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哈佛研究:3歲上幼稚園和4歲上幼稚園的孩子,人生軌跡差異明顯

PubDate:2021-11-21

現在的家長對于孩子的教育是越來越看重了,甚至在孩子還在肚子裡的時候,就開始為孩子規劃將來。

什麼時候上幼稚園、上公立的還是私立的、報什麼興趣班、特長班等等。

特別是對于孩子幾歲上幼稚園這件事,有的父母害怕自己的孩子會輸在起跑線上,所以孩子剛剛3歲或者還不到3歲就早早的讓孩子去上幼稚園了。

還有的父母則認為孩子3歲還太小,沒有自理能力,到了幼稚園也學不了什麼東西,覺得晚點送孩子上幼稚園對孩子比較好。

對于讓孩子早上幼稚園好還是晚上幼稚園好這件事,一直以來也沒有一個確切的定論。

茜茜是我的好閨蜜,同時也是一個幼師,從事這個行業也有很多年了,當時她就是讓她家孩子4歲才上的幼稚園。

和茜茜聊天聊到幾歲讓孩子上幼稚園好的這個問題的時候,茜茜說她們幼稚園裡的老師大多都是讓自己的孩子4歲才上幼稚園的。

對于這個現象,起初我也是感覺很迷惑不解,但是通過茜茜給我的一番分析解釋後,我才算是明白了。

孩子小時候的成長其實是非常快的,感覺「一個不注意,孩子突然就長大了」,所以別看3歲和4歲只是差了一年,但是一年的時間,

足夠孩子的成長發育。

在孩子3歲的時候就把孩子送去幼稚園是一件很考驗孩子的事情,因為孩子3歲時表達能力和自理能力都還不是很好。

就拿最簡單的吃飯、上廁所來說吧,孩子不知道如何表達,老師不知道孩子的意思,就會對孩子照顧不到,

到時候家長又會埋怨老師沒有照顧好自家孩子,無論對孩子、對父母還是對老師都會產生不好的影響。

而且班級裡的學生都很多,老師不可能時時刻刻看顧著一個人,如果孩子太小,沒有一點自理能力的話是很難適應的。

3歲和4歲雖然就差了一歲,

但是中間的差距還是很大的。

4歲的時候,孩子至少有了一定的表達能力和動手能力,可以自己吃飯,如果想上廁所了也懂得和老師表達,不至于一直憋著或者就是解決在了褲子裡。

可以說,4歲的孩子思想會比3歲的孩子成熟一些,學習能力較強,也能比較好的適應幼稚園的這個集體環境。

這個時候把孩子送去幼稚園家長也會更省心,不用天天擔心孩子會不會不適應什麼的。

1. 心理準備

孩子去上幼稚園就意味著要離開爸爸媽媽,離開自己的家,如果孩子平常就很粘著爸爸媽媽,一離開媽媽就哭,那麼這個時候把孩子送到幼稚園肯定不是一個很好的選擇。

可以在準備讓孩子上幼稚園前,多帶孩子去幼稚園附近看看、熟悉環境,為孩子以後上幼稚園打好基礎。

2. 自理能力

幼稚園是一個集體生活的環境,很多個小朋友一個老師,老師也不會分身術,不可能時時刻刻把每個孩子都照顧到。

所以要想適應幼稚園的生活,孩子還是要具有一定的自理能力的,最基本的吃飯、穿鞋、上廁所都不會的話,送去幼稚園的時候最好還是再考慮一下。

3. 情緒管理和社交能力

在集體生活中,孩子的社交能力是很重要的,如果孩子沒有社交能力就可能會被別的小朋友排擠和孤立。

一般來說被排擠和孤立的孩子都是一些比較自私、不懂得分享、暴力、不敢或者不會表達自己的情緒的孩子。

這些孩子要不就是因為不好的品德被同學們討厭,要不就是因為經常不說話、不表達自己而被忽略。所以,培養孩子的情緒表達和社交能力是很重要的。

每個孩子生來都是一張白紙,這張白紙上面要添上什麼顏色很大一部分是取決于父母怎麼教導的。

3-6歲是培養和養成孩子良好品德和行為習慣的重要時期,許多優秀的品格就是要靠這個時候培養起來的。這時候父母可以陪著孩子讀一些有益的書籍。

這張白紙上面要添上什麼顏色很大一部分是取決于父母怎麼教導的。

3-6歲是培養和養成孩子良好品德和行為習慣的重要時期,許多優秀的品格就是要靠這個時候培養起來的。這時候父母可以陪著孩子讀一些有益的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