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熱點»正文

女兒在學校遭到了孤立,孩子的社交比大人想象得更殘忍,媽媽這樣做女兒更加自信

PubDate:2022-08-28

身為父母,我們既不愿意看到孩子成為惡毒的霸凌者,也不愿看到孩子墜入被霸凌的深淵。

那就讓我們更多一分愛心、細心、關心,

及時發現,理性處理,成為孩子最堅實的保護傘。

我是無意間知道女兒的「秘密」的。

她最近經常在學校玩「貓和主人」的游戲。

她是那只「貓」,聽她說,至少有七八個同學是她的「主人」。

每天課間,她要無條件地聽從主人的安排,比如說:

主人叫她喝水她就要喝水;主人叫她撒嬌就要撒嬌;如果說這些還只是孩子們之間的「小游戲」,那主人叫她去追打別的同學、叫她去欺負別的同學,真的就已經上升到「故意使壞」了......

我非常震驚,沒想到小學生的社交竟已如此復雜。

我更害怕,如果「主人」叫孩子去做危險的事情呢?

我很慎重地告訴女兒:「你才是你自己的主人,就算是爸爸媽媽也只能給你建議。」

但女兒明顯聽不進去。

我氣極了:「要是主人叫你去搶別的同學的錢呢?難道你也聽?」

令我意外的是,女兒真的困惑了。

她回答我:「媽媽,那我真的不知道該怎麼辦了。」

我倒抽了口氣。

很明顯,我女兒知道「搶錢」是犯法的,可一旦「主人」命令她,她竟然不敢拒絕!

這個認知讓我一陣后怕。

我不由想起看過的一個新聞,一個國中女孩,很聽話地聽從同學安排,爬上天臺嘗試在天臺上走模特步,幸好被大人看見并阻止。

當時的我還覺得非常不可思議,覺得怎麼會有這麼傻的孩子!可如今在我女兒身上,我明顯感受到了這種可怕的「社交」。

孩子爸爸聽說,他的寶貝女兒竟然是主人的「寵物貓」,他非常生氣,直接命令:

「以后再也不要和這些同學玩,你們都是同學,他們憑什麼是你的主人?」

作為家長,我們表達了強烈否定,以及對女兒愛的支持,本以為女兒會高興我們替她作主,沒曾想女兒竟然哭了起來:

「如果我不玩,她們就不會和我玩了,還會讓全班同學不要和我玩。

我有個同學就是,自從她拒絕當寵物,現在全班人都不理她了,我不想要沒有朋友,不想要一個人......」

我們才反應過來,原來,在這個「不平等的游戲」之下,女兒不敢說「不」的真正原因竟是:

強勢的同學用「孤立」威脅她,她害怕被孤立,害怕沒有朋友。

作為家長,我和孩子爸爸都很重視這件事。

我們一直教育女兒,不能欺負別人,也不怕被人欺負,父母永遠會站在她身后。

但萬萬沒想到,學校的「欺負」竟然如此隱晦地滲透到了游戲里。

我和爸爸一致認為,一定要把這件事匯報給老師,但也一致認為,光把這件事告訴老師也只能治標不治本。

畢竟學校那麼大,孩子那麼多,老師也會有很多監管不到的地方。

何況!女兒并不愿意我們把這件事告訴老師。

理由也很簡單,怕同學們知道后孤立她,不和她玩。

我和孩子爸爸便知道,

主要癥結在孩子身上——

她認為自己不夠好,只能用「討好」別人的方式去獲得朋友。

于是,我們做了很多功課,和女兒做了2點溝通:

1. 你很好,不需要改變自己「討好」別人。

其實,剛聽到女兒說她是「主人的貓」時,我非常生氣,很想質問她一句:「你怎麼在父母面前調皮不聽話的像條龍,在外面就那麼膽小慫得像條蟲呢?」

但轉念一想,這個時候,我不應該指責,而應該堅定地站在女兒身后,告訴她:

「你沒有做錯什麼,做錯的是她們!」

我們找了很多真實的霸凌案例。

不找不知道,一找嚇一跳,在我們原來的認知里,覺得平時會被孤立被霸凌的孩子,可能是學習不好、長得瘦弱、性格害羞的孩子。

但除了這些孩子,長得好看、非常優秀的孩子其實也會被孤立或霸凌。

比如說,被叫仙女的劉亦菲,在美國讀書的時候,明明自己只是好好坐在那里上課,就有女生突然上前拽她的頭髮,在她身上亂涂亂畫,只因為她長得太好看!

