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小時候有這六個特徵的孩子,十年後不會太差,當然前提是要您教育

PubDate:2021-10-15

近日,董卿在最新一期《主持人大賽》中,參賽選手需要根據一張「人與熊」的圖片,在規定幾十秒內,現場即興做一段評論。

拿到題目後,選手王嘉甯從保護大自然的角度,進行了「不對不錯」的評說。看到上面的這張圖,你又會如何解讀呢?在回答這個問題前,我們來聽聽董卿的一番犀利評說:

傷害他人,也意味著毀滅自己;

槍響之後,沒有贏家。

不拘泥于「標準答案」,而是擁有自我獨到見解。這就是董卿,永遠能給人不可被替代的感覺。其實,早前在《中國詩詞大會》上,強大如董卿,也在為自己的工作而擔心:

現在什麼事情都開始更迭了。

我在想,是不是哪一天我們都不被需要了,可以機器人上課了,可以機器人做主持了。

董卿的擔憂不無道理,且不說我們自己,你可以想象一下:10年後,我們的孩子拿什麼和機器人比拼呢?

拼爹拼媽拼成績?

但看完董卿的經歷,你就會發現:我們的孩子,

真正不可被替代的,不是成績,而是立于不敗之地的這六種特點的能力,孩子的一些能力和表現,往往預示著他們今後的發展高度。每一位家長,都希望自己的孩子長大後有出息,有光明的前途。

那麼,什麼樣的孩子長大後更有出息呢?有人說,擁有下面這6種優秀特質的孩子,會比同齡人優秀,在未來的競爭中更容易脫穎而出。你贊同嗎?

1.善良

為什麼說有善意的孩子很容易在社會上立住腳呢?其實這就是人類或者說所有生物的通病,喜歡接納一些善意的人群,如果一個人惡貫滿盈,良心也不是很好,那麼和別人接觸的過程中會讓別人遠離他而非親近他,而如果一個人隨時散發著善意,那麼自然也能夠取得很多人的信任,

並且結交許多良師益友,在以後工作、學習以及生活中都會得到大量的説明,並且也能夠實現自己的一些價值。當然,這裡所說的善良不是盲目的釋放善意,而是在逐漸成長的過程中懂得分辨善惡,繼而予以對應的處理。

2.樂于助人

樂于助人表現在許多方面,比如有的時候只是單純的幫助別人,而有的時候在幫助別人的同時,也會讓自己收穫頗多,這時候所能表達的意義就非常多了。我們都知道,在助人為樂的精神的鼓舞下,一般自己也都會收穫頗多的,比如說周圍人的信任、一些好運等等。

3.性格樂觀

性格樂觀也表現在許多方面,一個簡單的例子,比如一杯水潑在地上了,悲觀的人看見水潑了,而樂觀的人看見還剩下一部分。其實樂觀的人不僅會給自己諸多正能量,同時也會感染周邊的人,自然也能夠使得自己的人際關係更為和諧。

4.懂得解壓

壓力是可以使人成長,但並不是說抗壓能力越強對孩子就越好,很多家長就以為給孩子施加壓力就能逼迫他們跳過山澗越過大海成為人生贏家,但其實這是一個謬誤,如果家長光是給孩子壓力而沒有正確地疏導他的負面情緒,那麼長久下來孩子會因為積累大量的壓力拖垮自己,最後導致自己患上心理或者精神層面的疾病。

所以家長一定要教育孩子如何正確地宣洩自己不好的情緒,不要讓他被壓力壓垮,當然宣洩的方式有很多種,比如戶外活動和適量補充糖分,或者說適當地玩一會兒遊戲,並不是看似放鬆的娛樂方式都是不好的。

5.堅持不懈

堅持不懈的質量其實很多孩子都具備,

比如說作業不做完不睡覺,但是如果能夠將這一份質量繼續發揚,整個人生階段都保持這份質量的話,不管是失敗還是成功,都能夠一如既往的堅持初心,那麼離成功自然也就不遠了,自然也能夠有自己的一方天地。

6.語言凝練能說會道

表達能力的重要性與閱讀理解能力的重要性是一致的,

這裡單說表達能力。

不管是社交層面還是工作層面,一個人如果能簡單地把三四段複雜的意思融入語句裡,用精煉的語言把這個意思給表達出來,那麼無論是在社交上還是工作上他都能受到大家的喜歡,因為用非常凝練的語言給表達出來,別人也能在瞬間理解投以共識。

家長如果要提高孩子的語言表達能力,除了讓他勤于看書以外,還可以通過與他對話鍛煉他的邏輯思維和遣詞造句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