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火影忍者:為什麼中忍考試開五門的李洛克,後期卻被雪藏了呢?

PubDate:2021-11-28

火影忍者:為什麼中忍考試開五門的李洛克,後期卻被雪藏了呢?

《火影忍者》中的李洛克曾經幾何時也是光芒萬丈,雖然說一直頂著吊車尾的大名,但自從跟隨阿凱學習了「八門遁甲」之後,無論是對觀眾來說,還是對漫畫中的角色來說,從此就不是一個可以被小看的角色,按理來說,這樣的角色日後勢必會有更出色的表現,但為什麼後來就被雪藏,幾乎沒有任何戲份了呢?關於這一點,其實很大程度上就出在他的老師身上。

李洛克從來都不是吊車尾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首先打破一個很多人的誤解,那就是火影前期是講述一個吊車尾逆襲,所以是一個勵志的故事,而後期岸本齊史放棄了這樣的設定,包括鳴人的身世等等,使得靠努力打敗天才這樣的設定就被捨棄掉了,所以才會讓李洛克沒有太多的戲份,但實際上,火影的故事中向來都沒有所謂的「吊車尾」,

而李洛克在體術方面確實是一個天才,更何況阿凱當初還不是單獨給小李開小灶,而是一起教的,結果天才甯次都沒學會,李洛克卻學會了。

甚至是後來的中忍考試期間,李洛克都得到了卡凱西高度的評價,我們可以知道的是,卡凱西自幼就被大家稱之為天才,而他也確實非常優秀,並且從漫畫劇情來說,卡凱西至少是可以開第一門的,說明卡凱西對八門遁甲也有所瞭解,再加上他和阿凱的關係又那麼密切,所以定然是知道八門遁甲是多麼困難的招式,因此卡凱西得出一個結論,

這已經不是靠努力就能夠得到的結果了,更是從側面反映了李洛克就是一個百年難得一遇修煉體術的天才。

師父比徒弟更適合

實際上,李洛克在中忍考試的表現,讓觀眾們知道八門遁甲的力量後,這就足夠了。也足夠證明瞭他的實力,

而且任何人都知道李洛克日後會更強,也會是阿凱的繼承人,這個角色的意義也就足夠了。但李洛克畢竟還年輕,八門遁甲可以說是阿凱一生的招式,那麼從時間關係來說,第一部火影到《疾風傳》無非也就是三年的時間,就連主角鳴人這邊的成長也不過如此而已,自然是不可能讓李洛克學會全部的八門遁甲,這樣就嚴重的不合理了。

更何況作為日後的希望,作者自然是不可能安排讓李洛克自我犧牲的橋段,但還是要展現八門遁甲的實力,那麼從師父阿凱身上入手才是最好的,畢竟他和卡凱西可謂是木葉雙雄般的存在,擁有足夠的閱歷,並且有很多故事可以挖掘,更重要的是,阿凱同樣是把自幼就是天才的卡凱西當作對手,再加上卡凱西的超人氣比寧次是更受歡迎,戲劇張力也強的多,在這種情況下,利用阿凱去展現八門遁甲的力量是最合乎情理的,並且作者從一開始就阿凱找到了一個最適合的敵人,那就是曉組織的鬼鮫了。

一個擅長吸收忍術和查克拉,一個則根本就是用體術在戰鬥,這種天生的相生相剋,可以說註定了鬼鮫的命運,從那一腳開始,作者就已經開始為阿凱鋪墊了。畢竟就連宇智波鼬都要小心提防的人,所以說後來之所以沒有讓小李去展示更多的實力,其實從火影第一部的時候就已經暗示了。

甚至從另一個層面去想,徒弟中忍考試爆發出的力量都這樣厲害,那麼師父必然是更強的,李洛克再怎麼樣也不可能在短短三年裡超越阿凱,因此只能是讓師父來表達其中的含義。

其中也包含了阿凱最後的一腳,並且這個時候也出現了卡凱西的回憶,其實也表達了一個態度,那就是所謂的吊車尾憑藉努力是可以超越天才的,這一點與當初李洛克用五門去證明自己比甯次強是一樣的道理,核心思想是沒有變化的,並且在這個時候,也順便交代了李洛克這個時候只能開到第六門,也從側面反映了八門遁甲最困難的部分其實就是最後的三門,因為阿凱對付像鬼鮫這樣的高手時,就開到了第七門,說明只有到達最後三門時,才擁有真正和高手交戰的實力。

所以說,李洛克沒有太多的表現是可以理解的,畢竟我們誰都知道除了阿凱之外,小李日後必然是要掌握八門遁甲,甚至是要超越阿凱的,知道這一點就足夠了,至於讓誰去展示八門遁甲的力量,那麼自然是師父比較合適。

好啦,關于李洛克和阿凱就說到這裡,大家有什麼意見也歡迎在評論區留言,喜歡的朋友希望能一鍵三連,感謝大家的支持和鼓勵了。

並且這個時候也出現了卡凱西的回憶,其實也表達了一個態度,那就是所謂的吊車尾憑藉努力是可以超越天才的,這一點與當初李洛克用五門去證明自己比甯次強是一樣的道理,核心思想是沒有變化的,並且在這個時候,也順便交代了李洛克這個時候只能開到第六門,也從側面反映了八門遁甲最困難的部分其實就是最後的三門,因為阿凱對付像鬼鮫這樣的高手時,就開到了第七門,說明只有到達最後三門時,才擁有真正和高手交戰的實力。

所以說,李洛克沒有太多的表現是可以理解的,畢竟我們誰都知道除了阿凱之外,小李日後必然是要掌握八門遁甲,甚至是要超越阿凱的,知道這一點就足夠了,至於讓誰去展示八門遁甲的力量,那麼自然是師父比較合適。

好啦,關于李洛克和阿凱就說到這裡,大家有什麼意見也歡迎在評論區留言,喜歡的朋友希望能一鍵三連,感謝大家的支持和鼓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