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機車不裝三箱就沒「靈魂」?是實用還是跟風?

PubDate:2022-09-04

近年來,隨著摩旅文化的浪潮回歸,許多人會選擇騎著機車去尋找自己的詩和遠方。既是對生活壓力的釋放,也是換個方式來挑戰自我。這時,一些機車廠商從這個浪潮中覓到了商業氣息,以至于在2018年左右,大批量的拉力車,旅行車出現在大家的視野之中。這些車的參數配置暫且不提,最讓人印象深刻的就是這些車的三箱。也就是從那時起,機車三箱似乎成了潮流,成了機車旅行的標配。那麼問題來了,難道你真的認為裝三箱是為了實用,而不是跟風嗎?

以至于到了后期,不管出了什麼類型的新車,哪怕是踏板車,復古車甚至是仿賽,有些人總要問到,這車能去西藏嗎?這車能加裝三箱嗎?如果你說能去西藏,但是不能裝三箱,這些人就會說這車垃圾……其實,車型不同,其用途也不一。就拿踏板來說,它主要是用于城市通勤,跑西藏當然也能去,摩友常說:「沒有去不了的車,

只有去不了的人」。踏板車嘛,圖的就是個方便,裝了三箱你覺得實用嗎?小編覺得,真沒必要!

其實最早搭載三箱的機車要屬寶馬GS系列的車型,大概是在2013年,寶馬正是進入中國后,那時在人們的潛意識中會認為,只要機車掛著三個鋁合金大箱子的就是寶馬車,

就是好車。這個思想甚至一直延續至今。直到現在,當人們在路上看到機車掛箱子的,都會認為這臺車價格不菲!甚至是小編的DL250都常被路人誤以為是10多萬的好車,令人汗顏……

后期國內眾廠商紛紛效仿,認為不裝三箱的旅行車是沒有「靈魂」的,

不能去旅行的,不夠高大上的,最重要的是,不裝三箱的機車是賣不上好價錢的。機車,從改革開放之初有錢人的象征,發展到中后期淪為貧窮落后的象征。這其中其實是有缺失的。不錯,就是機車文化的缺失!這也導致為什麼現階段國內很多新手,不管是什麼車型都會問一句能不能加裝三箱。可見,三箱風潮對國人的影響有多大!實用擱在其后,跟風才是關鍵!

有許多人認為,只要裝上三箱,這臺車就是一臺「萬能車」,跋山涉水,上房下梯無所不能。跋山涉水去沒去不知道,只知道市區騎行再也不能鉆車縫了,機車以前的便捷性,通過性大打折扣。甚至后期會因非法改裝而被責令拆除,簡直是賠了夫人又折兵。甚至還會被評為最土改裝……

小編總結:小編一直都認為騎什麼車就該干什麼事。每個車型都有其最為初衷的功能和目的。一股腦的去跟三箱風潮,只會讓你的車失去原有的味道!如果你真的想去摩旅來話,小編認為,一個尾箱一個橫包足矣。

也許三箱風潮只是這個時代的產物,那麼,機車的下一個風潮,你認為會是什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