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中國父母的「拎不清」:拿盡孝標準要求子女養老,不反思空煩惱

PubDate:2021-10-21

我一直對一個朋友的做法不是很理解。她畢業多年收入不錯,但從來沒給父母表示過什麼。如果父母生病住院,姐弟打電話跟她說,她也只是讓他們捎點錢,連看都不想去看。

這個朋友平時待人熱情大方,又十分急公好義,不是這種薄情的樣子啊!

我實在沒忍住好奇,問了原因才知道,原來她從小被父母送到外婆家,十幾歲才接回城裡跟父母居住。常年的農村生活讓她像個假小子,父母改造不成又對她諸多嫌棄,讓她想要跟父母搞好關係的心徹底死了。自從外公外婆相繼去世後,她就覺得這個世界上沒什麼親人了。

我問她:那你父母不說你嗎?她無奈地笑:當然說我,又是罵我不孝啦,又是覺得白生我啦。可我怎麼沒盡義務,錢也給了,只是沒對他們噓寒問暖而已。以後他們老了,我會管吃管喝,但不是他們想象的那種,拖家帶口去看望,噓寒問暖又體貼。他們沒給我的,我也給不了他們!

朋友最後的幾句話讓我意識到,「給父母盡孝」和「給父母養老」還真不是一回事。

但是中國父母們最大的拎不清就在這裡:他們拿著盡孝標準去要求子女養老,子女只要沒做到,就被道德綁架為「不孝」,卻不反思早年間自己做過什麼。到後來子女和自己都很煩惱。

早年對子女關心少,老了卻要求子女噓寒問暖地盡孝?雙標

這種情形讓我想起以前在家收看的法制節目。一位老人控告子女不孝順,調解員到家裡瞭解情況才發現,三個子女每人每月兌錢給老人生活費,這些費用也夠老人生活的了。

結果老人氣憤地說,他們從來都是把錢拍桌子上就走,從來沒給他過好臉色,也沒人噓寒問暖過。

子女覺得很冤,沒少他吃沒短他穿,我們盡到贍養老人的義務了呀。

調解員問,能不能多關心一下老爸。子女們紛紛搖頭:不可能。說從小爸爸就愛喝酒賭博,一言不合就打孩子打老婆,自己早就受夠了。自從母親去世後,我們就當沒這個爸,

給錢送面也只是出于義務,感情上的慰藉給不了。調解員無話可說。

贍養分兩層:養老和盡孝

其實,對父母的贍養分兩層:養老和盡孝。養老是責任和義務,生活層面上給吃給喝,保障父母生活無憂;盡孝是愛與親情,天冷有人督促穿衣,孤單有人說笑慰藉。父母和子女的愛也是相互的。我年幼時你愛我護我,你年邁了我敬你疼你。

但如果父母沒做到,就別以「盡孝」的標準來要求子女。子女只要完成養老義務就行了。

說實話,這層關係也適用于婆婆和兒媳。很多婆婆會覺得,法律沒規定我幫你帶娃,但卻要求你給我養老,錯。

兒媳在法律上並沒贍養公婆義務,只要兒子贍養了她就盡到了輔助贍養的義務,畢竟老公忙著照顧爸媽時,她還要操持這個家。

婆婆在兒媳生娃、坐月子這些最難的時候沒有去幫忙,或者對兒媳極度冷淡,老了也別總指望兒媳能對自己熱情起來。

畢竟,有付出才有收穫,人的關係是相互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