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全球五代機數量對比,美國現役超600架,俄羅斯最少,零頭都不到

PubDate:2021-10-27

截至目前,全球具備獨立研製第五代隱身戰鬥機的國家僅有3個,分別為中國、美國和俄羅斯。其代表型號中國的為殲20「威龍」隱身戰鬥機,美國的F22「猛禽」和F35A/B/C「閃電」隱身戰鬥機以及俄羅斯的蘇57隱身戰鬥機。

隱身戰機機頭對比圖而其它國家目前尚無第五代隱身戰鬥機服役,只有韓國取得了實質性的進展,其研製的KF-X項目的首架原型機已于2021年4月出廠,並被正式命名為KF-21獵鷹,預計2022年進行首飛,2026年開始批量生產裝備。

不過該戰鬥機是與美國聯合研製而來的,其核心零部件,發動機、飛控、航電都是美國提供的,配備的飛彈也來自歐洲,外形同美國空軍的F22「猛禽」和F35「閃電」隱身戰鬥機有許多相似之處。

韓國的KF-21獵鷹然而該機是否有內置彈倉,隱身能力到底如何一切都還是未知數,但並不被看好。而其它國家,包括歐洲的英國和法國等傳統的航空強國則直接放棄了五代機的研製計畫,轉而在第六代機上尋找突破口,一舉改變落後的局面。其五代機直接從美國採購F35「閃電」系列隱身戰鬥機,包括就包括英國、法國、義大利、荷蘭、加拿大、挪威、日本、丹麥和澳大利亞等國。

所以,在未來主宰空中力量的五代機中,將只有殲20「威龍」、蘇57、F22「猛禽」和F35A/B/C「閃電」四款隱身戰鬥機,

其餘的即使研製出來,也難以與之相抗衡。還有一部分國家則在短期內可能無法從外界獲得第五代隱身戰鬥機,只能尋求新的突破口,最直接的辦法就是自行研製,例如印度。其中印度提出的AMCA「先進中型戰鬥機」未來到底能不能取得成功還是未知數,按照印度的想法,該機型預計要在2025年首飛,2027年開始裝備部隊,印度到底行不行,讓我們拭目以待!

印度的AMCA「先進中型戰鬥機」模型現如今,相較于其它國家的五代機計畫的關注度,中美俄第五代隱身戰鬥機的產能更備受關注。因為五代機一旦裝備服役,開始形成戰鬥能力,其裝備數量的多少直接能夠關係到空中力量的平衡。為此,接下來的內容,我們將為大家分析現階段中美俄殲20「威龍」、蘇57、F22「猛禽」和F35A/B/C「閃電」四款隱身戰鬥機的生產數量以及裝備數量。

一:F22「猛禽」隱身戰鬥機

F22「猛禽」隱身戰鬥機是當今世界上第一款裝備和批量生產的第五代隱身戰鬥機,它的研製最早可以追溯到上世紀80年代初,

當時隨著蘇聯蘇27和米格29戰鬥機的裝備,讓美國空軍倍感壓力,為了在未來空戰中佔據優勢,並替代當時全新主力機型F-15「鷹」式戰鬥機。

美國于1981年6月發佈了對于「先進戰術戰鬥機」的「研製招標書」,這就是後來的隱身戰鬥機計畫,1991年4月,經過多年篩選和不斷淘汰,洛克希德的YF22原型機脫穎而出(它就是後來的F22「猛禽」隱身戰鬥機),確定為美國空軍的下一代機型。

YF22原型機2003年1月14日首批F22「猛禽」隱身戰鬥機交付給內華達州的內利斯空軍基地,2004年共51架F-22猛禽戰鬥機已全部交付使用,2005年美國空軍宣佈F22「猛禽」隱身戰鬥機正式服役。

F22「猛禽」隱身戰鬥機的過人之處在于配備了AN/APG-77主動相位陣列雷達、AIM-9X紅外線空對空飛彈、AIM-120C/D中程空對空飛彈、二維F119-PW-100推力向量引擎、先進整合航電與人機界面等,且首次採用內置彈艙的設計。

除此之外,F22「猛禽」隱身戰鬥機還具備超音速巡航、超視距作戰、高機動性和對雷達與紅外線隱形等特性,這就是最早我們常說的五代機「4S標準」。在美國招標書發佈之初,其硬性指標一共三個,分別為隱身、超音速巡航、以及短距離起飛,後隨著技術的發展而改變。

