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體育競技»正文

羽毛球職業選手和業余選手,手和腳技術結合上的巨大差距,才是關鍵

PubDate:2022-08-27

我們觀看專業頂級選手的比賽,總是感嘆為什麼他們的步伐也并不是飛快,但總能打出很好的球呢?

職業高手們的擊球為什麼總是這麼自如,

因為他們的手腳技術結合得好,他們打球往往運用手腕的力量,一些頂尖選手則更是運用手指的力量,所以他們的大臂在擊球中幾乎是不發力的,小臂也不用屈曲發力,可以說整個手臂的長度都可以用來延長接球點的范圍。

腰腹部位也是同樣的道理,一些業余愛好者,他們也能夠在自己的后場把球打到對方的后場,但是他們的這種擊球幾乎是用盡了全身的力氣,從大腿蹬步,到閃腰發力,再掄大臂,最后才引拍擊球。

這樣的話,自己的身體重心和中心腳幾乎都要移動到擊球點的附近了,

這樣下身的腳勢必就要比職業選手多跑了幾乎三米的范圍,這就是職業選手和業余選手在手腳技術結合上的巨大差距。

看林丹比賽,正手上網擊球,他的支撐腳(也就是移動腳)幾乎踩在發球線上,而中心腳幾乎就沒有離開「T」點(雙打術語:近于場地中點),

此時他的手臂幾乎是伸直的,在這樣的情況下,他可以很輕松的選擇放網、搓網前、勾對角、平推后角和挑底線高球。

但是這樣的一個姿勢對于業余高手來說,都很難把球挑高過頭頂到對方底線,因為手臂是伸直的,意味著擊球只能運用手腕和手指的力量,

很多業余愛好者則更是連搓網前球都很困難了,因為對他們來說,搓網前球的時候身體的重心都要靠近網口,否則手感幾乎難以保證。

再說諶龍,他的身體條件很好,而且力量比較足,但是他的柔韌性卻并不是最好的,

即便是這樣,他在頭頂擊球的時候,整個身體重心與擊球點的連線已經和地面成60度角了,這樣的身體姿態打頭頂球對于業余高手來說也幾乎是不能達到的,而且諶龍在這樣的狀況下還可以把球很穩定地打到對方后場。

而業余高手們在這個時候往往已經選擇反手擊球了,

其實大家可以去看看李宗偉的經典賽事,這位柔韌性之王在身體狀況極佳的時候,幾乎可以在場地中點開始后仰,接對方的平高球,在頭頂位擊高遠球球,這樣的姿態連林丹可能都要自嘆不如了。

再來看我們的業余愛好者們,

在擊球過程中整個身體舒展不開來,下盤在飛快的移動,身體重心一定要跟著擊球點跑,這樣一來,腳步的移動就不得不加快很多了,所以說,步伐的關鍵不光在腳上,而在于手腳技術的結合,腳步移動快固然可喜,但是如果有意識地練習手腳技術的結合,加強手腕、手指的推拍擊球力量,才可以在更高的水平上展現步法移動的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