又比如說,參加過《最強大腦》的8歲小神童孫亦廷,他憑借裝滿水的氣球落地的聲音就能判斷出氣球墜落的高度,

但他被霸凌得非常厲害。

有同學把他掐得身上紫一塊青一塊;

學習用品總是被同學搶走,鉛筆就丟了至少100根;

原因也很不可思議,竟然是老師總是表揚他!

女兒聽完這些故事,非常驚訝:

「媽媽,她們那麼好,也會被欺負嗎?」

我告訴女兒:

「你可能會覺得你不被朋友喜歡,是因為你不夠好,不是的!

你看,劉亦菲那麼漂亮,孫亦廷那麼優秀,有很多人喜歡,也有人不喜歡,這是正常的。

在媽媽看來,你善良,有禮貌,已經很好,我們和喜歡我們的人做朋友就可以了。

不想和我們做朋友的人,那是她們沒有發現我們的好,和我們沒關系。

我們不需要為她們改變,我們做自己就很好。」

我們和女兒溝通的第二點是:

誰都有選擇朋友的權力,但集體孤立和霸凌別人就是錯誤的。

我們鄰居家有個胖乎乎的小男孩,非常喜歡和我女兒一起玩,但我女兒就是不愿意。

我勸說過幾次,發現兩個人確實玩不到一塊后,我也就尊重了女兒的意見。

我把這件事回憶給女兒聽。

女兒說:「他喜歡奧特曼,我喜歡布娃娃,我們聊的東西總是不同。」

我說:

「是的,所以你看,你能選擇喜歡的朋友,他也能選擇他喜歡的朋友。」

女兒若有所思地點點頭。

但我強調:

「你可以不和他一起玩,你有選擇朋友的權力。

但你不可以阻止別人和他交朋友。

同樣的,你不想玩‘貓游戲’,你就可以拒絕你同學,她也可以不喜歡你,但她不能阻止別的同學和你玩,如果她這樣做,她是不對的,我們可以告訴老師,或者爸爸媽媽。」

女兒很遲疑:「可是如果老師知道了,會批評她的。」

我馬上給她講了童星邵一卜的故事。

邵一卜是個非常優秀的孩子,不但和鄧超、楊冪等演員合作過多部影視劇,學習成績還很好,可就因為老師總是表揚她,班級里竟然有13個同學集體誹謗、霸凌她。

邵一卜怕爸爸媽媽擔心,一直沒有把霸凌的事告訴父母,長期獨自承受這一切,直到后來她承受不住,從樓上跳下,幸好被及時搶救了回來。

后來,邵一卜媽媽公開發長文,舉報13個霸凌的同學和她們的父母,舉報學校的校長和老師,舉辦相關的霸凌行為,追究霸凌者的法律責任。

我告訴女兒:

「孤立和霸凌同學,就像闖紅燈,不管什麼理由都是不對的,我們一定要一開始就制止。

如果我們做不到,我們就要馬上請求老師和家長的幫助。」

我們苦口婆心說到這里,女兒也才終于點頭,同意我把這件事情告訴給老師。

慶幸的是,老師很重視這件事。

她也和我強調:

「低年級的小朋友,在玩游戲的過程中,可能只是覺得好玩,并不理解什麼是孤立和霸凌,但作為老師和家長,我們要多注意,及時引導,讓孩子意識到這些問題。

如果沒有及時阻止,到了高年級,就很容易演化成真正的孤立和霸凌。」

有了老師在班級里的強調,女兒后來再也沒有玩過「貓和主人」的游戲。

我側面了解后,也知道那些「主人」確實也如老師所說,她們并不是真的「孤立」同學,所以也沒有出現不和我女兒玩的情況。

這一點,我女兒非常高興。

當然,這件事也給了我很大的警醒。

除了學習,我也開始「刻意」引導女兒的社交。

除了經常向老師了解孩子在學校的情況、與女兒談心及時了解她的心理狀況。

我還時常主動邀請女兒的同學到家里來玩,或者組織出游活動邀請同學參加。

一是幫助女兒多交好朋友;二是引導女兒篩選好朋友。

我不干涉女兒交友的自由,每次活動也以女兒的想法為主協助她組織,但我會參考書籍《青春期對話法》的方法和女兒討論:

朋友是什麼?

