭腫大,胸悶得透不過氣來。

端木蕻良四處打探,尋找可以求醫的地方,可是所有醫院都大門緊閉,他求助一切可以動用的關系,卻毫無收獲。

他穿著唯一的一雙新皮鞋,在敵人的崗哨下來回穿梭,到處打聽開業的醫院,終于發現了養和醫院開門收治病人了。

1942年1月12日,蕭紅終于住進了醫院。經過診斷,蕭紅的喉部有腫瘤,需要手術摘除。

此時的蕭紅,身子骨弱得一陣風都能吹到,端木蕻良擔心蕭紅承受不住手術,可蕭紅渴望康復,她對端木說:

開刀有什麼了不起的?別婆婆媽媽了,

你就簽字吧。

端木堅決不同意:「我不簽!」

可是蕭紅太渴望康復了,她自己簽了字。

然而手術過后,發現原來是誤診,根本就沒有腫瘤,只是一番折騰,蕭紅終于撐不住了,她哽咽著說:「這樣ㄙˇ,我不甘心」

可是不甘心又有什麼用呢?

她在病床上平靜地思考,和身邊的兩個男人平靜地談話。

人類的精神只有兩種,一種是向上的發展,追求他的最高峰,一種是鄉下的,卑劣和自私,作家的追求是什麼呢?

又對端木蕻良說:

若是你在街上碰見一個孤苦無靠的討飯的,袋里若是還有多余的銅板,就給他兩個,不要想給他又有什麼用呢?他向你伸手,就給他,不要管有沒有用。凡是對自己并不受多大損害,對人若有些好處,就該去做。

我們的生活不是這世界上的獲得者,

我們要給予。

1月19日夜,蕭紅要來紙筆,她寫:

我將與碧水藍天永處,留得那半部紅樓給別人寫了,半身盡遭白眼冷遇身先ㄙˇ,不甘,不甘!

她交代自己的后事,所有作品由端木蕻良保護。

「我活不長了,我ㄙˇ后要葬在魯迅先生墓旁,現在辦不到,將來要為我辦,現在我ㄙˇ了,你要把我埋在大海邊,我要面向大海,要用白毯子裹著我。」

1月22日,蕭紅的生命定格在31歲。

反觀蕭紅的一生,她說過:

人和動物一樣,忙著生,忙著ㄙˇ。我不能決定怎麼生,怎麼ㄙˇ,但我能決定怎麼愛,怎麼活。

事實上,不管是亂世的人,還是太平盛世的人,要決定怎麼活怎麼愛,都是太艱難的事情,蕭紅自己也沒有那麼灑脫,但她一直在努力。

02

蕭紅最著名的作品就是《呼蘭河傳》,那是她的故鄉,是她一生痛苦和懷念的地方。

呼蘭河,那個并不繁華的小城,兩條大街橫貫南北東西,1911年,蕭紅就在這里出生。

一個人生下來了,誰也不知道她日后會怎樣,蕭紅的家人也不知道,這個剛誕生的嬰兒,會給家里怎樣的榮耀和痛苦。

他們和那個時候很多傳統的父母一樣,把子女帶到這個世界,但并不給她生命的自由。

小時候的蕭紅,最喜歡的人就是祖父。

祖父的眼睛是笑盈盈的,時常笑成孩子一樣,小小的她,被祖父帶著,笑著,鬧著,她還不會走的時候,祖父抱著她,等到她能走了,祖父就拉著她。

祖父栽花的時候,她也跟著栽花,拔草的時候,她也跟著拔草。

玩累了,就找個陰涼的地方,將祖父的草帽往臉上一蓋就睡了。

祖父不僅帶著蕭紅玩耍,還叫她讀詩,最開始讀千家詩。

祖父讀一句,她就喊一句,聲音洪亮,隔著三里都能聽見。

祖父笑著說她:房蓋都被你抬走了。

幼年蕭紅

要經歷很多,才能成長,8歲時,母親病故,父親脾氣大變。不小心打碎一只杯子,他罵人能從天亮罵到天黑。

暴脾氣下,是ㄆㄨˋ力,蕭紅也不時挨了父親的打,被打之后,她回到祖父的房里,對著窗子發呆,心里想著:「快快長大吧!長大就好了。」

稍微大一點的蕭紅,也不能只是跟著祖父念詩了,她進入了一個新式學堂念小學,同學有大有小,有私塾的先生,

也有糧棧的管賬。

蕭紅不愛說話,卻喜歡看書,家里的藏書看完了,就四處借書,同學就有向同學借,同學沒有就向親戚借。

借到了書,她就在后花園的涼棚里讀書,讀到哪里,就摘一朵花或者一張葉子作為書簽放在里面。

讀書越多,一種叫做自由的東西,就壓也壓不住。

14歲那年,蕭紅參加完一場婚宴回來,自顧自地說:

