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好人緣不僅靠人品,更靠情商,久處不厭的人,都具備3個特徵

PubDate:2021-11-20

《小窗幽記》中說:「使人有乍交之歡,不若使人無久處之厭。」

很多關係,開始于乍見之歡,卻結束于久處之厭。

一個人,想要讓別人久處不厭,不僅僅需要可靠的人品,還需要高級的情商,能夠考慮到對方的感受,不為難對方。

1.久處不厭的人,索取有度

人與人之間,不管關係有多好,都需要達到一個平衡。

這個平衡,就是付出與得到的大致相等。

有的人,一旦與別人關係親密了,就不拿自己當外人,一味地向對方索取,卻不考慮對方是否有難處。

如果對方拒絕了,他們便會指責對方薄情寡義;如果對方勉強答應了,他們便會得寸進尺地提出要求。

如此行為,只會讓對方不堪重負,最終選擇逃離。

久處不厭的人,即使與對方關係再好,也不會只考慮自己的利益。

他們在提出要求之前,就會提前考慮對方的處境,如果發現對方有難處,他們便不會提出要求為難對方;

即使提出的要求,被對方拒絕了,他們也能夠理解對方、包容對方的「無情」。

他們不會自恃關係好,就強求對方。

他們知道,關係再親密,也要給對方留下「拒絕自己」的權利與自由。

他們也不會自恃關係好,就一味索取。

他們知道,關係再親密,也需要付出與得到的平衡,一味地索取,就是在透支這段關係。

他們索取有度,得到的同時不忘付出,所以,他們與別人的關係,最為長久。

2.久處不厭的人,熟不逾矩

《論語》中說:「小人難養也,近之則不遜,遠之則怨。」

很多人容易犯的一個毛病,就是一旦關係親密了,就口無遮攔,行為放肆。

在他們看來,自己與對方關係這麼親密了,對方怎麼會介意呢?

事實上,這只是他們想當然的看法罷了。

關係親密了,確實有些玩笑開得起,但是,凡事都應當有個度。一旦超過了這個度,那麼,本來親密的關係,也會漸漸產生隔閡。

最舒服的關係,不是親密無間,而是親密有間。

即使與對方關係再親密,也要給對方留下足夠的尊重。

如果不知道對方是否介意,那麼,寧可保持沉默,也不要為了尋開心而開對方的玩笑。

我們會發現,那些讓人久處不厭的人,不一定有多熱情,但是,他們一定是最有分寸感的,

知道什麼時候該體現出與對方的「距離」,給予對方足夠的尊重,「相敬如賓」。

最舒服的關係,不是不分你我,而是親密卻互相獨立、互相尊重,如此,才能久處不厭。

3.久處不厭的人,不干涉對方

有的人,一旦關係親密了,就喜歡打著「我是為你好」的旗號,

來肆意干涉別人的生活。

如果別人不接受他們的「好意」,他們便會指責對方不識好歹。

作為成年人,每個人都有自己行為處事的權利與自由,都不喜歡別人干涉自己的選擇。

如果自恃關係親密,打著「為對方好」的旗號,強迫對方按照自己的意願去做事情,那麼,這段關係,便難以長久了。

久處不厭的人,明確自己和對方的界限在哪裡。

他們知道,自己可以提出建議,讓對方看問題時,能夠更加全面;但是,他們同時也知道,自己並沒有代替別人做選擇的權力。

他們給予對方足夠的自由,不越過界限去干涉、控制別人,所以,對方與他們的相處,是最為輕鬆自在的。

一段關係,唯有雙方都感到輕鬆自在,才能夠久處不厭。

古人雲:「人無千日好,花無百日紅。」

這便說明瞭親密關係的難以維持。

讓別人久處不厭,才是一個人最頂級的情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