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所有的「僥倖」都在努力之後

PubDate:2021-11-29

孩子學校舉行故事比賽,班級老師組織孩子們演練競選,前後只給了兩三天的時間。孩子比較內向,加之前期調皮被老師批評教訓過,所以哪怕有想法也不太敢主動表現。家長為了讓孩子練練膽子,磨磨臉皮,鼓勵孩子積極參與,為了推動孩子勇敢行動起來,家長也承諾自己會陪伴孩子努力練習,本意在于給予孩子支持,讓孩子不懼怕。孩子表示參與後,也表現得努力積極,經過一天半的「高密度」訓練,孩子一下子像「茅塞頓開」,在肢體語言表達上也像被「打通了任督二脈」,自然生動許多。真正到了初賽,

孩子淡定完成了演講,對家長來說,能夠邁出第一步就是最大的進步,結果也不重要了。

但在孩子口中,家長無意間發現孩子竟然以自己快速能夠應對訓練完成演講而驕傲,雖然家長也替孩子的突破感到高興,但有這樣的想法也是家長擔心。

沒有前期內容的積累,沒有努力堅持的閱讀,孩子不會找到自己喜歡的內容,家長更不可能急中生智,找到孩子「擅長」的點引導孩子「自由」發揮。每一次的經歷,都是鍛煉自己、檢驗能力和積累經驗的最好機會,很多人「急于求成」,時常在短期的「任務」中巧用技巧,僥倖獲勝,在孩子身上卻不利于孩子的學習與成長。支援孩子的同時,需要讓孩子認清自己的能力,每一次自己「應急」或「應戰」的能力,

都是在此之前自己努力奠定的基礎啟發的結果。投機取巧不是真正的實力,夯實的努力,堅持不懈地練習才有機會幸運。

支持孩子,給予孩子力量,警醒孩子,所有的「僥倖」都在努力之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