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印度退休空軍元帥登上米格21拍攝留念照,已成為印度空軍的傳統

PubDate:2021-10-09

在第二代戰鬥機中,蘇俄的米格-21絕對是經典機種,它雖然身形不大,但可飛行2馬赫,截擊性能出色,除了華約組織成員外,亞非拉普遍使用。如今,印度是世界上擁有米格-21戰機最多的國家之一,印度空軍“一把手”退休前,都在這種毀譽參半的戰機上拍照留念。

印度空軍元帥、參謀長巴達瑞亞在9月30日就退休了,這位元帥前幾天,坐進了一架米格-21“野牛”(Bison)戰鬥機座艙裡,從正前方拍了一張“證件照”,雖然印度空軍現在已有最先進的“陣風”和200架蘇-30MKI戰鬥機,但相信很多印度空軍飛行員,都是從米格-21“野牛”飛起的。

據俄羅斯人統計,印度空軍擁有米格-21的歷史非常悠久,連買帶引進一共有946架之多。從1963年開始,他們從最早的米格-21F-13引進,再到由本土HAL公司按許可證生產的米格-21FL,第二代全天候(機頭有單脈衝火控雷達)的米格-21MF,1977年開始在本土組裝了300-400架第三代米格-21——米格-21比斯。

(掛載R-77的米格-21“野牛”)

米格-21“野牛”,正是在米格-21比斯基礎上改進的。上世紀90年代,針對米格-21比斯雷達、航電和機載武器落後的情況,米格集團推出了“原廠”改進方案米格-21-93,印度成為唯一選擇了這一方案的國家,米格-21“野牛”在1998年完成首飛,前前後後一共改裝了125架,

服役至今。

(米格-21-93)

從照片可以看出,“野牛”有一個整體式座艙風擋,這是除殲-7G/MG之外世界上另一種採用整體風擋的米格-21,而以色列飛機公司IAI幫羅馬尼亞改進的米格-21-2000“槍騎兵”是沒有的,這可以改善米格-21的座艙視野,但和普遍重視座艙視野的三代機,還是有很大的差距。

(IAI的米格-21-2000,但羅馬尼亞的“槍騎兵”沒有整體風擋)

前視“證件照”可以看出,米格-21“野牛”進氣道調節錐很大,裡面藏著俄羅斯“法茲特龍”設計局的“矛”式小型脈衝多普勒(PD)機載火控雷達,這種雷達最大探測距離可達57公里,跟蹤8個同時攻擊2個,因此,米格-21“野牛”,

具備發射R-77先進主動雷達末制導中距空對空導彈的能力,這是其他米格-21改型不具備的。

(“野牛”的進氣道調節錐(雷達)特寫)

但是,米格-21比斯作為第三代米格-21,雖然使用了加大推力的R-25-300渦噴發動機,機動性比第二代的米格-21MF有所提升,但整體來說飛行品質不佳,

再加上HAL公司品質很糟糕,印軍的米格-21居然墜毀了400多架,而“野牛”這幾年是頻頻墜毀,甚至一年摔掉好幾架。

(今年已有多架“野牛”墜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