「真的沒有見過,婆家說新娘笨,也有人當面來羞辱新娘,說她站著的姿式不對,坐著的姿式不好看,林姐姐一聲也不作,假若是我呀!哼!……」

這話被她的伯父聽見了,把她叫到身邊,嚴厲地教訓她:

「你不說假若是你嗎?是你又怎麼樣?你比別人更糟糕,下回少說這一類話!小孩子學著夸大話,淺薄透了!假如是你,你比別人更糟糕,你想你總要比別人高一倍嗎?再不要夸口,夸口是最可恥,最沒出息。」

伯父是小蕭紅最佩服的人,她覺得伯父說什麼都對。

現在伯父這麼說,肯定也是對的。因此羞愧得面紅耳赤,恨不得找個地縫鉆進去,從那以后,再不敢夸口。

小學畢業后,她想繼續讀書,可是家里卻要她嫁人。

她求父親,父親瞪一瞪眼睛,「上什麼中學?上中學在家上吧!」

蕭紅又去求伯父,可一向令人敬佩的伯父也說:不用上學,家里請個老先生念念書就夠了。哈爾濱的文學生們太荒唐。我看不慣。

除了祖父,沒有一個人支持她。

小時候她說,長大了,一切都會好,可是現在她發現,人生不緊握在自己的手里,即便長大了,也還是不會好,男人會被安排娶親,女人會被安排嫁人。

03

命運就是這樣,有時候你拼盡全力想爭取的,別人輕而易舉就能得到。

你拼命想要保護的,別人卻不當回事。不能繼續上學的日子,蕭紅苦悶到無以復加,同學們可以在學校打網球,可以學習她不懂的功課,她羨慕她們可以繼續上學。

積郁成疾,蕭紅病倒了。

最后,蕭紅威脅父親,如果不能繼續上學,那她就去當修女。

張家是呼蘭河的大戶人家,如果張家的女兒去當修女,張家可丟不起這樣的人,畢竟在當時,當修女不是一件光榮的事情,考慮到家族的面子,父親答應了。

在中學里,蕭紅讀了魯迅,讀了郁達夫,讀了德國作家歌德。

她也提筆畫畫,不時寫些詩歌散文,以「悄吟」為筆名發表。

在這里,蕭紅更深地了解到自由,了解到平等,可是這時候,她畢竟還年輕,不懂得生活的強悍。

看到有人受到欺辱和壓迫,她總是憤憤不平。

她更加明白了,人生下來,不是為了成為某個人的妻子,不是為了操持家務、相夫教子而存在的,要做一個獨立自主的人。

可是舊俗是一面墻,一面關著人性的墻,蕭紅開始討厭這面墻,她在反抗,她剪短發,穿西裝,和一般規矩的姑娘,大相徑庭。

她還參加學生游行,總是沖在最前面。

要麼喊著「打倒日本帝國主義」,要麼喊著「打倒賣國賊」,要麼喊著「反對日本強修五路。」

很多人不知道他們喊什麼,但是他們的聲音,響徹了全中國,自五四以來,一旦政府無為,或者強權壓倒正義,學生就開始游行。

蕭紅的事情,最終被家里知道了,那個家里,瞬間變得恐慌起來。

為了避免這樣的事情再發生,家里打算用婚姻約束蕭紅。

學期還沒結束,蕭紅就回到了家里,在一片奚落聲里,蕭紅躲在房間里,偷偷寫文章,她說:以后要用筆寫作。

在那個年代里,女人還沒擺脫「三從四德」的束縛,可是蕭紅,已經看盡了自由的樣子。

一個人知道了什麼是自由,就什麼也束縛不了她了。

04

1929年6月,蕭紅十八歲,得知祖父病故的消息,她從哈爾濱趕回呼蘭河老家。

只見到祖父躺在板床上,卻再也不能像以前那樣陪著她了。

蕭紅說:我懂得的盡是些偏僻的人生,我想世間ㄙˇ了祖父,就沒有再同情我的人了,世間ㄙˇ了祖父,剩下的盡是些兇殘的人了。

「以后我必須不要家,到廣大的人群中去,但我在玫瑰樹下顫怵了,人群中沒有我的祖父。」