交到真正的朋友難嗎?

該如何幫助沒有朋友的同學?

朋友叫你一起做壞事,你拒絕的話算背叛嗎?

對被孤立的同學,有沒有具體的辦法幫助她們?

......

到現在,女兒有了形影不離的好朋友,也有不少可以一起玩耍的朋友,最重要的是,她的性格開朗了不少,遇到什麼事也會及時和我們溝通,我們也就能及時給予她引導。

隨著女兒長大,我越發意識到,家長的責任重大。

她成長過程中遇到的很多事,我們未必能提前在書里學會。

但作為家長很重要的一點是,一定要盡可能多談心,及時關注孩子的心理動態,給予針對性的幫助,讓孩子不但學習好,身體好,也能社交好,心情好!

她是不對的,我們可以告訴老師,或者爸爸媽媽。」

女兒很遲疑:「可是如果老師知道了,會批評她的。」

我馬上給她講了童星邵一卜的故事。

邵一卜是個非常優秀的孩子,不但和鄧超、楊冪等演員合作過多部影視劇,學習成績還很好,可就因為老師總是表揚她,班級里竟然有13個同學集體誹謗、霸凌她。

邵一卜怕爸爸媽媽擔心,一直沒有把霸凌的事告訴父母,長期獨自承受這一切,直到后來她承受不住,從樓上跳下,幸好被及時搶救了回來。

后來,邵一卜媽媽公開發長文,舉報13個霸凌的同學和她們的父母,舉報學校的校長和老師,舉辦相關的霸凌行為,追究霸凌者的法律責任。

我告訴女兒:

「孤立和霸凌同學,就像闖紅燈,不管什麼理由都是不對的,我們一定要一開始就制止。

如果我們做不到,我們就要馬上請求老師和家長的幫助。」

我們苦口婆心說到這里,女兒也才終于點頭,同意我把這件事情告訴給老師。

慶幸的是,老師很重視這件事。

她也和我強調:

「低年級的小朋友,在玩游戲的過程中,可能只是覺得好玩,并不理解什麼是孤立和霸凌,但作為老師和家長,我們要多注意,及時引導,讓孩子意識到這些問題。

如果沒有及時阻止,到了高年級,就很容易演化成真正的孤立和霸凌。」

有了老師在班級里的強調,女兒后來再也沒有玩過「貓和主人」的游戲。

我側面了解后,也知道那些「主人」確實也如老師所說,她們并不是真的「孤立」同學,所以也沒有出現不和我女兒玩的情況。

這一點,我女兒非常高興。

當然,這件事也給了我很大的警醒。

除了學習,我也開始「刻意」引導女兒的社交。

除了經常向老師了解孩子在學校的情況、與女兒談心及時了解她的心理狀況。

我還時常主動邀請女兒的同學到家里來玩,或者組織出游活動邀請同學參加。

一是幫助女兒多交好朋友;二是引導女兒篩選好朋友。

我不干涉女兒交友的自由,每次活動也以女兒的想法為主協助她組織,但我會參考書籍《青春期對話法》的方法和女兒討論:

朋友是什麼?

交到真正的朋友難嗎?

該如何幫助沒有朋友的同學?

朋友叫你一起做壞事,你拒絕的話算背叛嗎?

對被孤立的同學,有沒有具體的辦法幫助她們?

......

到現在,女兒有了形影不離的好朋友,也有不少可以一起玩耍的朋友,最重要的是,她的性格開朗了不少,遇到什麼事也會及時和我們溝通,我們也就能及時給予她引導。

隨著女兒長大,我越發意識到,家長的責任重大。

她成長過程中遇到的很多事,我們未必能提前在書里學會。

但作為家長很重要的一點是,一定要盡可能多談心,及時關注孩子的心理動態,給予針對性的幫助,讓孩子不但學習好,身體好,也能社交好,心情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