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搞笑獵奇»正文

菜花蛇沒毒,憑什麼被稱為「百蛇之王」?別的毒蛇反而害怕它?

PubDate:2022-08-27
引言‍

提起蛇,大多數人依然還是會感到一絲懼怕和恐慌。但在人類日益壯大的今天,我們對于蛇的害怕和驚慌已經越來越少。由原來的談蛇色變到現在將蛇作為寵物飼養的人越來越多,甚至有些人為了尋求刺激將劇毒類的蛇養在身邊。

還有一種蛇,雖然無毒但卻被稱為「百蛇之王」,就連讓人聞風喪膽的五步蛇、眼鏡蛇等劇毒蛇也對它望而卻步感到懼怕,這就是老農民們口中的「一裡菜花蛇,十裡無毒蛇」的菜花蛇。

菜花蛇

菜花蛇‍

人們將很多表皮色彩明顯又無毒的蛇類統稱為菜花蛇,其實菜花蛇中有一類無毒蛇佔據主要地位,那就是王錦蛇。王錦蛇幾乎分佈在全國各地,主要集中分佈在河南、山東等地,多數棲息于平原、丘陵和山地。

王錦蛇不止名中有「王」,而且它的頭部花紋還是黑色的「王」字形,在有些地方人們還叫它「王蛇」。

至于「菜花蛇」這個接地氣的名字的由來,

跟它頭頂的「王」異曲同工,王錦蛇表皮大多有混雜的黃花斑紋,與黑色交相呼應看起來就像是油菜花一樣,所以又稱「菜花蛇」。

王錦蛇

王錦蛇最長可生長到2.5米以上,重可達10千克以上。這些資料放在蛇類中,已經稱得上完全可以壓制其他大部分有毒無毒的蛇類。

王錦蛇的食物非常混雜,青蛙、蜥蜴、鳥類、鼠類甚至還會捕食其他蛇類。在食物匱乏的時期王錦蛇還會「大義滅親」,捕食同類的幼蛇。

王錦蛇的捕殺能力很強,擁有明顯的暴躁性格,尤其在捕食其他蛇類這一點上,完全可以與眼鏡王蛇相媲美。野生王錦蛇在遇到其他蛇類時,即使並不在捕食期間它們也會採取猛烈的攻擊。再加上巨大的體格,強大的絞殺能力,王錦蛇成了在田間地頭橫行霸道的「霸王蛇」。

雖說是不令人討喜的冷血動物,但王錦蛇在農民的眼中卻是「香餑餑」。主要是因為王錦蛇的食物名單中還存在著大量有毒蛇類,而王錦蛇大多棲息在人類居住地的附近,算是在變相的幫助人類清理了對生命有威脅的有毒蛇類。

同類相殘

除了王錦蛇外,還有一種黑眉錦蛇也在菜花蛇之列。在雲貴川地區菜花蛇的主要類型就是黑眉錦蛇,它與王錦蛇一樣屬于無毒大型蛇類,被人們親切地稱為「捕鼠大王」。除外形與王錦蛇不同以外,

黑眉錦蛇也是人類的好幫手。

菜花蛇與毒蛇‍

在民間流傳著「一裡有菜花,十裡無毒蛇」的俗語,時常出沒在田間地頭的菜花蛇不僅沒有遭到人類的驅逐,反而還有著較高的人氣。這都源于菜花蛇的捕食習性和自身對于蛇類毒素的免疫能力。

五步蛇就是各類科普節目中多次出現的劇毒蛇類--尖吻蝮,它自古以來就備受人類關注,只因為它的毒性是在是太強了。五步蛇顧名思義,在被它咬傷注入毒素後,毒素快速在身體內遊走,五步之後人類即可喪命。

尖吻蝮

五步蛇主要棲息在陰涼通風樹林環繞的地方,與菜花蛇的棲息場所出現重合,農田、茶園甚至人類房屋院中也會發現五步蛇的蹤跡。

這時候喜歡發動神經質性攻擊的菜花蛇出現了,在菜花蛇眼中,使人們如臨大敵的五步蛇只是一頓香噴噴的大餐,在體型壓制和毒素免疫的雙重保證下,菜花蛇可以只在幾回合的較量下得到勝利。

