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上司是培養你還是壓榨你,從以下三點可以看出來,職場人要注意分辨

PubDate:2021-10-21

從普通員工晉升為管理層,這是職場中最為關鍵的一步。有人可能三五年就實現了這個「小目標」,有人可能十年八年都還在「原地踏步」。

之所以有如此大的差別,關鍵看上司是否賞識你、培養你,最後重用你。

很多時候,上司對下屬,都是打著培養的名義進行「壓榨」,上司的真實意圖如何,通過這幾個小細節可以窺見一斑。

01 不斷增加工作難度,卻從不考慮升職加薪的,是明晃晃地「壓榨」。

我的同事小林,兩年前從教師部門考入了縣城的電視臺,成為一名記者。起初,她興致勃勃,頂著「記者」的光環四處採訪,再苦再累也毫無怨言。

只是,兩年之後,她再也沒有了興致。用她的話來說「隔行如隔山」,想要玩轉電視藝術,可不是說說而已。她幾乎沒有休息日,不是在採訪,就是在寫稿,或者在學習攝像技術和視訊編輯技術。

最明顯的變化是,她戴上了度數很高的近視眼鏡,

動態更新的不是新聞線索徵集,就是組稿的通知。

用她的話來說:找題材難、做採訪難、出作品難,可每週都要更新一期節目,這是臺裡定下的「硬性」任務,必須要完成。

于是,小林不得不把自己逼成一個「全能型」人才,苦哈哈地繼續幹著,硬是讓這檔節目做活了。

小林原以為上司會對自己高看一眼,但上司只是讓她繼續把節目做好,不要說提拔重用,就連加班費都不給報帳。

又過了兩年,小林依舊是臺裡幹活的「頂樑柱」,上司對她只提做事的要求,從不提待遇的改善。小林深感疲倦,不得不四處參加招聘考試,最後被市級電視臺錄用。

小林離職後,很是感慨,她說,被「壓榨」的感覺的確很憋屈,但好在自己沒有自暴自棄,而是化壓力為動力,

最後才能「更上一層樓」,這不得不說是「因禍得福」。

02 要求員工推陳出新,卻從不給予學習培訓機會的,無異于「殺雞取卵」。

小林之所以選擇「出走」,還有一個最大的因素,臺裡根本沒有給予她學習的機會。

為了適應崗位要求,小林很是虛心地向同事學習拍攝和採訪技術,

但大家都工作忙,加上本身起點也很低,能夠給予她的指導和幫助也微乎其微。

因此,學習佔據了小林一大半的時間。

她也不止一次向臺裡的上司提出,要去專業院校培訓半年,或者是去市級電視臺跟班學習一段時間。但臺上司要麼以「人手緊張,抽不出時間」為藉口加以拒絕,要麼就是讓其他人參訓,理由是「人家比你先來。」

失望之余,小林只得自費學習,她從網上買來視訊教材,雖然學得很吃力,但還是一點點啃下各種「硬骨頭」,邊學邊用,邊用邊學,硬是從一個拍攝視訊的「小白」成為了行家裡手。

她之所以最後能被市級電視臺錄用,也正是靠著幾個好作品征服了評委。

其實,在很多單位,想要成長進步,

學習培訓的機會和名額都是很有限的,上司只會考慮他的「自己人」。哪怕你業務能力突出,稍加培養就能「挑大樑」,他也不一定會選你。

所以,當你認清了上司的真實意圖之後,與其憤懣不已,不如悄悄地努力,最後華麗地轉身。

03 讓員工忙得團團轉,沒有時間思考和學習的,
是從來都沒考慮過「培養」對方。

網上有句話是這麼說的:「廢掉一個人的最好方式,就是讓他忙,一直忙。」

比如,流水線的工人,每天三班倒,或者兩班倒,忙得精疲力盡,回到家就只想呼呼大睡。

而在很多單位,那些能幹活又不擅長拒絕的老實人,最容易成為上司隨意擺佈的「工具人」。

他們不僅有很多打雜的活,也有不少需要專業技術支撐的活,還有很多上司臨時交辦的任務。

每天,他們都忙于應付,一個工作還沒完成,另一個工作任務又來了。一年到頭,能夠準點下班的日子屈指可數。

但是,每到年終評優評先,上司卻對他們「視而不見」,至于升職加薪,更是無從談起。理由很簡單,沒有突出貢獻。

因此,當你在一個單位,

自己都感覺到碌碌無為的時候,就要警醒自己了。做這些工作,會不會幫助自己提升能力水準?會不會有助于自己去往更高的平臺?

如果答案是否定的,還是醒醒吧!這種低質重複的工作,只會耗盡了一個人所有的精力,連帶家庭也跟著受累。

04 結束語:

人在職場,被上司「壓榨」是在所難免的。想要讓上司為之付出相應的代價,就需要自己不斷調整心態,調整策略,不是一味地逆來順受,也不是一味地忍氣吞聲。

做人可以低調,但做事一定要高調。每個步驟,每個環節如何攻堅克難,一定要讓上司知曉,哪怕一次兩次,他無動于衷,但大家心裡都有底。到最後「論功行賞」如果次次都沒有你,。那麼也就可以成為你拒絕很多分外工作的理由。

這種博弈,每天都有,只要你做個有心人,一定能有所收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