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漢武帝看不上胡人進貢的動物,扔籠子里喂老虎,老虎卻伏地不起

PubDate:2022-08-12

自古以來,獅與虎這兩種猛禽一直在中華文化中占有極高的象征地位。

獅子沉穩霸氣,自帶威嚴,至今仍以獅子的形象做鎮宅之用。

老虎兇猛悍勇,常以虎元素形容戰爭,如虎將、虎符等形容事物。

但很多人沒有想到的是,獅子其實并不是原產于中國的一種動物,它最初出現在中國是在西漢時期,獅子被當作貢品進獻給了漢武帝,中國的歷史上才第一次出現了獅子這種動物。

而獅與虎的第一次沖突,也第一次動搖了老虎「百獸之王」的地位。

西域「圣獸」的初次亮相

西漢時期,征討匈奴的戰役連番獲勝后,西域逐漸揭開它神秘的面紗,展現在當時古中國的眼中。

在漢武帝的允準下,張騫奉旨西行開辟西域絲綢之路,古中國第一次有規模性的對外商品文化交流便開始于此。

絲綢之路帶回來的不僅是西域的文化與特產,還有眾多西域小國的種種珍奇貢品。

有一次,西域一個名叫「安息國」的國家,派使者送來了一只「圣獸」給漢武帝賞玩。

他們還說,這只是一只「圣獸」的幼崽,之所以進貢一只幼崽,還是因為害怕成年的「圣獸」會傷到漢武帝。

而面對西域使者的言辭,漢武帝竟對此不以為然。

在漢武帝眼中,

這只不過形同普通犬狗大小的奇怪動物,被稱作「圣獸」實屬十分好笑。

在華夏文明中,以「圣」字命名的動物幾乎只有龍鳳之流,而眼前的動物呢?形似虎豹卻無虎豹之氣焰,只頭頂鬃毛旺盛些,還有些頭重腳輕的古怪模樣……

果然,在西域使者走后,漢武帝立馬叫人把這個所謂的「圣獸」扔進了虎籠。

既然是「圣獸」,跟猛虎比比又如何?

在漢武帝的想象中,這只「圣獸」須臾之間便會被猛虎撕成碎片是一件理所當然的事。

可令他沒想到的是,那只「圣獸」甫一進籠子,籠中的猛虎竟表現出了極為反常的狀態,只見那只猛虎竟一改往常昂首挺胸的威風樣子,而是警惕地看著這個陌生的動物,整只獸趴伏在地上,竟隱隱有回退之意!

面對十尺長的猛虎,如此體型懸殊的動物竟然能嚇得猛虎如臨大敵,在當時來說,不可不謂之一奇事!

后來,隨著國家交往與貿易,這種動物也慢慢開始在中國繁衍,再后來就演變成大門口那些或威嚴或憨態的石獅子了。

獅虎之斗

其實,以現代人的眼光來看這個故事,

會有這樣的疑問:獅子和老虎明明實力相差不大,為什麼一只成年巨虎會害怕一只小獅子呢?

其實這和我們人的習性有著類似之處。

在絲綢之路開啟前,本土根本就沒有獅子這種動物,所以一直生活在中華區域的老虎自然也是沒有見過長這個樣子的動物。

面對一個陌生的可能給自己帶來威脅的存在,不僅僅是動物,就連我們人類也會感到威脅并做出防備的姿態,老虎亦是如此。

所以,哪怕只是一只幼獅,也會給老虎帶來莫大的危機感。

也怪不得漢武帝為之自豪的猛虎會被這個長相奇怪的西域「圣獸」嚇到了。

而獅虎的第一次博弈,同時開啟了對獅虎兩種動物孰強孰弱的爭議,由于二者體型相似,同樣兇猛帶有威壓,這樣的爭議在一段時間內都沒能得出一個確切的結果。

后來的事實證明,獅與虎兩種動物二者在捕獵能力上本就是相差無幾的,況且一個更多生活在廣闊的草原上,一個更喜歡生活在茂密的叢林中,在大多數情況下其實是處于互不干擾的狀態。

不過等到獅子逐漸融入到中華文化圈后,這種獅與虎之間的斗爭便很少有人提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