眼鏡王蛇是所有蛇類懼怕的王者,在眼鏡王蛇存在棲息的地方幾乎沒有其他蛇類的蹤跡,

這是因為眼鏡王蛇與王錦蛇一樣有捕食同類的習慣。它們同樣性情暴烈,在攻擊性上也十分敏捷迅猛,絞殺能力同樣無蛇可擋。

眼鏡王蛇捕食同類

雖然菜花蛇能成功將蝰蛇、蝮蛇一類的蛇類當做食物吞入腹中,但面對真正的蛇中之王眼鏡王蛇,

菜花蛇還是在體型和毒素上略輸一籌。眼鏡王蛇最長可達6米,這一資料在蛇類中只有蚺和蟒才能相提並論,而且它的主要捕食對象就是各種蛇類,甚至也會捕食蟒。

兩者相比之下,菜花蛇在面對眼睛王蛇的時候還是會退避三舍。幸運的是眼睛王蛇的棲息地不會對人類造成威脅,出現攻擊的情況也微乎其微。

菜花蛇作為無毒的蛇類,能使大部分毒蛇望而卻步,已經是非常了不起的事情了。菜花蛇的實力確實強橫,在面對真正「蛇中之王」時,菜花蛇雖然被稱為「百蛇之王」,但這「百蛇」之中應該是沒有眼鏡王蛇的名字的。

菜花蛇大戰眼鏡王蛇

「百蛇之王」的由來‍

其實菜花蛇「百蛇之王」的稱號並不是名不副實,它確實相較于大部分有毒無毒蛇類的實力要強悍很多。那麼都有哪些實力強勁的方面呢?

首先就是體型上的壓制。上文也說了,王錦蛇可以生長到2.5米重達10千克以上,這一標準已經遠遠超過了很多有毒蛇類的生長極限。蛇類本身就是世界上最靈活的動物之一,多達500多塊脊椎骨骼的身體,包裹著強勁的肌肉,王錦蛇巨無霸一樣的身型,是很多小體型毒蛇的剋星。

蛇骨

王錦蛇還有一項無敵的能力,就是它的應激反應,在受到外界刺激後會釋放腺體中的惡臭氣體,因此它還有一個特殊的別稱「臭黃蟒」。這種刺激性氣體會使敵人產生暈厥,類似臭鼬在受威脅時釋放臭氣攻擊敵人一樣,可以得到短暫的逃跑時間。

這個臭氣能力還有一個功效就是將躲在巖石深處的食物通過臭氣的攻擊,逼迫食物逃出角落被王錦蛇捕食。

與釋放臭氣相配合的就是速度,王錦蛇在速度上大幅度超過了大部分有毒無毒蛇類,它可達6km/小時,幾乎是其它蛇類的兩倍。不論是逃跑時還是捕獵,王錦蛇的速度都是壓制敵人的制勝法寶之一。

王錦蛇移動速度極快

前文提到過王錦蛇性情暴戾,攻擊性強,擅長絞殺。這也是它強勁實力之一,配合著大型的體格、超快的速度、敏捷的反應將獵物死死地困在強勁的肌肉裡無法掙扎,直至死亡。王錦蛇這種主動出擊的性格,保證自己在食物匱乏的時候也能正常捕食。

最重要的一點其實是王錦蛇自身對于蛇類毒素的免疫能力。它可以免疫大部分有毒蛇類的蛇毒,而且王錦蛇厚厚的鱗甲本身就具有一定的防護性,一般毒蛇的毒牙很有可能無法穿過王錦蛇的鱗甲。在鱗甲和免疫能力的雙重作用下,王錦蛇也是一部分毒蛇的剋星。

王錦蛇鱗甲較厚

總結下來,王錦蛇在上文所提到的方面來看確實是當之無愧的「百蛇之王「,只不過這百蛇之中並不包括所有蛇類。

菜花蛇與人類‍

而前文所提「一裡有菜花,十裡無毒蛇」的俗語很好地解釋了菜花蛇與人的關係了,菜花蛇有效的幫助人類避免了大部分有毒蛇類的威脅。菜花蛇的蛇類中幾乎所有蛇類都會捕食鼠類等對人類生產生活有損害的動物,有些地方的人們甚至會將菜花蛇稱為「家蛇」。

菜花蛇捕食鼠類

在現代「家蛇」是對所有在人類生活圈周邊生存的,捕食鼠類等對人類有較大影響的生物的蛇類統稱,其中包括了王錦蛇、黑眉錦蛇在內的十幾種無毒蛇類。它們一般棲息在人類居住房屋的屋簷下、陰涼溝渠中或者牲畜飼養處,幾乎對人類沒有什麼威脅。

這種「家蛇」的現象一般出現在農村,菜花蛇生存環境會選在較為潮濕氣候溫和的地方,而農村的大部分地區都屬于這類環境,所以城市中很少有發現菜花蛇的事件出現,而菜花蛇也大規模的從城市中向農村遷徙。

菜花蛇常在農村出沒

還有一個原因是菜花蛇在農村地區更容易找到食物,城市中水泥鋼筋建築鱗次櫛比,屬于菜花蛇狩獵范圍內的生物也會越來越少,相比農村自然環境的保持度更高,更適合菜花蛇棲息。

