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一個人想要興旺發達,就要避免以下三件事,時刻警醒自己

PubDate:2021-10-08

01

《菜根譚》裡有言:“事事要留個有餘不盡的意思,便造物不能忌我,鬼神不能損我。”

也就是說,做任何事情,都要有餘地,不能太絕對了。只有這樣,老天爺才不會嫉妒我,鬼神也不能傷害到我。

“餘地”就是做人的彈性,就像海綿一樣,吸納強大的力量;就像彈簧一樣,把外力彈出去。這樣才能求得生存的空間,也能自保。

現實生活中,每個人都希望自己能夠大富大貴,擁有無數的錢財,甚至貪念美色,還希望自己能夠有高高在上的地位。

有追求是好事,但是不知收斂,不尊重道德規矩,反而變成了禍害。

一個人要想興旺發達,

需要避免這三件事,時刻警醒自己。能夠做到進退自如的人,才是真正的王者。

02 第一,太滿。

《周易》裡有一個卦象:“盛極必衰,衰極必盛”。

陰盛陽衰,陽盛陰衰,這是作用力與反作用力的道理,總是無法保持在絕對平衡的狀態。智者,也只能想辦法讓其相對平衡,

也就是——多了就舍去,少了就爭取。

李嘉誠說過一句話:“任何一種行業,如果有一窩蜂的趨勢,過度發展,就會造成摧殘。”

李嘉誠靠房地產,賺得盆滿缽滿。有很多人,紛紛仿效。成功的有,失敗的也有。

比方說,小有名氣的演員李亞鵬,轉行做房地產生意,在雲南麗江打拼多年,結果虧損了很多錢。

“隔行如隔山”,會唱歌的人,不一定能夠做好生意;會寫文章的人,不一定能夠拍好圖片。

一個人,想要面面俱到,無疑是“自不量力”。如果喊李嘉誠去當演員,也不一定行,就是投資影視行業,也不一定做得到。

很多事情,不是錢能夠解決問題,而是靠智慧,靠機遇和經驗。

事業發展,要留有餘地,給別人一些生存的空間,才能“共同繁榮”。一家獨大,

看似自己興旺發達了,其實是走下坡路的徵兆。

任何行業,都需要“百家爭鳴”的景象。

人生發展,也要適可而止。否則就是“人心不足蛇吞象”。

貪婪的人,是沒有好下場的。

袁世凱在推翻封建社會的時候,做出了一定的成績,也算是功德一件。可是他卻要稱帝,引發了群眾的不滿,最後被人稱為“獨夫民賊 、竊國大盜”。

功過是非,不是自己說了算,而是群眾是否認可。

想要追求圓滿的人,都不會圓滿,並且弄丟了人的本性。

歌德說:“十全十美是上天的尺度,而要達到十全十美的這種願望,則是人類的尺度。”

追求完美,是一種願望,永遠不能變成現實。有一顆完滿的心,就足夠了。

03 第二,太快和太貪。

《冬華一夜霜》裡寫道:“欲速則不達,驟進祗取亡。”

不懂得循序漸進的人,盲目追求速度,那麼就無疑是自取滅亡。

戰國時期的呂不韋,他官至丞相,還主持編輯了《呂氏春秋》。

呂不韋還是一個商人。他在邯鄲的時候,說:“異人就像一件奇貨,可以囤積居奇,以待高價售出。”

他和父親交談的時候,說:“如今努力耕田勞作,

還不能做到豐衣足食;若是擁君建國則可澤被後世。我決定去做這筆買賣。”

呂不韋去做“國君”的買賣,可見他的野心有多大。

可惜,他最後卻只能飲鴆自盡。

呂不韋想要“一口吃成一個大胖子”,不僅要成為首富,還要成為地位最高的人。是貪欲坑害了他,也是順風順水的事業坑害了他。

如果他的事業受挫了,也許他中途就會收手,不再盲目貪婪。

想要快速達到某種高度,得到多少金錢,是欲望作祟的具體表現。真正有大智慧的人,懂得收斂自己,在速度很快的時候,緩一緩;在達到一定高度的時候,主動讓位,做過普通人。

從古至今,主動解甲歸田的人,也不計其數。

陶淵明掛印辭官,隱居鄉里,寫下了《歸園田居》等不朽詩文,他是中國第一位田園詩人。

辭去了官位,但是成就了更好的自己。

官場上是快生活,田園裡是慢生活。不同的生活方式,造就了不同的人生。關鍵是,你是否“捨得”退讓。

04 第三,太老實。

我們常常說:“不讓老實人吃虧。”

可是,老實人一直吃虧,這是什麼道理?

“我不發威,

你當我是病貓?”如果你一直不懂得拒絕傷害,你就會一直被人欺負,就真的成為了病貓。

在職場上,過分老實的人,事情很多,工資很少,還常常犯錯誤,事業早就到了天花板了。

生意場上,過分老實的人總是被人制約,在任何地方,都立不住腳。

與人合作的時候,過分老實的人,肯定要吃虧。合作失敗了,他要背黑鍋;合作成功了,利益是別人的,他難以獲利。

善良是人的本性,是一種特別的能力,但不是任由別人欺負的理由。

一個人想在社會上混得好,需要有“雄心壯志”,而不是一直低聲下氣。走到任何地方,都是點頭哈腰,是會被人看不起的。

05

什麼是真正的興旺發達?

就是有一顆圓滿的心,有踏實的慢生活,做人善良,但不善良過頭。

老祖宗告訴我們:“凡事有度,

過猶不及。”

人在社會上混,有所為,有所不為。把握準了做人做事的尺度,才能積跬步,以致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