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15世紀末建立的水井,至今認可使用!關于克裡姆林宮,你不知道的五件事

PubDate:2021-11-19

莫斯科最古老的街道、一盞用法國人偷走的教堂銀器重熔的吊燈以及隱藏了幾個世紀的古老壁畫…….這些不同尋常的細節,大部分不為遊客所知。

1. 聖像壁後的古老壁畫

聖母安息大教堂建于十五世紀末,是克裡姆林宮的主教堂,用于舉行俄羅斯帝王加冕禮。1626年一場大火使教堂受到嚴重破壞,1642-1643年,沙皇米哈伊爾·費奧多羅維奇下令敲除舊壁畫,重新描繪教堂。在聖像壁後面發現古老壁畫時,現代修復者驚喜不已。大教堂保管員巴爾科夫(Alexey Barkov)說:「我們發現了三層圖案,沒有文字,上部是聖徒像。外面兩層是1643年的繪畫,

跟教堂裡的大部分繪畫一樣。最裡面一層的繪製時間,要麼是繪製第一面聖像壁的十五世紀末,要麼大教堂繪畫全部完成的1515年。」

其中的一幅壁畫上,發現了固定第一幅聖像壁的痕跡,這可以解釋壁畫倖存下來的原因,很可能是不方便敲除。

修復者將繼續在另一面尋找古代繪畫。

2. 用被盜銀器製作的吊燈

1812年拿破崙軍隊進入莫斯科後,聖母安息大教堂的幾乎所有銀器都不見了。只有一口棺槨倖存下來,裡面是約拿都主教的聖骨。傳說法國人覺得它像一隻可怕的拳頭,因此不敢冒險。

但法國軍隊撤退時,這些掠奪品(約300公斤貴重金屬)被成功奪回並交還教堂。當時它們已經被熔化。1817年,用這些銀子鑄造了一隻枝形大吊燈,帶花朵和葡萄藤圖案。如今這只吊燈就懸掛在聖母安息大教堂中。

3. 最古老的街道

數世紀前莫斯科克裡姆林宮中住的是貴族和商人,

設有教會會館和官員官邸。宮內是狹窄的街道,擠滿了各式各樣的建築。伊萬三世時期起,這裡不斷改造,拆除和修建道路和建築物,移除並豎立紀念碑。今天的克裡姆林宮中散佈著寬闊的廣場和綠色小花園,但仍保留下來一條無名街道,在宗主教院和聖母安息大教堂之間,一頭是大教堂廣場,另一頭是大教堂主入口。您想看一下克裡姆林宮幾百年前的樣子嗎?定位是聖母安息大教堂左側的十字架。

4. 被摧毀建築的痕跡

革命後的頭十年以及在此前的多次重建中,克裡姆林宮失去了許多建築古跡。其中一些的原址留下了有意思的文物。小尼古拉耶夫宮是尼古拉斯一世皇帝很喜歡去的地方,宮殿的地基片段在鐘王對面的廣場展示。不遠處還透過玻璃展示1929年被摧毀的奇跡修道院遺址。這些考古發現位置後面,有個新的地下博物館,近期將開放。

5. 秘密水井

兵器庫角塔(靠近無名烈士墓)裡有克裡姆林宮保留至今的唯一一口水井,也是莫斯科最古老的水井之一。它建在一口泉眼的位置,時間為十五世紀末,被圍困時提供水源。這口泉眼很任性,水位數次大幅上升並淹沒角塔的整個地面。蘇聯專家直到1975年才明白古代是如何解決這一問題的。原來,有條坑道從水井通到涅格林卡地下河,

多餘的水會流進河裡。坑道被垃圾堵塞時,泉水就會淹浸角塔。如今沒人使用這口井,但它從技術上講仍在可用,水仍流進地下河。出于安全原因,遊客被禁止參觀這口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