一些地區因為習俗原因對家蛇的保護十分嚴格,其實大部分菜花蛇都是保護動物,在這樣的人為保護下對菜花蛇的蛇類物種發展起到了積極地作用。

在作物收穫期間田地裡總會看到大量的菜花蛇出現,這是因為它們在捕食偷偷損害糧食的鼠類,人類與菜花蛇互相的影響,互相成就。

菜花蛇也是保護動物

菜花蛇現狀‍

菜花蛇是所有色彩豔麗且無毒蛇類的統稱,嚴格來說大概有超過幾十種蛇類在其中。但直至今日幾乎所有在列的蛇類都變成了保護動物,這說明人類活動對于物種造成了極大的傷害。

菜花蛇在過去幾十年是非常常見的,即使在城市中也會經常發現菜花蛇橫行街道引起人們恐慌,但在人類日益壯大的今天即使是在農村甚至環境更加天然的地區,也很難發現蛇類的蹤跡,菜花蛇數量及種類的減少與人類有密切的關係。

蛇類最早出現在距今7000多萬年的白堊紀,是比人類更早生存在地球上的古老物種。我們在遇到蛇類時會採取一系列的行動將它制服甚至殺死,蛇類除了微量的毒素之外能做的就只有逃跑,因此蛇類是穩定性較為脆弱的物種。

捕蛇

人類被巨大利益蒙蔽了雙眼,蛇肉、蛇膽、蛇皮、蛇骨,蛇類身上幾乎沒有不被人類利用的地方。而蛇類在地球生物鏈食物鏈中都承擔著重要的角色,一旦減少到一定的數量一定會出現生態鏈的崩潰。

事實上,菜花蛇甚至在預測方面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它們可以對地震做出最早最敏銳的異常反應,對氣候變化也非常靈敏,已經有相關人員在做蛇類對環境方向的研究。

菜花蛇除了數量在不斷減少外,種類也在不斷減少。在「植物—鼠—蛇」這條食物鏈中,如果沒有了足夠的蛇類支撐,鼠類席捲田間地頭,我們又該如何拯救崩潰的生態鏈。

結語‍

菜花蛇在農村極受農民的尊重,它們大量捕食鼠類替人類守護住了莊稼。在科研方面也為人類提供了很多想法,在仿生學、氣候環境探測等方面提供了價值。蛇類這一自古以來就不被接受的物種,正以自己的方式維護著生態的平衡,保護著自己的家園。

菜花蛇雖然是「百蛇之王」,強大的能力使它處于蛇類中的金字塔頂尖地位,然而人類的大肆捕捉和對其棲息地的破壞,使得這蛇中王者難逃物種減少的命運。

蛇是天生的捕食者,菜花蛇是農田害鼠的消滅者,如果物種減少必將破壞生態鏈的平衡。我們要做的就是保護物種,保護環境,就是保護人類自己。

保護蛇類

菜花蛇大戰眼鏡王蛇

「百蛇之王」的由來‍

其實菜花蛇「百蛇之王」的稱號並不是名不副實,它確實相較于大部分有毒無毒蛇類的實力要強悍很多。那麼都有哪些實力強勁的方面呢?

首先就是體型上的壓制。上文也說了,王錦蛇可以生長到2.5米重達10千克以上,這一標準已經遠遠超過了很多有毒蛇類的生長極限。蛇類本身就是世界上最靈活的動物之一,多達500多塊脊椎骨骼的身體,包裹著強勁的肌肉,王錦蛇巨無霸一樣的身型,是很多小體型毒蛇的剋星。

蛇骨

王錦蛇還有一項無敵的能力,就是它的應激反應,在受到外界刺激後會釋放腺體中的惡臭氣體,因此它還有一個特殊的別稱「臭黃蟒」。這種刺激性氣體會使敵人產生暈厥,類似臭鼬在受威脅時釋放臭氣攻擊敵人一樣,可以得到短暫的逃跑時間。

這個臭氣能力還有一個功效就是將躲在巖石深處的食物通過臭氣的攻擊,逼迫食物逃出角落被王錦蛇捕食。

與釋放臭氣相配合的就是速度,王錦蛇在速度上大幅度超過了大部分有毒無毒蛇類,它可達6km/小時,幾乎是其它蛇類的兩倍。不論是逃跑時還是捕獵,王錦蛇的速度都是壓制敵人的制勝法寶之一。

王錦蛇移動速度極快

前文提到過王錦蛇性情暴戾,攻擊性強,擅長絞殺。這也是它強勁實力之一,配合著大型的體格、超快的速度、敏捷的反應將獵物死死地困在強勁的肌肉裡無法掙扎,直至死亡。王錦蛇這種主動出擊的性格,保證自己在食物匱乏的時候也能正常捕食。

