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孩子無話可說,都是被父母逼的!教育孩子最好的方法,莫過于好好說話

PubDate:2021-11-11

真正的溝通是理解和共情,只有當孩子感受到被接納和尊重時,他們才會敞開心扉,跟父母真的親近起來。

在抖音上看見一個視訊:

父母不讓男孩兒打遊戲,男孩就和父母爭吵。

男孩自嘲自己是孤兒,他憤怒的詛咒讓自己得抑鬱癥。

在員警的勸說和教育下,他委屈落淚:

「我沒有這樣的父母,他們都不懂我,沒人跟我交流。」

不懂溝通的父母,只會讓親子關係陷入僵局。

在實際生活中,大多數家庭裡,父母都不善于考慮到孩子的處境,習慣用古板、說教的方式去和孩子溝通。

著名教育專家李子勳曾經說過:教育孩子,最主要還得把話說到孩子心裡,這樣孩子才會心服口服。

好的溝通,是讓孩子願意說,更願意聽,也願意做。

01

孩子無話可說,都是被父母逼的

在知乎上看見了一個關于「是什麼導致了孩子不願再跟家長溝通?」的問題。

有個點贊很高的回復:

「小時候沒有零花錢,每天早餐找零的幾毛錢存下來,存好久,買一本自己喜歡的漂亮本子,然後跟我媽分享:你看我的新本子好看嗎?

我媽第一句話:你哪來的錢???

我媽第二句話:你錢多沒地方花是不是???」

「小時候跟媽媽一起去逛街買衣服,95%以上的時間是在陪我媽逛她的衣服,

看她試穿,等她砍價。

買我的衣服時,我媽從來不幫我買我覺得好看想買的衣服。

我媽會說:這個不好看。

會說:這個顏色容易髒。

會說:你小孩子沒有審美的。」

孩子每一次談話的積極性,都被家長「你沒有?你怎麼?不行!」這樣強勢、指責的語氣澆滅。

02

會「套近乎」的父母

才能做孩子的心上人

《父母效能培訓手冊》中講過一個事例:

在一次夏令營中,教練引導孩子們做「情緒管理闖七關」,多位小朋友抽中「心裡有快樂的事,如何處理?」

孩子們的回答是:「和最好的朋友分享!」

親子溝通只有建立在良好的感情基礎上,孩子才會像對待朋友那樣,對你敞開心扉,吐露心聲。

身邊有對母子,兒子上國中後,很少和媽媽聊天,說不上幾句,

就沖媽媽喊:「你不懂,我忙得很,不和你說了。」

媽媽不知道兒子心裡究竟在想什麼,因為他什麼都不說。

後來,媽媽發現兒子對電腦很癡迷,書包裡裝了不少電腦方面的雜誌,媽媽就有意問孩子一些電腦方面的問題。

一看媽媽是來請教,孩子一下就來了興趣,覺得媽媽很超前,于是就很開心的跟媽媽聊起來。

媽媽借共同的「電腦」話題,創造聊天的機會,又以「請教」的態度獲得孩子的好感,從聊電腦到聊生活,成為了交談甚歡的好友。

家長要主動與孩子溝通,讓孩子認為你願意和他做朋友。

當孩子和父母成為朋友之後,才會暢所欲言表達內心的想法。

在一期《少年說》裡,初一女孩兒宋南茜和爸爸稱兄道弟,關係非常親密。

爸爸經常和她搶樂高玩兒,還和她一起八卦媽媽的穿衣搭配,兩個人聊得不亦樂乎。

在媽媽的眼裡,她和爸爸就是家裡的兩個孩子,都不用生二胎了。

宋南茜還在臺上對爸爸表白:「爸爸,希望我們的關係能這樣一直融洽下去,我們一直做好哥們兒行嗎?」

當大部分家長正在為青春期「敏感的親子關係」倍感焦慮時,

宋南茜的爸爸卻輕鬆成為了孩子交心的鐵哥們。

爸爸通過「玩樂高,聊八卦」主動向女兒示好、套近乎,在投機的話題和風趣幽默的聊天方式中拉近彼此的距離,成為無話不談的好友。

抓住孩子的興趣點,有共同的話題,才能激發孩子想說的欲望。

融入孩子的生活,陪孩子做有趣的事兒,才能讓孩子信任家長,放心的把心裡話說出來。

03

學會和孩子溝通

是父母一生的必修課

怎樣改善與孩子的溝通,促進親子關係的親密,不妨試試下面的方法:

1. 重視晚上的黃金時間,主動和孩子聊天。

家長重視每天睡覺前的半小時,主動和孩子聊一聊有趣的事情。

「孩子,今天你們學校發生什麼有趣的事兒沒?」

「媽媽在網上學會了一個網紅點心,特別好吃。」

培養孩子和家長睡前聊天的習慣動作,從而加深孩子對父母的感情,促進親子之間的交流。

溫馨的房間、親密的身體接觸、輕鬆的話題,能讓孩子感受到父母的關心和愛。

2. 關注孩子的情緒,傾聽孩子的「心事」。

當孩子孩子回家悶悶不樂,告訴父母:「我的同桌今天不和我玩兒了。」

這個時候,一定要重視孩子的情緒,主動傾聽孩子的內心,共情孩子的感受。

對于孩子來說,他的好朋友不和他玩,他今天玩遊戲輸了,甚至只是回家晚了一些,雖然對家長而言,這些可能就是微不足道的小事,但對孩子來說,可能是天大的事情。

重視孩子內心的「小事」,俯身聽孩子內心的想法,

主動和孩子同頻,成為孩子願意傾訴的知心人。

3. 用詢問替代命令的語氣,將高高在上的姿態換成對孩子的欣賞。

晚上,媽媽監督孩子寫作業,第二天要考試,媽媽推開門卻發現他正在畫畫。

媽媽溫和的問:「寶貝,明天要期末考試了,今晚有什麼計畫?」

一句話,引發孩子去思考而不是要求。

在孩子學習上,高姿態的要求他、對他講道理,會讓孩子越來越壓抑。

換一種表達方式,做孩子無話不說的媽媽,讓孩子毫無顧忌,暢所欲言,才更重要。

4. 向孩子表達自己的感受,學會向孩子示弱。

週末,媽媽想要催促兒子睡覺,看到兒子在玩樂高。

媽媽說:寶貝,媽媽今天很累了,再玩兒10分鐘就睡覺啊。」

如果孩子不肯,媽媽再次去表達:媽媽今天身體不舒服,需要好好休息,你也要早點睡,要不然明天媽媽會眼睛疼,你也不能早起寫作業。

孩子在瞭解媽媽的想法後,一定能理解媽媽,也會爽快地按照約定時間睡覺。

很多時候,向孩子表達真實的感受,才能更好的獲得孩子的理解。

沒有不說話的孩子,只有不會溝通的家長。

改變固有的思維方式,摒棄慣用的說話方式,才是良好溝通的開始。

04

德國哲學家雅斯貝爾斯說:

「真正的教育是一棵樹去搖動另一棵樹,一朵雲去推動另一朵雲,一個靈魂去喚醒另一個靈魂。」

被動的溝通方式,只會讓孩子越來越不想說。

想要孩子真實的表達自己的需求,就要給孩子一個「愛」的語言環境,讓孩子和父母的情感緊緊連在一起。

好的溝通方式,打開的不僅僅是孩子的心,也開啟了孩子人生最美好的起點,從此樂觀積極,向陽而生。

需要好好休息,你也要早點睡,要不然明天媽媽會眼睛疼,你也不能早起寫作業。

孩子在瞭解媽媽的想法後,一定能理解媽媽,也會爽快地按照約定時間睡覺。

很多時候,向孩子表達真實的感受,才能更好的獲得孩子的理解。

沒有不說話的孩子,只有不會溝通的家長。

改變固有的思維方式,摒棄慣用的說話方式,才是良好溝通的開始。

04

德國哲學家雅斯貝爾斯說:

「真正的教育是一棵樹去搖動另一棵樹,一朵雲去推動另一朵雲,一個靈魂去喚醒另一個靈魂。」

被動的溝通方式,只會讓孩子越來越不想說。

想要孩子真實的表達自己的需求,就要給孩子一個「愛」的語言環境,讓孩子和父母的情感緊緊連在一起。

好的溝通方式,打開的不僅僅是孩子的心,也開啟了孩子人生最美好的起點,從此樂觀積極,向陽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