祖父走了,兇殘的人生還在繼續,可蕭紅與家庭長輩之間的情感連接,隨著祖父的ㄙˇ變得越來越淡。

喪禮過后,她回到哈爾濱的學校,更狂熱地投入到學生運動中。

此時,她開始和她的未婚夫汪恩甲交往,她發現汪恩甲吸丨ㄚ片,對他好感全無,剩下的就只是厭倦。

與此同時,她的遠房表哥陸哲舜卻走進了她的生活。陸哲舜上大學,雖然家中有妻室,卻在追求蕭紅。

蕭紅想去北平上學,陸哲舜就鼓勵她,希望和她一起前往北平讀書。

1930年,蕭紅心里有了選擇,她大膽地向家里提出:解除婚約去北平讀書。

父親大罵:你這個不孝女,你不要臉家里還要臉呢。

蕭紅并沒有放棄,她激烈反抗,不惜大動干戈,家里人對她越來越不滿,指責聲越來越大。

但是她就是想去北平讀書,去尋找自由和理想,去尋找愛情和生活。

最終,蕭紅逃婚和表哥陸哲舜一起去了北平,就讀于女師大附中。

他們住在一座小院里,各住一間房。沒過多久,錢花完了,陸哲舜也拋開蕭紅獨自回家了,蕭紅在北平無路可走。

她向家里爭取自由,可是她大概還沒想到,自由如此這般受苦。

當生存成為困難的時候,自由也就成了負擔,那時候的社會,不像現在,很容易找到打工的地方,只要人不懶,就餓不ㄙˇ,那時候一份工作千難萬難。沒辦法,蕭紅選擇回呼蘭河。

這個時候,汪恩甲重新出現了,并細心地照顧了蕭紅,希望能與她結婚。

蕭紅答應了結婚,但她有一個條件,婚后汪恩甲必須供她讀書。

汪恩甲答應了。

社會的某些陋習,必然要人來承擔其惡果,蕭紅愿意和汪恩甲結婚,可是汪家卻已經接受不了她。

她回到自己的家里,張家人沒有安慰她,反而將她幽禁起來,蕭紅逃了出去,可張家卻宣布與她斷絕關系。

無處可去的蕭紅,成了哈爾濱街頭的流浪漢。

族人勸她回家:「天冷了,再不能漂流下去,回家去吧!」

她回:「那樣的家我是不想回去的。」

沒有住的地方,在風里流浪,最后遇到騙子,鞋被偷了,衣服被扣留了,她要自由,可是自由的代價太大了。

無路可走了,她只能去尋找汪恩甲,可是汪恩甲卻不能帶她回家,他們住在旅館里,蕭紅沒多久就懷孕了。

汪恩甲還教會蕭紅吸丨ㄚ片,升學是不可能了,蕭紅原本已經不作她想,只想安安靜靜過完一生,可是汪恩甲終究不靠譜。

沒有錢了,汪恩甲出去籌錢,可是一去不回,蕭紅獨自在旅館中,成了被拋棄的人,此時,她大著肚子,欠著旅店老板一屁股債務,老板不讓她離開,她被扣押著。

自由是需要付出代價的,而且代價昂貴,即便此刻她已經不想要自由了,可是代價終究還是要付。

05

不到最后一刻,永遠不知道會發生什麼,這就是命運。

絕望之際,蕭紅寫信給《國際協報》求助。

這時,蕭軍出現了。

她對蕭軍說:我剛剛讀過你的文章,里面有幾句話很對我胃口。

蕭軍環顧四周,看到桌子上蕭紅寫的小詩《春曲》。

他們聊了很多,聊到愛的哲學時,蕭紅問蕭軍如何解釋,蕭軍說:愛便愛,不愛便丟開。

她又問蕭軍:你為什麼活著?

蕭軍沒有直接回答,而是反問:那你為什麼留戀這個世界?

蕭紅說:因為這世界上,還有一點讓我ㄙˇ不瞑目的東西存在,僅僅是這一點,它還系戀著我。

聊到深處,蕭軍幾次起身,但都舍不得走。

他看見她吃的東西太差,不由得一陣心酸,可是翻遍全身,也只找到五毛錢,還是晚上回去的路費。

他們愛上了彼此,蕭軍說:現實地,無疑我們仍是在地獄的人間的一個角落擁抱著!

