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作為青春期孩子的媽媽,我是這樣和17歲的兒子溝通的

PubDate:2021-10-14

中午吃飯時,我問兒子:「你對理解和包容這兩個詞的意義有怎樣的看法?」

兒子說,這個很容易理解啊,包容就是在我的這個立場范圍內,

你可以有你的觀點和見解,我允許你的這些觀點但不一定會接受。如果你要接受,那就是你能接受對方的觀點。

我開始舉例:一家公司的兩位員工,A和B,都是男性,不在同一個部門,A屬于高智商但他自己不清楚,有創新能力,屬于偏向技術型人才,B是屬于管理崗位,智商也不差。他們成為了朋友,經常在一起聊天吃飯。A對于B比較信任。有一次在公司會議上,B拿出了一個對公司很有幫助的一個創新型的方案,而這個方案的的思路是A的,也就是A和B 在溝通中說出的,結果B當作自己的成果拿出來了。這裡的問題是:如果你是A,以後你和B將會如何交往?

這裡我還提醒兒子:為什麼討論這個案例,是因為我曾經有過類似這樣的經歷。

在2003年,我費了九牛二虎之力找到了一份做開發的工作,我的上司是一位西安交大的研究生,我沒想過要和他去比在公司的地位,很顯然我沒那個實力,但在半年的時間後,我被老闆辭退了,原因就是他拿走了我寫的程式,然後說我什麼也沒有做出來。其實連我自己都明白,我寫的那個程式很爛,那是第一次寫代碼。但我還是感覺這樣的做法很讓人不高興。

回到案例中,兒子說,如果是他,他該怎樣交往還會怎樣交往,只是不會再掏心掏肺了。

我說:壓抑會產生敵意,壓抑也會產生焦慮。我是想表達:如果我是A,我們不能把這些不爽的感覺壓抑起來,需要想辦法釋放掉,否則會造成心理問題。

兒子說,對的,在這個案例中很顯然A壓抑了一些憤怒情緒,

這些憤怒情緒有一部分是對自己的,他因為感覺到自己在公司的實力不如B(B屬于管理崗位,有一定的話語權,而A屬于技術型人才,相對B不會在老闆面前邀功,這樣也就不容易引起老闆的重視),自己不行 這是自我否定的感覺,當然會和自卑掛鉤。人有很多天然的情緒,比如自卑,嫉妒,人人都會有,只不過對于有些人他自卑的這棵種子比較旺盛,進而會形成自卑情結導致心理問題。

兒子分析得很有道理。

而我希望和兒子討論這個話題想讓兒子明白,在以後的職場中可能會遇到這種情況,那如果我們處在A的角度,我們要積極去釋放這種壓抑,同時要學會理解並包容和我們立場不同的人或事。

而不是壓抑自己引發焦慮,進而引起心理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