最重要的一點其實是王錦蛇自身對于蛇類毒素的免疫能力。它可以免疫大部分有毒蛇類的蛇毒,而且王錦蛇厚厚的鱗甲本身就具有一定的防護性,一般毒蛇的毒牙很有可能無法穿過王錦蛇的鱗甲。在鱗甲和免疫能力的雙重作用下,王錦蛇也是一部分毒蛇的剋星。

王錦蛇鱗甲較厚

總結下來,王錦蛇在上文所提到的方面來看確實是當之無愧的「百蛇之王「,只不過這百蛇之中並不包括所有蛇類。

菜花蛇與人類‍

而前文所提「一裡有菜花,十裡無毒蛇」的俗語很好地解釋了菜花蛇與人的關係了,菜花蛇有效的幫助人類避免了大部分有毒蛇類的威脅。菜花蛇的蛇類中幾乎所有蛇類都會捕食鼠類等對人類生產生活有損害的動物,有些地方的人們甚至會將菜花蛇稱為「家蛇」。

菜花蛇捕食鼠類

在現代「家蛇」是對所有在人類生活圈周邊生存的,捕食鼠類等對人類有較大影響的生物的蛇類統稱,其中包括了王錦蛇、黑眉錦蛇在內的十幾種無毒蛇類。它們一般棲息在人類居住房屋的屋簷下、陰涼溝渠中或者牲畜飼養處,幾乎對人類沒有什麼威脅。

這種「家蛇」的現象一般出現在農村,菜花蛇生存環境會選在較為潮濕氣候溫和的地方,而農村的大部分地區都屬于這類環境,所以城市中很少有發現菜花蛇的事件出現,而菜花蛇也大規模的從城市中向農村遷徙。

菜花蛇常在農村出沒

還有一個原因是菜花蛇在農村地區更容易找到食物,城市中水泥鋼筋建築鱗次櫛比,屬于菜花蛇狩獵范圍內的生物也會越來越少,相比農村自然環境的保持度更高,更適合菜花蛇棲息。

一些地區因為習俗原因對家蛇的保護十分嚴格,其實大部分菜花蛇都是保護動物,在這樣的人為保護下對菜花蛇的蛇類物種發展起到了積極地作用。

在作物收穫期間田地裡總會看到大量的菜花蛇出現,這是因為它們在捕食偷偷損害糧食的鼠類,人類與菜花蛇互相的影響,互相成就。

菜花蛇也是保護動物

菜花蛇現狀‍

菜花蛇是所有色彩豔麗且無毒蛇類的統稱,嚴格來說大概有超過幾十種蛇類在其中。但直至今日幾乎所有在列的蛇類都變成了保護動物,這說明人類活動對于物種造成了極大的傷害。

菜花蛇在過去幾十年是非常常見的,即使在城市中也會經常發現菜花蛇橫行街道引起人們恐慌,但在人類日益壯大的今天即使是在農村甚至環境更加天然的地區,也很難發現蛇類的蹤跡,菜花蛇數量及種類的減少與人類有密切的關係。

蛇類最早出現在距今7000多萬年的白堊紀,是比人類更早生存在地球上的古老物種。我們在遇到蛇類時會採取一系列的行動將它制服甚至殺死,蛇類除了微量的毒素之外能做的就只有逃跑,因此蛇類是穩定性較為脆弱的物種。

捕蛇

人類被巨大利益蒙蔽了雙眼,蛇肉、蛇膽、蛇皮、蛇骨,蛇類身上幾乎沒有不被人類利用的地方。而蛇類在地球生物鏈食物鏈中都承擔著重要的角色,一旦減少到一定的數量一定會出現生態鏈的崩潰。

事實上,菜花蛇甚至在預測方面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它們可以對地震做出最早最敏銳的異常反應,對氣候變化也非常靈敏,已經有相關人員在做蛇類對環境方向的研究。

菜花蛇除了數量在不斷減少外,種類也在不斷減少。在「植物—鼠—蛇」這條食物鏈中,如果沒有了足夠的蛇類支撐,鼠類席捲田間地頭,我們又該如何拯救崩潰的生態鏈。

結語‍

菜花蛇在農村極受農民的尊重,它們大量捕食鼠類替人類守護住了莊稼。在科研方面也為人類提供了很多想法,在仿生學、氣候環境探測等方面提供了價值。蛇類這一自古以來就不被接受的物種,正以自己的方式維護著生態的平衡,保護著自己的家園。

菜花蛇雖然是「百蛇之王」,強大的能力使它處于蛇類中的金字塔頂尖地位,然而人類的大肆捕捉和對其棲息地的破壞,使得這蛇中王者難逃物種減少的命運。

蛇是天生的捕食者,菜花蛇是農田害鼠的消滅者,如果物種減少必將破壞生態鏈的平衡。我們要做的就是保護物種,保護環境,就是保護人類自己。

保護蛇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