蕭紅說:來給我笑一笑,我便比吃什麼更飽了。

蕭軍雖然愛她,卻沒有錢為她「贖身」,他們困守在小旅館里,在一片小小的天地里相互愛著。

在一場暴雨之中,旅店雜役憐憫蕭紅,讓她趁亂逃出去,就這樣,她離開了幽禁她數月的旅店。

她終于又自由了,也獲得了愛情。

8月,蕭紅臨產,手術費15元,蕭軍下決心要在產前準備好這錢。

孩子出生后,由于實在無力撫養,蕭紅把孩子送了人。

兩人都沒錢,只有愛,他們住在一起,有時候一天只喝幾口稀飯,喝一點水,人不能僅僅靠面包活著,可是現在,他們連面包都沒有。

此時的蕭紅,才20歲,可是她已經將人間的極餓、至貧、放棄孩子、眾叛親離等人間悲苦都嘗了一遍。

06

生活是藝術的源泉,經歷了那麼多的蕭紅,一旦創作起來,就一發不可收拾。

她在快速寫完小說《王阿嫂的ㄙˇ》,沒想到這篇小說得到了出版主編的大力贊賞。

緊接著,她以自己的經歷為素材,創作了紀實散文《棄兒》,并在大同報上連載。

1934年11月,二蕭到達上海,安頓好之后,他們動筆給魯迅寫信,一同寄去的,還有稿子。

不久后,魯迅回信了,但沒能立即見面,因為當時的魯迅處境艱難,而且一些人對其并不友好,處于東躲西藏中。

海明威說,要經歷很多,才能寫出動人的作品。

蕭紅雖然年輕,但經歷確已不少,她筆耕不輟,寫出了很多作品。

兩人的生活,也漸漸好了起來。

在魯迅的鼓勵和支持下,蕭紅開始創作《生ㄙˇ場》,然而,這本「關于滿洲農民們,怎樣生,怎樣ㄙˇ,怎樣在欺騙和重重壓榨下生活」的作品,出版卻并不順利。

沒辦法,蕭紅決定自費出版,她自己設計封面,用紫紅色的紙,半虹半黑,一生一ㄙˇ。

魯迅先生親自為這本書做序,在序中說:她才會給你們以堅強和掙扎的力氣。

1935年12月,《生ㄙˇ場》出版發行,這是她首次用「蕭紅」這個名字發表作品。沒想到,出版后風靡上海,蕭紅也名揚上海,人人都知道,作家中出了一個蕭紅。

寫作獲得了成功,愛情卻走向失敗。

蕭軍開始有了蕭紅以外的情人,蕭紅想離開,卻又離不開,除了委曲求全,她想不到更好的出路。

為了緩解感情中的傷害,蕭紅去了日本。

原本是約定去一年,可是蕭紅實在忍不住,半年之后就回國了。

可即便如此,她和蕭軍也漸行漸遠。

以前和蕭軍在一起,只有快樂和幸福,可是現在,他們之間只剩下痛苦,這份多年的感情,留給蕭紅的,是無盡的悲傷。

終于,她和蕭軍分手了。

07

和蕭軍的感情瀕臨破裂時,端木蕻良出現了。

蕭紅是幸運的,她身邊,總會出現她想愛的人,也總有愛她的人。她也是不幸的,一直吃著愛情的苦頭。

在二蕭還沒分手的時候,端木蕻良就一直默默關心著蕭紅,想方設法接近蕭紅。

一開始,蕭紅覺得端木蕻良膽小、裝腔作勢、勢利鬼,她并不喜歡她,雖然端木想盡一切辦法接近她,但蕭紅并無表示。

可是隨著接觸越多,蕭紅漸漸被吸引。

諷刺的是,當她與端木蕻良確定關系之時,她發現自己懷了蕭軍的孩子。

蕭紅打算不要孩子,可是端木蕻良勸阻了她,他既然接受了蕭紅,也就接受了腹中的孩子。

最關鍵的是,強行打胎,蕭紅的身體會受很大的傷害。

端木蕻良不僅接受了蕭紅,還給了蕭紅一生中唯一的一場婚禮。

在婚禮上,二人的好友提議新人談戀愛經過,蕭紅說:「我對端木蕻良沒有什麼過高的要求,我只想過正常的老百姓式的[夫·妻·生·活]。沒有爭吵、沒有打鬧、沒有不忠、沒有譏笑,有的只是互相諒解、愛護、體貼。」

她還說:

我深深感到,像我這種狀況的人,還要什麼名分,可端木卻做了犧牲,就這一點我就十分滿足了。

她是自由的,可是某些東西就像血管里的血液,還是影響著她,那種東西,就是傳統。

08

婚后的蕭紅,又過著較為平靜的日子,寫作,抽丨ㄢ,她對朋友說:

人需要為著一種理想而生活著。即使是日常生活上很瑣細的小事,也應該有理想。

她幻想著未來,想要在苦難生活中裝進一點理想。

可是,生活并不按照人的意愿來安排,現實往往充滿殘酷,戰時的中國,能安定生活的人,少之又少,大多數人都在四處奔逃,蕭紅就是這樣。

1938年,她逃難到重慶。

1940年,又逃難到香港。

那是1月17日,蕭紅和端木蕻良到了香港的機場,悠閑安寧的和平生活的景象,讓他們也跟著放松下來。

他們剛剛安定下來,詩人戴望舒就來了,盡管從來沒有見過面,但他們還是一見如故。

在香港,蕭紅請了一位臨ㄙˇ保姆,按時來打掃衛生,大多數時候,夫妻二人相對而坐,埋頭寫作。

她像端木蕻良講述了10個短篇的計劃,就是呼蘭河系列,此后,又開始寫《呼蘭河傳》。

一開始,題目沒有定下來,端木說:「你這部長篇應取你家鄉的一條河做名字。」

蕭紅說:「我的家鄉是呼蘭縣,縣里有條呼蘭河。」

端木說:「外國有本《尼羅河傳》,不如就叫《呼蘭河傳》,從你的童年寫起,就像呼蘭河水一樣涓涓流過,你跟著這涓涓流水成長,多美!」

小說的名字就定為《呼蘭河傳》。

最終,《呼蘭河傳》大獲成功,蕭紅還打算繼續寫第二部,可是她的身體狀況,已經越來越差。

第二部還沒寫,她就倒下了,留下了永遠的遺憾。

在《呼蘭河傳》中,蕭紅寫到:

