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搞笑獵奇»正文

瘋狂的巨獸獵手—老虎捕食噸級犀牛、大象、白肢野牛,他的上限到底是多少

PubDate:2022-08-30

老虎是貓科猛獸的代表,也是陸地上最頂級的掠食動物,但它們的狩獵上限到底是多少卻很少人知道。

老虎的主要獵物是有蹄類食草動物,有偶蹄目、長鼻目、奇蹄目三類。

偶蹄目的種類最多,包括牛科、豬科、鹿科、駱駝科、河馬科等數百種食草動物,種類占現存有蹄類動物的90%,甚至鯨豚類也屬于偶蹄目。長鼻目現存只有一科三種,就是三種象,非洲草原象、亞洲象、非洲森林象,這三個物種也是現存體型前三的陸生動物。奇蹄目曾經盛極一時,但後來氣候變化,物種凋零,現存僅三科,犀科、馬科、貘科,共17個物種。

這些有蹄類就是老虎的主要捕獵對象,暫時將能超過1噸的稱為巨型動物,本文就來簡單盤點一下老虎對其中巨型動物的捕獵記錄。

在近代,老虎分佈于亞洲東部、東南部、南部和中部。近一百年來,老虎的棲息地被嚴重壓縮,野生數量銳減了95%以上,

三個亞種相繼滅絕。但也是這一百年來,人們開始對虎進行研究,對其生態地位和生態行為有了更深入的瞭解。

現存野生老虎的分佈區主要有三處,一處在亞洲東部中俄交界處,一處在南亞及喜馬拉雅山南麓,最後一處在東南亞。與老虎共存的大型有蹄類有亞洲象、印度犀、亞洲野水牛、白肢野牛、野豬、馬鹿等。

東北虎生存區域裡大型食草動物很少,東北虎捕食過418公斤的家牛和450公斤的家養挽馬,但這無法看出東北虎的狩獵極限。

孟加拉虎生存區域裡巨獸很多,孟加拉虎也創下了老虎最高狩獵戰績。

吉姆·科比特(印度科比特老虎保護區即以他命名)1953年報導過一雄一雌兩隻孟虎合作獵掉了一頭長著巨大長牙的公象,這起事件被稱為「雙虎吃掉長牙象」,被很多資料收錄,包括世界自然保護聯盟的貓科專家組所著的《Wild Cats》。

2009年12月,印度一群大約70頭亞洲象跑到水田裡搞破壞,森林部門將象群趕入沼澤地。晚上,一隻孟加拉虎潛入沼澤地,咬倒了一隻野牛後又偷襲了一頭大公象。村民第二天早上發現了這頭受傷的大象,森林部門確認為孟虎所傷。

2011年報導,科比特國家公園裡,孟虎放倒了一頭20歲的母象。

2013年,一隻孟加拉虎狩獵了一頭7歲的小公象,這頭象已經長出了長牙,按照亞洲象的生長曲線來看,7歲的公象肩高1.7-1.9米,體重1.3-1.5噸。

2014-2019年,科比特國家公園的官方報告顯示:孟虎在這段時間裡共拿下了13頭象,大多數是未成年象。

2014年報導:卡齊蘭加國家公園裡有一頭名叫Knowar的28歲大象被一個老虎家族合力解決。

2017年5月印度斯坦時報報導:喀拉拉邦瓦亞納德野生動物保護區4個月裡共有18頭大象去世,

其中至少6頭被孟虎所為。

孟虎捕象的事件還有很多,有些真假難辨,就不一一列舉了。

除了象之外,南亞還有一種噸級巨獸——印度犀。

有統計稱:1982-2014年間,卡齊蘭加國家公園裡共計有472頭印度犀被孟虎捕獵,這個數字可太驚人了。其中1985-1995年共有178頭印度犀被孟虎捕獵,

149頭是犀牛犢。孟加拉虎成為除偷獵之外印度犀面對的最大威脅。

2008年2月在巴格裡山脈,一頭懷孕的母犀牛被孟虎捕獵。

2011年,一頭35歲的老年公犀牛被老虎拿下。

印度杜德瓦保護區,一隻名叫Rhino Killer(犀牛獵手)的雄虎,帶著自己的老婆和兩個後代,

一家四口放倒了一頭20歲左右的公犀牛,而這只雄虎一共獵過5頭犀牛。

談到孟虎捕犀牛,就不得不提到kzt085,2017年它搞定了一頭20歲的母犀牛,又搞定前來偷吃的兩歲半雄虎。

孟虎捕犀牛的事件還有很多,就不多說了。相比之下,孟虎獵白肢倒是小意思了。

泰國印支虎獵食白肢野牛

早在1939年Pocock就記載了緬甸一隻老虎拖走了一隻巨大的白肢野牛,這只白肢野牛13個成年人都拖不動,估計有1噸。近些年來也有不少孟虎吃白肢的案例。

老虎獵巨型動物的方法有所不同,老虎狩獵小型獵物會鎖住喉嚨,速戰速決,獵巨型動物顯然不行,只能打消耗戰。

大河馬,雄性平均1.5噸,漸近2噸;雌性平均1.3噸,漸近1.7噸。

長頸鹿,雄性平均1.1噸,雌性平均0.8噸。樣本少而且選取的是較年長的個體,可以看作漸近平均體重。

黑犀,雄性平均1噸,雌性0.8噸。

白肢野牛,雄性平均0.8噸,雌性平均0.57噸。樣本太小,實測記錄很少,導致數值虛高。

象、犀牛、河馬等被稱為厚皮獸,大象的皮厚度約3公分,犀牛約3.5公分,河馬約5公分,但犀牛的皮最硬,防禦力最強。但這三類厚皮獸的外皮也無法完全抵抗老虎的尖牙利爪。

老虎的狩獵戰績還是非常耀眼的,上限約為1.5-2噸,超過2噸的食草動物就超過了老虎的單獨狩獵范圍。

總之,自然界中沒有哪種動物可以逃脫食物鏈,既然選擇了吃草,那就必然會受到食肉動物的捕食。

泰國印支虎獵食白肢野牛

早在1939年Pocock就記載了緬甸一隻老虎拖走了一隻巨大的白肢野牛,這只白肢野牛13個成年人都拖不動,估計有1噸。近些年來也有不少孟虎吃白肢的案例。

老虎獵巨型動物的方法有所不同,老虎狩獵小型獵物會鎖住喉嚨,速戰速決,獵巨型動物顯然不行,只能打消耗戰。

大河馬,雄性平均1.5噸,漸近2噸;雌性平均1.3噸,漸近1.7噸。

長頸鹿,雄性平均1.1噸,雌性平均0.8噸。樣本少而且選取的是較年長的個體,可以看作漸近平均體重。

黑犀,雄性平均1噸,雌性0.8噸。

白肢野牛,雄性平均0.8噸,雌性平均0.57噸。樣本太小,實測記錄很少,導致數值虛高。

象、犀牛、河馬等被稱為厚皮獸,大象的皮厚度約3公分,犀牛約3.5公分,河馬約5公分,但犀牛的皮最硬,防禦力最強。但這三類厚皮獸的外皮也無法完全抵抗老虎的尖牙利爪。

老虎的狩獵戰績還是非常耀眼的,上限約為1.5-2噸,超過2噸的食草動物就超過了老虎的單獨狩獵范圍。

總之,自然界中沒有哪種動物可以逃脫食物鏈,既然選擇了吃草,那就必然會受到食肉動物的捕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