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孩子有這四個表現,父母一定要警惕!

PubDate:2021-11-29
在知乎上刷到一位媽媽的求助,感慨很深。 她說自己很害怕,無論跟兒子說什麼,他都反應平淡!雖然兒子只有10歲,但是看她的眼神都冷冷的…… 有一回,這位媽媽發燒了,本應該需要別人照顧,可是兒子放學回家,不僅對生病臥床的媽媽不聞不問,還開口就說:「你飯做好了嗎?我餓死了!」 兒子完全沒有把家人放心上,只想著滿足自己的口腹之欲,讓媽媽既心寒又無奈。 這位媽媽感歎道:「為什麼我養了一個空心人的兒子!」 是啊,養兒育女,父母耗盡了無數心力,沒成想,卻得到這樣的結果,恐怕換誰都不好受。
而像他這樣的「空心人」孩子,其實很多家庭裡都有,只不過父母尚未發覺。 這些孩子,表面看起來按部就班地生活,但是內心卻無比匱乏和空虛,仿佛一具「沒有心」的機器人。 1 「空心」的孩子,丟失了什麼? 好好的孩子,怎麼會沒有「心」呢? 如果仔細觀察一下就會發現,許多孩子在生活中的表現,真是如此。 01、感情冷漠,缺乏同理心 網上一個男孩,因為媽媽不給他買手機,大庭廣眾之下暴打母親。 只見男孩薅住母親的頭髮,揮舞著手臂,拿拳頭瘋狂地砸向母親的頭,其殘暴程度,簡直令人髮指。 連對待自己的母親都能如此兇狠,不知他的內心變質成什麼模樣。 孩子的情感和感恩之心被啃噬一空,缺乏同理心和愛人之心,眼裡只剩下物質、貪欲和自己的需求。
02、失去情緒感知力 很多朋友吐槽過,平日跟孩子幾乎零交流。孩子放學回家後,除了低頭扒飯,就是「嗯,好,是」的回應。 他們經常面無表情,不笑也不生氣,對什麼事情都提不起興趣,最喜歡的就是把自己悶在房間裡,一個人躲起來。 他們對待事物異常冷靜,情緒很少起伏和變化,仿佛在心裡包裹上了一層隔膜,隔絕了快樂和痛苦。 03、沒有主見和目標 孩子每天忙于學習,補習知識,完成作業,應付考試,但是卻並不知道,這一路的奮力奔跑,到底要去向何處。 他們只知道低頭趕路,卻對前途感到一片茫然。 網上有個「985廢物小組」,在考出了高分和邁入名校大門之後,他們還是感歎自己像「廢物」一般,一事無成。 這種被動地受外部力量驅使的學習,
讓他們根本不知道自己的目標何在,內心的熱愛是什麼。 04、自我價值感低 在孩子心底,缺乏對自我的認同,常常會認為自己不重要,無所謂。 由于長時間生活在負面評價的家庭環境中,遭受到挑剔、批評甚至是語言攻擊,他們變得很自卑、自我束縛、自我貶低。 他們的自尊和自信被不斷打壓,找不到自己的價值和存在的意義,自我越來越萎縮、渺小。 2 孩子的心,為什麼會丟失? 北大心理學博士徐凱文曾經在講座中指出: 「造成孩子空心病的根本原因,是父母的焦慮。」 當父母沒有足夠強大的內心,去面對社會上的挑戰和變化時,就會產生嚴重的危機感。 這種危機感映射到父母的教育方式上,就是不停地包辦、加碼、揮起鞭子趕著孩子前進。
而事實上,孩子的身心都是遵循階段性和順序性的,被強迫著揠苗助長後,會導致身心和能力的斷層,他們會感到力不從心,無助、迷茫。 在電視劇《沒有秘密的你》中,女孩顧思雨就曾經陷入過「空心狀態」。 她出生在一個法律世家,父親是很有名望的審判長,在這樣的環境下,顧思雨一出生就被寄予厚望。 父親早早為她規劃好了人生路線,將來成為一名職業律師。 于是他對女兒嚴格要求,每次考試必須達到滿分,生怕孩子哪一步走得不穩當,錯失了未來的大好前程。 在父親的高壓灌輸下,顧思雨從小就沒有享受過自我的空間,她的童年被父親的叮囑聲和批評聲填滿。 與其說顧思雨是一個社會精英,