花開了,就像花睡醒了似的。

鳥飛了,就像鳥上天了似的。

蟲子叫了,就像蟲子在說話似的。

一切都活了。

都有無限的本領,要做什麼,就做什麼,要怎麼樣,就怎麼樣。

都是自由的。

沒有了身體的束縛,沒有了疾病的折磨,她終于真正地自由了。

09

蕭紅ㄙˇ后,他們還在香港的朋友同事,紛紛冒險做最后的告別。

蕭紅ㄙˇ了,人怎麼能夠不ㄙˇ呢?

端木蕻良去拿蕭紅骨灰的時候,工作人員說:「燒得很好,她的靈魂可以上天堂了。」

那一瞬間,端木淚流滿面。

這個世界,曾經有蕭紅。

現在,蕭紅走了,可是人間的理想、愛和自由還在,還需要人去追求。

試想一下,如果當時她沒有那麼渴望學習,渴望自由,而是聽從家里的安排,結婚生子,那她的一生也許不會這麼短暫,可是她的一生,也不會這麼自由,那樣她就一直活在束縛里了。

她曾說:

飛鳥的生涯是美麗的,落葉又為什麼給風飄著呢?

我們為什麼不是飛鳥呢?

為了要追求生活的力量,為了精神的美麗與安寧,

為了所有的我的可憐的人們,我得張開我的翅膀……

她張開了翅膀,在這個世間艱苦飛行,她的一生,是因為自由才痛苦的,如果她不曾追求自由,過著平平凡凡的一生,她不會這麼苦。

因為自由,所以在這個世間受苦。

「她從呼蘭逃出來,到ㄙˇ都沒有找到自己的屋子,一直住在不同的旅館里。中國少了一個家庭婦女或姨太太,多了一個流浪者,一個對自由的追逐者,一個在文學上做出獨創性的作家。」