由此,F22「猛禽」隱身戰鬥機引領了世界五代機的發展方向。而在F22「猛禽」隱身戰鬥機首飛之初,中國的殲10戰鬥機尚未首飛,直到半年後的1998年3月23日才實現了首飛,可見當時的差距有多大。

生產數量上,F22「猛禽」隱身戰鬥機前後一共量產了187架,另外8架試驗機,總數為195架。2011年12月13日最後一架F-22下線後生產線被關閉,成為美國史上生產週期最短的戰鬥機。

至此F22「猛禽」隱身戰鬥機的生產數量定格在187架。F22「猛禽」隱身戰鬥機的生產數量也是一改再改,美國空軍原計劃以262億美元訂購750架,1990年進行的主要航空器審查上改為生產648架,1997年由于經費不穩定,改為購買339架。

《2010財年國防授權法》致使缺乏生產更多F-22的資金,加上F22「猛禽」隱身戰鬥機的成本一魯夫漲,2006年F-22的成本是每架3.61億美元,這與一開始的目標相差甚遠,到2009年F22「猛禽」隱身戰鬥機的造價下降到1.5億美元,但仍超預期。

還有就是俄羅斯和中國的第五代戰鬥機的計畫延遲,導致的缺乏清晰的空對空作戰任務也是砍掉大半數量的原因。另外,F22已有4架在訓練中發生事故墜毀,所以現役數量為183架。

二:F35「閃電」聯合攻擊機

F35「閃電」聯合攻擊機不同于F22「猛禽」隱身戰鬥機,它是一款由美國主導多國參與聯合研製的一款戰鬥機,同時它還是美軍旨在打造的一款低成本,高性能,能夠大批量裝備和出口的隱身戰鬥機。

相較于F22「猛禽」隱身戰鬥機高昂的造價,F-35A的造價只有7790萬美元 ,F-35B為1.013億美元 ,F-35C為9440萬美元。現階段,F35「閃電」聯合攻擊機已經獲得來自16個國家的訂單,包括美國在內,其訂單總數已經超過3300架。其中美國空軍、海軍和海軍陸戰隊計畫總計將裝備2456架。

其生產數量,根據最新公佈的資料顯示,下線數量已經超過700架。其中美軍已分配到465架,英、意、以、日、韓等國235架。前不久,洛克希德·馬丁公司和F-35聯合專案辦公室宣佈,將在2023年達到每年156架F-35的產能高峰,屆時F35的產量將進一步升級。不過按照美軍的計畫,每年將採購43架F-35隱形戰鬥機,其餘的可能加速交付海外使用者,同時獲取更多的訂單量。

三:殲20「威龍」和蘇57隱身戰鬥機

關于殲20「威龍」隱身戰鬥機生產數量官方從未正式公開過有關資料,只是殲-20隱形戰鬥機總師楊偉在珠海航展期間公開表示:

「殲-20已實現批量裝備部隊,今年七一時15架殲-20飛過天安門,實際上天上不止15架,地上還有一大堆。」

而關于它的數量,香港《南華早報》此前的報導稱:

「目前中國已經部署了150架殲-20戰機,正用于訓練和戰術發展」。

不過這一數字並未得到證實。10月8日,美國《空軍雜誌》刊登的一篇文章中提到,美國參議院軍事委員會資深成員因霍夫在10月5日的聽證會上說:

「我們的指揮官確認,到2025年,中國部署在前線的第五代隱形戰機將比我們更多。」

這裡指的前線正是中國周邊,原因是隨著中國隱身戰機產能的提升,美國空軍在中國周邊部署的隱身戰鬥機在數量上將失去優勢。美國空軍雖然裝備的隱身戰鬥機數量多,但分配到全球各個地區後,部署在中國周邊的數量有限,優勢將全無,代差也全無。不過中國要想到2025年部署的隱身戰機超過美國在中國周邊的部署量,至少需要200架以上的殲20「威龍」隱身戰鬥機,從2016年量產到2025年,9年時間裡,殲20到200架的產量應該是沒有問題的。

俄羅斯的蘇57戰機產量應該是目前所有五代機中最低的。蘇57的首飛時間雖然比殲20早1年,但由于某些技術原因以及資金問題導致進度緩慢,2020年12月26日,俄羅斯空天軍才接收了首架量產型蘇-57戰鬥機,整個2021年預計才有2架交付部隊。

所以,現階段俄羅斯蘇57的數量大致只有11-13架之間,這其中就包含了10架驗證機。

俄羅斯總統普丁早些時候在索契舉行的國防工業發展問題會議上指出,原本國家軍備計畫是在2027年前為俄軍採購16架蘇-57,但由于各方的努力和生產成本的降低,到2027年將量產76架蘇57,必須在2028年之前讓空軍的3個航空團完全換裝蘇-57。從中我們不難看出,俄羅斯的五代機推進計畫是緩慢的!