不如說她更像,一個被父親設定好程式和步驟後,打造出來的「機器」。 她只要完成規劃的任務即可,她的內心,從來沒有人去關注和呵護,漸漸地失去了存在感。 一個「空心」狀態的孩子,就這樣被父母的焦慮催生出來。 心理學家溫尼科特曾經提出過「真自我」和「假自我」的概念。 所謂「真自我」,即圍繞自己感受而建立起來的自我;而「假自我」,就是圍繞他人感受而建立起來的自我。 如果一個孩子處處討好父母,以父母的意志來支配自己的行為,他的內心只有一個「假自我」。 他找不到自己的感覺和意志,終生都困頓在父母的意願裡。 這種困頓和迎合,導致孩子失去了對自我的控制力,模糊了對自我的感知,造成了「空心」的個體。
3 請把孩子的「心」找回來 每一個孩子從出生起,他背負的使命,是在強烈的自我意識下,發展成內心豐盈、獨一無二的自己。 父母的責任不是綁架這個靈魂,而是要鼓勵孩子,遵循自己的內心,找到屬于自己的那條路。 要實現這個目標,父母可以嘗試做到以下三點。 01、放慢節奏,別再逼孩子 或許很多父母都知道,我們的孩子,大機率上是一個平凡人,成為人中龍鳳的只能是極少數。 讓孩子擁有一個快樂幸福的生活,已經是很偉大的夢想了,父母真的不必把孩子逼上「絕路」,否則,後悔的一定是自己。 在電影《天倫之旅》中,爸爸弗蘭克在暮年時,旅行探望了四個兒女的生活後感歎: 「如果再給我一次機會,我不會對他們那麼苛刻。
」 唯有父母放慢了催促的腳步,扔掉手中的鞭子,孩子才能放慢節奏,循著自己的內心,找回心的歸屬。 02、看到孩子眼中的光芒 紀錄片《小小少年》中,男孩殷然有一個獨特的「癖好」,他沉浸在昆蟲的世界裡,心無旁騖,鑽研蟲子。 對很多父母來說,這種愛好可能會被認為是不務正業,但是殷然的父母卻很支持兒子,尊重他的愛好和選擇。 正因為這份難能可貴的理解,才讓這個「另類」的男孩,一直專注于自己的樂趣,興趣盎然地發掘昆蟲世界的每一塊寶藏。 其實,每一個孩子都有自己的天賦和興趣,允許孩子在自己熱愛的領域裡發光,才能喚醒他們內驅力,內心蓬勃跳動起來。 03、信任孩子的能力 出于愛,我們總想竭盡所能為孩子一切,
避免孩子走彎路、摔跟頭。 但是成長的代價,就是在一次次地磕絆和錯誤後,鍛煉出更強勁的翅膀。 如果父母總是不信任孩子,他們終究學不會獨立行走,始終無法承擔責任、關心他人、發展成一個有同理心和愛心的人。 相信孩子具有足夠的能力,可以為自己負責、能夠照顧好自己、獨立處理問題。 這份信任,能促成一個脆弱無力的孩子,找到價值感和成就感,歷練得越來越強大,向他人輻射正能量。 4 教育學者張文質曾經在《奶、蜜、鹽》一書中提到:

要心懷感恩、懂得關心他人,成為有責任感的人;

要讓他們感受到自己的價值,真正的愛自己;

要找到自己的人生夢想,並堅定而熾熱地追逐。 願我們的孩子都能擁有這些品格和智慧,在尊重和自由的滋潤下,內心豐盈滾燙,綻放自己的生命力。在尊重和自由的滋潤下,內心豐盈滾燙,綻放自己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