她自己也說:「人和動物一樣,忙著生,忙著ㄙˇ。我不能決定怎麼生,怎麼ㄙˇ,但我能決定怎麼愛,怎麼活。」

她的所有野心,就是做一個自由的人,情感自由,靈魂自由。

有了這樣的夢想,那麼即便背負人生的蒼涼,也不會缺乏前行的勇氣。

你想你總要比別人高一倍嗎?再不要夸口,夸口是最可恥,最沒出息。」

伯父是小蕭紅最佩服的人,她覺得伯父說什麼都對。

現在伯父這麼說,肯定也是對的。因此羞愧得面紅耳赤,恨不得找個地縫鉆進去,從那以后,再不敢夸口。

小學畢業后,她想繼續讀書,可是家里卻要她嫁人。

她求父親,父親瞪一瞪眼睛,「上什麼中學?上中學在家上吧!」

蕭紅又去求伯父,可一向令人敬佩的伯父也說:不用上學,家里請個老先生念念書就夠了。哈爾濱的文學生們太荒唐。我看不慣。

除了祖父,沒有一個人支持她。

小時候她說,長大了,一切都會好,可是現在她發現,人生不緊握在自己的手里,即便長大了,也還是不會好,男人會被安排娶親,女人會被安排嫁人。

03

命運就是這樣,有時候你拼盡全力想爭取的,別人輕而易舉就能得到。

你拼命想要保護的,別人卻不當回事。不能繼續上學的日子,蕭紅苦悶到無以復加,同學們可以在學校打網球,可以學習她不懂的功課,她羨慕她們可以繼續上學。

積郁成疾,蕭紅病倒了。

最后,蕭紅威脅父親,如果不能繼續上學,那她就去當修女。

張家是呼蘭河的大戶人家,如果張家的女兒去當修女,張家可丟不起這樣的人,畢竟在當時,當修女不是一件光榮的事情,考慮到家族的面子,父親答應了。

在中學里,蕭紅讀了魯迅,讀了郁達夫,讀了德國作家歌德。

她也提筆畫畫,不時寫些詩歌散文,以「悄吟」為筆名發表。

在這里,蕭紅更深地了解到自由,了解到平等,可是這時候,她畢竟還年輕,不懂得生活的強悍。

看到有人受到欺辱和壓迫,她總是憤憤不平。

她更加明白了,人生下來,不是為了成為某個人的妻子,不是為了操持家務、相夫教子而存在的,要做一個獨立自主的人。

可是舊俗是一面墻,一面關著人性的墻,蕭紅開始討厭這面墻,她在反抗,她剪短發,穿西裝,和一般規矩的姑娘,大相徑庭。

她還參加學生游行,總是沖在最前面。

要麼喊著「打倒日本帝國主義」,要麼喊著「打倒賣國賊」,要麼喊著「反對日本強修五路。」

很多人不知道他們喊什麼,但是他們的聲音,響徹了全中國,自五四以來,一旦政府無為,或者強權壓倒正義,學生就開始游行。

蕭紅的事情,最終被家里知道了,那個家里,瞬間變得恐慌起來。

為了避免這樣的事情再發生,家里打算用婚姻約束蕭紅。

學期還沒結束,蕭紅就回到了家里,在一片奚落聲里,蕭紅躲在房間里,偷偷寫文章,她說:以后要用筆寫作。

在那個年代里,女人還沒擺脫「三從四德」的束縛,可是蕭紅,已經看盡了自由的樣子。

一個人知道了什麼是自由,就什麼也束縛不了她了。

04

1929年6月,蕭紅十八歲,得知祖父病故的消息,她從哈爾濱趕回呼蘭河老家。

只見到祖父躺在板床上,卻再也不能像以前那樣陪著她了。

蕭紅說:我懂得的盡是些偏僻的人生,我想世間ㄙˇ了祖父,就沒有再同情我的人了,世間ㄙˇ了祖父,剩下的盡是些兇殘的人了。

「以后我必須不要家,到廣大的人群中去,但我在玫瑰樹下顫怵了,人群中沒有我的祖父。」

祖父走了,兇殘的人生還在繼續,可蕭紅與家庭長輩之間的情感連接,隨著祖父的ㄙˇ變得越來越淡。

喪禮過后,她回到哈爾濱的學校,更狂熱地投入到學生運動中。

此時,她開始和她的未婚夫汪恩甲交往,她發現汪恩甲吸丨ㄚ片,對他好感全無,剩下的就只是厭倦。

與此同時,她的遠房表哥陸哲舜卻走進了她的生活。陸哲舜上大學,雖然家中有妻室,卻在追求蕭紅。

蕭紅想去北平上學,陸哲舜就鼓勵她,希望和她一起前往北平讀書。

1930年,蕭紅心里有了選擇,她大膽地向家里提出:解除婚約去北平讀書。

父親大罵:你這個不孝女,你不要臉家里還要臉呢。

蕭紅并沒有放棄,她激烈反抗,不惜大動干戈,家里人對她越來越不滿,指責聲越來越大。

但是她就是想去北平讀書,去尋找自由和理想,去尋找愛情和生活。

最終,蕭紅逃婚和表哥陸哲舜一起去了北平,就讀于女師大附中。

他們住在一座小院里,各住一間房。沒過多久,錢花完了,陸哲舜也拋開蕭紅獨自回家了,蕭紅在北平無路可走。

她向家里爭取自由,可是她大概還沒想到,自由如此這般受苦。

當生存成為困難的時候,自由也就成了負擔,那時候的社會,不像現在,很容易找到打工的地方,只要人不懶,就餓不ㄙˇ,那時候一份工作千難萬難。沒辦法,蕭紅選擇回呼蘭河。

這個時候,汪恩甲重新出現了,并細心地照顧了蕭紅,希望能與她結婚。

蕭紅答應了結婚,但她有一個條件,婚后汪恩甲必須供她讀書。

汪恩甲答應了。

社會的某些陋習,必然要人來承擔其惡果,蕭紅愿意和汪恩甲結婚,可是汪家卻已經接受不了她。

她回到自己的家里,張家人沒有安慰她,反而將她幽禁起來,蕭紅逃了出去,可張家卻宣布與她斷絕關系。

無處可去的蕭紅,成了哈爾濱街頭的流浪漢。

族人勸她回家:「天冷了,再不能漂流下去,回家去吧!」

她回:「那樣的家我是不想回去的。」

沒有住的地方,在風里流浪,最后遇到騙子,鞋被偷了,衣服被扣留了,她要自由,可是自由的代價太大了。

無路可走了,她只能去尋找汪恩甲,可是汪恩甲卻不能帶她回家,他們住在旅館里,蕭紅沒多久就懷孕了。

汪恩甲還教會蕭紅吸丨ㄚ片,升學是不可能了,蕭紅原本已經不作她想,只想安安靜靜過完一生,可是汪恩甲終究不靠譜。

沒有錢了,汪恩甲出去籌錢,可是一去不回,蕭紅獨自在旅館中,成了被拋棄的人,此時,她大著肚子,欠著旅店老板一屁股債務,老板不讓她離開,她被扣押著。

自由是需要付出代價的,而且代價昂貴,即便此刻她已經不想要自由了,可是代價終究還是要付。

05

不到最后一刻,永遠不知道會發生什麼,這就是命運。

絕望之際,蕭紅寫信給《國際協報》求助。

這時,蕭軍出現了。

她對蕭軍說:我剛剛讀過你的文章,里面有幾句話很對我胃口。

蕭軍環顧四周,看到桌子上蕭紅寫的小詩《春曲》。

他們聊了很多,聊到愛的哲學時,蕭紅問蕭軍如何解釋,蕭軍說:愛便愛,不愛便丟開。

她又問蕭軍:你為什麼活著?