注:以上資料來源網路,僅供參考!

美國空軍原計劃以262億美元訂購750架,1990年進行的主要航空器審查上改為生產648架,1997年由于經費不穩定,改為購買339架。

《2010財年國防授權法》致使缺乏生產更多F-22的資金,加上F22「猛禽」隱身戰鬥機的成本一魯夫漲,2006年F-22的成本是每架3.61億美元,這與一開始的目標相差甚遠,到2009年F22「猛禽」隱身戰鬥機的造價下降到1.5億美元,但仍超預期。

還有就是俄羅斯和中國的第五代戰鬥機的計畫延遲,導致的缺乏清晰的空對空作戰任務也是砍掉大半數量的原因。另外,F22已有4架在訓練中發生事故墜毀,所以現役數量為183架。

二:F35「閃電」聯合攻擊機

F35「閃電」聯合攻擊機不同于F22「猛禽」隱身戰鬥機,它是一款由美國主導多國參與聯合研製的一款戰鬥機,同時它還是美軍旨在打造的一款低成本,高性能,能夠大批量裝備和出口的隱身戰鬥機。

相較于F22「猛禽」隱身戰鬥機高昂的造價,F-35A的造價只有7790萬美元 ,F-35B為1.013億美元 ,F-35C為9440萬美元。現階段,F35「閃電」聯合攻擊機已經獲得來自16個國家的訂單,包括美國在內,其訂單總數已經超過3300架。其中美國空軍、海軍和海軍陸戰隊計畫總計將裝備2456架。

其生產數量,根據最新公佈的資料顯示,下線數量已經超過700架。其中美軍已分配到465架,英、意、以、日、韓等國235架。前不久,洛克希德·馬丁公司和F-35聯合專案辦公室宣佈,將在2023年達到每年156架F-35的產能高峰,屆時F35的產量將進一步升級。不過按照美軍的計畫,每年將採購43架F-35隱形戰鬥機,其餘的可能加速交付海外使用者,同時獲取更多的訂單量。

三:殲20「威龍」和蘇57隱身戰鬥機

關于殲20「威龍」隱身戰鬥機生產數量官方從未正式公開過有關資料,只是殲-20隱形戰鬥機總師楊偉在珠海航展期間公開表示:

「殲-20已實現批量裝備部隊,今年七一時15架殲-20飛過天安門,實際上天上不止15架,地上還有一大堆。」

而關于它的數量,香港《南華早報》此前的報導稱:

「目前中國已經部署了150架殲-20戰機,正用于訓練和戰術發展」。

不過這一數字並未得到證實。10月8日,美國《空軍雜誌》刊登的一篇文章中提到,美國參議院軍事委員會資深成員因霍夫在10月5日的聽證會上說:

「我們的指揮官確認,到2025年,中國部署在前線的第五代隱形戰機將比我們更多。」

這裡指的前線正是中國周邊,原因是隨著中國隱身戰機產能的提升,美國空軍在中國周邊部署的隱身戰鬥機在數量上將失去優勢。美國空軍雖然裝備的隱身戰鬥機數量多,但分配到全球各個地區後,部署在中國周邊的數量有限,優勢將全無,代差也全無。不過中國要想到2025年部署的隱身戰機超過美國在中國周邊的部署量,至少需要200架以上的殲20「威龍」隱身戰鬥機,從2016年量產到2025年,9年時間裡,殲20到200架的產量應該是沒有問題的。

俄羅斯的蘇57戰機產量應該是目前所有五代機中最低的。蘇57的首飛時間雖然比殲20早1年,但由于某些技術原因以及資金問題導致進度緩慢,2020年12月26日,俄羅斯空天軍才接收了首架量產型蘇-57戰鬥機,整個2021年預計才有2架交付部隊。

所以,現階段俄羅斯蘇57的數量大致只有11-13架之間,這其中就包含了10架驗證機。

俄羅斯總統普丁早些時候在索契舉行的國防工業發展問題會議上指出,原本國家軍備計畫是在2027年前為俄軍採購16架蘇-57,但由于各方的努力和生產成本的降低,到2027年將量產76架蘇57,必須在2028年之前讓空軍的3個航空團完全換裝蘇-57。從中我們不難看出,俄羅斯的五代機推進計畫是緩慢的!

注:以上資料來源網路,僅供參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