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吃,看似是最普通的一件事,但是暴露了你的人品

PubDate:2021-10-08
01

常言道,站有站相,坐有坐相,吃有吃相。

人生在世,怎麼能夠不吃東西呢?其實,吃喝拉撒睡,吃是頭等大事。

不管生活多麼苦,都要好好吃飯。吃飽了,才有力氣幹活,才有機會贏別人。

吃,看似是最普通的一件事,但是暴露了你的人品。

02 你和什麼人吃飯,你就是什麼人。

物以類聚,人以群分。

別以為,天天上大酒店的人,就是厲害的人,就是很有錢的人。其中有不少窮人,在大酒店混吃混喝;還有一些人,僅僅是好面子,花光了所有的積蓄,就是為了一頓飯。

別以為,天天回家吃飯的人,就是沒有出息,就沒有朋友。人家只是很顧家,舍去了無用的社交而已。

酒樓千般好,不如家裡的粗茶淡飯。

你去參加飯局,身邊的人,多半是“同類”。如果不是,你頂多去參加他們的飯局一次,再也不會有第二次。

誰都不會請一個“格格不入”的人參加飯局,因為他說的話,太刺耳了,他的思想觀念,

太奇葩了。以後,還是保持距離為好。

絕大多數的聚會,是有由頭的——同學聚會、同事聚會、狐朋狗友聚會、商人聚會、客戶聚會......這個“由頭”,就說明了你的實際身份,也表面了你對飯局的態度。

有人說:“每天和你聊沒有營養的話題也能很晚的,是喜歡你的人,有營養話題聊到很晚的是志趣相投的人。兩者之外就是和你一樣無聊的人。”

人在社會上混,不可能一直獨來獨往。即便你是社會最底層的人,也需要與人結伴去外面打工,要和人一起賺錢。

因此,你參加的飯局,暴露了你的人生層次。得過且過的人,吃吃喝喝為榮;有遠見的人,吃吃喝喝謀局。

03 讓別人吃好,你就顯得“高貴”了。

上世紀七八十年代,窮苦人家居多。父母為了讓兒女們過上好日子,逢年過節,會想方設法做一些好吃的。

孩子們圍在灶臺前,伸長了脖子:“有什麼好吃的,我嘗一嘗。”

事實上,父母總是把最好吃的東西,留給了兒女。

看過這樣一個故事。

一位母親做了三個糍粑,兒子一個,女兒一個,自己一個。輪到自己吃的時候,

母親硬是捨不得下口,最後把糍粑掰開,給了兒女一人一半。

女兒在吃糍粑的時候,歪著頭問:“媽媽,你不餓嗎?”

母親說:“我不餓,剛剛在炸糍粑的時候,我已經吃了一個了。”

善意的謊言,總是讓人感動流淚。

作家老舍在《我的母親》裡寫道:“我之能成為一個不十分壞的人,是母親感化的。我的性格,習慣,是母親傳給的。她一世未曾享過一天福,臨死還吃的是粗糧。唉!還說什麼呢?心痛!心痛!”

有多少母親,為了兒女,自己從未享過一天福,從牙縫裡省出一些口糧和錢財,供養兒女讀書,幫助兒女在大城市成家立業。

從小到大,還有誰,會一直惦記著你呢?擔心你吃不好呢?唯有父母。

等你長大了,才懂得,讓你吃好的人,真的很愛你。

如果你喜歡一個人,

也會讓他吃好。

如果你很善良,你就會讓窮人吃好。

自己不捨得吃,還把吃的東西留給別人,這就是高貴的情操。

在吃飯的時候,我們總是能夠看到一些人,忙得團團轉。在飯局裡,他就是“服務員”。當所有的人,都心滿意足了,他才匆匆忙忙吃幾口。

高貴的人,在飯局裡,往往很“卑微”。只要那些海吃海喝的人,才真的很掉價。

對貴客,我們總是要上最好的飯菜;對朋友,我們一直熱情,生怕冷落了別人;對長者,我們畢恭畢敬,自己主動低頭;對至親至愛的人,力所能及地供養......這就是吃飯時的謙卑。

04 細微之處,便是人品。

看清一個人的人品,往往需要“以小見大”。

用大道理來壓制別人,是不會令人心服口服的。用金錢來衡量一個人,是不精準的。

從吃飯的前後,看一個人待人接物的表現,就能發現端倪。

人品好的人,通常有這幾個表現。

吃飯的時候,對人禮貌,不會發出很大的聲響。古人講究“笑不露齒”,也就是告訴我們,要注重自己的形象,不要喧嘩,不要影響別人。

吃飯的時候,會關照同行的老人,

會按照禮儀,安排座位。自己總是最後一個落座的。在座位不夠的時候,自己積極讓座。

吃飯的時候,不會拼命勸別人喝酒,總是點到為止。對開車的人,格外關照,而不是逼著別人喝酒。

吃飯的時候,會主動買單,不會推三阻四。吃飯之後,也不會拼命打包帶走飯菜,而是看看別人是否需要。

人品差的人,和人品好的人,所有的行為,都是相反的。

他是沒有禮貌的人,以自己為中心,即便是長者,也要靠邊站。他喜歡海吃海喝,灌醉別人,還在買單的時候,溜之大吉。

亞里斯多德說:“他們活著是為了吃飯,而我吃飯是為了活著。”

同樣是吃飯,有人吃出了感情,吃出了人生;有人吃出了病痛,吃垮了人生。

人是鐵,飯是鋼。好好吃飯,注意你的吃相。

人品好的人,不愁沒飯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