蕭軍沒有直接回答,而是反問:那你為什麼留戀這個世界?

蕭紅說:因為這世界上,還有一點讓我ㄙˇ不瞑目的東西存在,僅僅是這一點,它還系戀著我。

聊到深處,蕭軍幾次起身,但都舍不得走。

他看見她吃的東西太差,不由得一陣心酸,可是翻遍全身,也只找到五毛錢,還是晚上回去的路費。

他們愛上了彼此,蕭軍說:現實地,無疑我們仍是在地獄的人間的一個角落擁抱著!

蕭紅說:來給我笑一笑,我便比吃什麼更飽了。

蕭軍雖然愛她,卻沒有錢為她「贖身」,他們困守在小旅館里,在一片小小的天地里相互愛著。

在一場暴雨之中,旅店雜役憐憫蕭紅,讓她趁亂逃出去,就這樣,她離開了幽禁她數月的旅店。

她終于又自由了,也獲得了愛情。

8月,蕭紅臨產,手術費15元,蕭軍下決心要在產前準備好這錢。

孩子出生后,由于實在無力撫養,蕭紅把孩子送了人。

兩人都沒錢,只有愛,他們住在一起,有時候一天只喝幾口稀飯,喝一點水,人不能僅僅靠面包活著,可是現在,他們連面包都沒有。

此時的蕭紅,才20歲,可是她已經將人間的極餓、至貧、放棄孩子、眾叛親離等人間悲苦都嘗了一遍。

06

生活是藝術的源泉,經歷了那麼多的蕭紅,一旦創作起來,就一發不可收拾。

她在快速寫完小說《王阿嫂的ㄙˇ》,沒想到這篇小說得到了出版主編的大力贊賞。

緊接著,她以自己的經歷為素材,創作了紀實散文《棄兒》,并在大同報上連載。

1934年11月,二蕭到達上海,安頓好之后,他們動筆給魯迅寫信,一同寄去的,還有稿子。

不久后,魯迅回信了,但沒能立即見面,因為當時的魯迅處境艱難,而且一些人對其并不友好,處于東躲西藏中。

海明威說,要經歷很多,才能寫出動人的作品。

蕭紅雖然年輕,但經歷確已不少,她筆耕不輟,寫出了很多作品。

兩人的生活,也漸漸好了起來。

在魯迅的鼓勵和支持下,蕭紅開始創作《生ㄙˇ場》,然而,這本「關于滿洲農民們,怎樣生,怎樣ㄙˇ,怎樣在欺騙和重重壓榨下生活」的作品,出版卻并不順利。

沒辦法,蕭紅決定自費出版,她自己設計封面,用紫紅色的紙,半虹半黑,一生一ㄙˇ。

魯迅先生親自為這本書做序,在序中說:她才會給你們以堅強和掙扎的力氣。

1935年12月,《生ㄙˇ場》出版發行,這是她首次用「蕭紅」這個名字發表作品。沒想到,出版后風靡上海,蕭紅也名揚上海,人人都知道,作家中出了一個蕭紅。

寫作獲得了成功,愛情卻走向失敗。

蕭軍開始有了蕭紅以外的情人,蕭紅想離開,卻又離不開,除了委曲求全,她想不到更好的出路。

為了緩解感情中的傷害,蕭紅去了日本。

原本是約定去一年,可是蕭紅實在忍不住,半年之后就回國了。

可即便如此,她和蕭軍也漸行漸遠。

以前和蕭軍在一起,只有快樂和幸福,可是現在,他們之間只剩下痛苦,這份多年的感情,留給蕭紅的,是無盡的悲傷。

終于,她和蕭軍分手了。

07

和蕭軍的感情瀕臨破裂時,端木蕻良出現了。

蕭紅是幸運的,她身邊,總會出現她想愛的人,也總有愛她的人。她也是不幸的,一直吃著愛情的苦頭。

在二蕭還沒分手的時候,端木蕻良就一直默默關心著蕭紅,想方設法接近蕭紅。

一開始,蕭紅覺得端木蕻良膽小、裝腔作勢、勢利鬼,她并不喜歡她,雖然端木想盡一切辦法接近她,但蕭紅并無表示。

可是隨著接觸越多,蕭紅漸漸被吸引。

諷刺的是,當她與端木蕻良確定關系之時,她發現自己懷了蕭軍的孩子。

蕭紅打算不要孩子,可是端木蕻良勸阻了她,他既然接受了蕭紅,也就接受了腹中的孩子。

最關鍵的是,強行打胎,蕭紅的身體會受很大的傷害。

端木蕻良不僅接受了蕭紅,還給了蕭紅一生中唯一的一場婚禮。

在婚禮上,二人的好友提議新人談戀愛經過,蕭紅說:「我對端木蕻良沒有什麼過高的要求,我只想過正常的老百姓式的[夫·妻·生·活]。沒有爭吵、沒有打鬧、沒有不忠、沒有譏笑,有的只是互相諒解、愛護、體貼。」

