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廢棄倉庫中演繹極致內卷,蟻群為生存蠶食同類50年,專家為之詫異

PubDate:2021-11-30

在網路中,我們經常可以聽到一個新興詞彙:內卷。內卷可歸納為一種事物在一類模式下達到了最終的形態,但沒有辦法穩定下來,只能在內部變得更加複雜。而今天就要說一個關于極致內卷的故事。

一群螞蟻在一個無水無糧的廢棄倉庫內,為了生存蠶食同類50年。

地下掩體內發現與世隔絕的蟻群

在上世紀60年代初,前蘇聯曾經建造了許多用來存儲武器地下倉庫和掩體,但隨後不久這些倉庫便逐漸廢棄了,變成了一個個密不透風、無水無糧的地下獨立空間。

在2013年,波蘭的科學家在波蘭西部的廢棄地下倉庫中發現了一個長寬不到70公分的巨大蟻巢。令人奇怪的是蟻群中並沒有蟻后,在通風管道鏽跡斑斑的裂縫處,還有不少螞蟻在不停地掉下來。

這個地下倉庫的舉架高度大約2.5米左右,而這些掉入到倉庫中的螞蟻,始終沒有辦法爬上來,

一直困在其中,在這個空間內逃生對于螞蟻來說,實在是難于上青天。就算能爬到四周的牆壁之上,也無法爬出通風口。

50年的時間裡,蟻群還在發展壯大

一群同病相憐的螞蟻兄弟們,失足跌落廢棄殘酷,但是它們並沒有坐以待斃,它們組成了特殊的螞蟻族群。

這個蟻群大概有12萬隻螞蟻,並且還在不斷發展壯大。工蟻們開始利用倉庫掉落下的牆灰、碎屑搭建蟻巢,還有專門的螞蟻日常維護,這一切都顯得太過特殊了。

沒有蟻后就不能繁衍後代,但從通風口會時不時地掉落下新的螞蟻,這也解釋了為何螞蟻會越來越多。但是地下倉庫沒有水和糧食,蟻群為了生存,在此蠶食同類屍體長達50年。

這群螞蟻的種類為木蟻

這些被困的螞蟻並不是行軍蟻、食人蟻,而是森林中的木蟻,在歐洲大部分地區的森林中都能看到它們的身影,木蟻會在地面上建造由泥土或者枯枝敗葉構成蟻巢。

它們會找尋附近植物上的蚜蟲,吸食其含糖的分泌物,同時昆蟲等生物也在其食譜之上。所以它們在密閉的地下倉庫中靠著蠶食同類,頑強地生存了下來。

正常條件下,在雌性螞蟻婚飛之後,便會帶領雄蟻逐漸建立自己的螞蟻王國,而螞蟻族群中存在蟻后、雄蟻、兵蟻和工蟻,這些螞蟻分工合作,生生不息地繁衍壯大。

沒有蟻后的蟻群無法繁衍後代,

整個蟻群隨時可能土崩瓦解,但困在此處的木蟻群卻異常團結,其實這與木蟻無私奉獻的行為有著很大關係。

木蟻為真社會性生物

木蟻將「真社會性」表現得淋漓盡致,而這個詞也多次指向螞蟻、白蟻和蜜蜂,它們高度社會化的行為準則都是為了所在族群,

從不考慮自己。

在許多哺乳動物中,也有許多群居生物的生物,例如狼群、鹿群等,但這些動物卻不能用「真社會性」來形容。例如狼群,科學表明,它們更習慣以家庭為單位生活,只有在食物極度缺乏時,才會組成大規模的狼群。

木蟻在「真社會性」方面表現得更加純粹,有繁殖能力的木蟻也會放棄生育,只為了能更好地照顧好蟻后的後代。

木蟻分工協作,甚至有專門建造蟻巢的工蟻

木蟻屬于多櫛蟻,多櫛蟻下還有許多種螞蟻也屬于真社會性,它們擁有非常嚴格的社會分工工蟻中有專門保護蟻卵的,有專門負責搬運食物的,有負責外出覓食的,有放牧蚜蟲儲存蚜蜜的,還有專門建造蟻巢的。

而困在廢棄倉庫中的蟻群當中,就有專門建造蟻巢的螞蟻,但此時的蟻巢已經沒有實際功能,木蟻也是基于本能建造的。

有些科學家認為木蟻之所以成為「真社會性」生物,能舍小我為大家,主要是因為把自身的基因遺傳給族群後代的本能,這個理論被稱為親緣選擇理論。

因為個體的基因都會有一定機率存在于其他親緣生物體內,為了族群發展,其實也是為了自己。

為了族群發展,螞蟻甚至會自主發動戰爭

目前,生物學家在自然界中只發現了三種生物可以自主發動戰爭:黑猩猩、人類和螞蟻。而螞蟻發動戰爭目的,都是為了蟻群的利益最大化。

科學家是如何發現蟻群蠶食同類生存的呢?一次機緣巧合,生物學家在廢棄倉庫的角落中發現了200多隻死去的木蟻,而幾天之後,這些死去木蟻身上都出現了被啃食的痕跡,有的螞蟻甚至缺失了腹部。

蟻群中每天都有少量木蟻死去,成為同伴的糧食;每天還有大量木蟻從上方誤入歧途,跌落到倉庫中,久而久之,木蟻在下方越積越多。

最後

波蘭生物學家在持續觀察了三年之後,也不忍心一直看蟻群內卷,人們在換氣通道口和地面之間放置了一根木方,從而幫助蟻群逃生。

待到第二年,人們又回去觀察蟻群的現狀,發現蟻群已經全部離開廢棄倉庫,又各自回到自己的族群中生活去了。

為了族群發展,螞蟻甚至會自主發動戰爭

目前,生物學家在自然界中只發現了三種生物可以自主發動戰爭:黑猩猩、人類和螞蟻。而螞蟻發動戰爭目的,都是為了蟻群的利益最大化。

科學家是如何發現蟻群蠶食同類生存的呢?一次機緣巧合,生物學家在廢棄倉庫的角落中發現了200多隻死去的木蟻,而幾天之後,這些死去木蟻身上都出現了被啃食的痕跡,有的螞蟻甚至缺失了腹部。

蟻群中每天都有少量木蟻死去,成為同伴的糧食;每天還有大量木蟻從上方誤入歧途,跌落到倉庫中,久而久之,木蟻在下方越積越多。

最後

波蘭生物學家在持續觀察了三年之後,也不忍心一直看蟻群內卷,人們在換氣通道口和地面之間放置了一根木方,從而幫助蟻群逃生。

待到第二年,人們又回去觀察蟻群的現狀,發現蟻群已經全部離開廢棄倉庫,又各自回到自己的族群中生活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