她還說:

我深深感到,像我這種狀況的人,還要什麼名分,可端木卻做了犧牲,就這一點我就十分滿足了。

她是自由的,可是某些東西就像血管里的血液,還是影響著她,那種東西,就是傳統。

08

婚后的蕭紅,又過著較為平靜的日子,寫作,抽丨ㄢ,她對朋友說:

人需要為著一種理想而生活著。即使是日常生活上很瑣細的小事,也應該有理想。

她幻想著未來,想要在苦難生活中裝進一點理想。

可是,生活并不按照人的意愿來安排,現實往往充滿殘酷,戰時的中國,能安定生活的人,少之又少,大多數人都在四處奔逃,蕭紅就是這樣。

1938年,她逃難到重慶。

1940年,又逃難到香港。

那是1月17日,蕭紅和端木蕻良到了香港的機場,悠閑安寧的和平生活的景象,讓他們也跟著放松下來。

他們剛剛安定下來,詩人戴望舒就來了,盡管從來沒有見過面,但他們還是一見如故。

在香港,蕭紅請了一位臨ㄙˇ保姆,按時來打掃衛生,大多數時候,夫妻二人相對而坐,埋頭寫作。

她像端木蕻良講述了10個短篇的計劃,就是呼蘭河系列,此后,又開始寫《呼蘭河傳》。

一開始,題目沒有定下來,端木說:「你這部長篇應取你家鄉的一條河做名字。」

蕭紅說:「我的家鄉是呼蘭縣,縣里有條呼蘭河。」

端木說:「外國有本《尼羅河傳》,不如就叫《呼蘭河傳》,從你的童年寫起,就像呼蘭河水一樣涓涓流過,你跟著這涓涓流水成長,多美!」

小說的名字就定為《呼蘭河傳》。

最終,《呼蘭河傳》大獲成功,蕭紅還打算繼續寫第二部,可是她的身體狀況,已經越來越差。

第二部還沒寫,她就倒下了,留下了永遠的遺憾。

在《呼蘭河傳》中,蕭紅寫到:

花開了,就像花睡醒了似的。

鳥飛了,就像鳥上天了似的。

蟲子叫了,就像蟲子在說話似的。

一切都活了。

都有無限的本領,要做什麼,就做什麼,要怎麼樣,就怎麼樣。

都是自由的。

沒有了身體的束縛,沒有了疾病的折磨,她終于真正地自由了。

09

蕭紅ㄙˇ后,他們還在香港的朋友同事,紛紛冒險做最后的告別。

蕭紅ㄙˇ了,人怎麼能夠不ㄙˇ呢?

端木蕻良去拿蕭紅骨灰的時候,工作人員說:「燒得很好,她的靈魂可以上天堂了。」

那一瞬間,端木淚流滿面。

這個世界,曾經有蕭紅。

現在,蕭紅走了,可是人間的理想、愛和自由還在,還需要人去追求。

試想一下,如果當時她沒有那麼渴望學習,渴望自由,而是聽從家里的安排,結婚生子,那她的一生也許不會這麼短暫,可是她的一生,也不會這麼自由,那樣她就一直活在束縛里了。

她曾說:

飛鳥的生涯是美麗的,落葉又為什麼給風飄著呢?

我們為什麼不是飛鳥呢?

為了要追求生活的力量,為了精神的美麗與安寧,

為了所有的我的可憐的人們,我得張開我的翅膀……

她張開了翅膀,在這個世間艱苦飛行,她的一生,是因為自由才痛苦的,如果她不曾追求自由,過著平平凡凡的一生,她不會這麼苦。

因為自由,所以在這個世間受苦。

「她從呼蘭逃出來,到ㄙˇ都沒有找到自己的屋子,一直住在不同的旅館里。中國少了一個家庭婦女或姨太太,多了一個流浪者,一個對自由的追逐者,一個在文學上做出獨創性的作家。」

她自己也說:「人和動物一樣,忙著生,忙著ㄙˇ。我不能決定怎麼生,怎麼ㄙˇ,但我能決定怎麼愛,怎麼活。」

她的所有野心,就是做一個自由的人,情感自由,靈魂自由。

有了這樣的夢想,那麼即便背負人生的蒼涼,也不會缺乏前行的勇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