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情感勵志»正文

人到60歲才終於明白:其實不合群的人,往往更幸福、更長壽

PubDate:2021-10-08

圈子文化是一種極具中國特色的文化現象,以共同之處為圓心,以不同的輻射半徑衍生出來各種小圈子、大圈子。比如工作關係的圈子、同學關係的圈子,生活中的朋友圈、親戚圈,每個個體都身處不同圈子的交集中。

圈子有圈子的好處,好處之一就是提供了“人以群分”的平臺,對於喜歡熱鬧、隨大流的人而言,圈子讓人變成人群,融入圈子就是合群之舉。但對於那些更喜歡獨處,不喜歡融入圈子、與人群合拍的個體,就被貼上了“不合群”的標籤。

在很長一段時間中,不合群的人被認為“孤僻”“冷漠”甚至“怪異”,崇尚集體主義的人們普遍認為,合群才是“正常”人會做的選擇。一群人聚集、結伴、按照相對統一的標準規範行為,面對相對一致的目標共同行動。即使一個人本身很內向,更願意獨處,往往也會擔心被詆毀“不正常”而強行合群,成為人云亦云又可有可無的群成員。

後來,時代的發展喚醒了大眾對於個體多樣性的包容。越來越多的人為“不合群”發聲,“合群只是平凡的開始,獨行才是拔尖的開端”“不是我不合群,是群不合我”“合群是隨波逐流,不合群可以是不隨波,也可以是隨波不逐流······”

事實上,這兩種截然不同的觀念未必有優劣之分,

也沒有必要強行讓合群的人超脫出來,把不合群的人塞到群裡。但是拉長考量的時間軸,人老了以後,合群和不合群的差距體現得很明顯,且結論出乎很多人的意料——不合群的人,往往活得更幸福。

1.不合群的人,選了一個最適合自己的套子

《奇葩說》有一期辯題:我不合群,需要改嗎?反方辯手顏如晶的觀點震撼了很多人,她說:不合群是表面孤獨,合群是內心孤獨。

所以不合群是一種自由,表面孤獨但是內心不孤獨,不委屈自己,就足夠了。

馬克思主義自由觀也承認沒有絕對的自由,只有相對的自由。就像契訶夫《套子裡的人》描述的那樣:我們的生活中,存在著各種各樣的套子。我們身邊的每一個人,當然也包括自己,每天都被一些無形的套子套住。

而合群,顯然是一個有慣性的套子。

合群的人接觸面廣,交往的人多,活動也多。老年人有別于年輕人的一點在於,老年人精力體力跟不上,但是閒置時間又多。比如聚會,很多人上班的時候因為工作的緣故,

要聚餐、要應酬,一群人湊在一起抽煙喝酒侃大山,這種生活習慣本來就不好,不過因為年輕,並不顯現什麼弊端。

可是等到退休了,一群曾經的酒友、老煙槍、牌搭子聚在一起,身體最先吃不消。江西的劉某,60多歲,基礎病纏身,被牌友硬喊去打麻將時突發腦溢血,搶救十六天之後無效死亡。劉某住院期間,因向其牌友們討要醫藥費未果,他的兒媳賭氣跳樓死亡。

類似這樣的新聞,網上比比皆是。若要問為什麼會去赴這場局,他們或許會說,都是老朋友,不去抹不開面子。又或者覺得合群已經成了一種習慣,年輕時怎樣現在還怎樣,別人怎麼做,自己也怎麼做,只要有人陪著就行。可是他們忘了自己是一個老年人,面對的風險比年輕時大很多。與其去合群,不如尋找自己的舒適區。

年紀大了要針對性地保養、鍛煉。健康的人大多相似,不健康的人各有各的不同,不存在什麼合群的統一步調,更多的要因人而異。起不來晨跑,不要硬逼著自己合群,舒舒服服睡個好覺;不喜歡廣場舞的噪音,

不要硬逼著自己合群,找個幽靜的地方散步也可以;不想加入東家長西家短的閒聊大軍,不要硬逼著自己合群,為自己做頓精緻的飯更有意義。

恰恰因為不合群,可以更好地順著自己,傾聽自心的聲音,選擇最適合自己的方式度過每一個屬於自己的日子。如果每個人都是裝在套子裡的人,那麼不合群的老人至少可以為年老的自己選一個適合的套子。

2.不合群的邊界感,減少了很多家庭矛盾

合群是需要付出代價的,最大的代價就是從眾。波蘭籍心理學家所羅門·阿希通過研究告訴人們:很多時候,人們不會去思考為什麼,而是直接模仿別人的行為。這種從眾行為,是社會壓力下的一種“遵從”。我們為了被接納,而選擇了順從,也就失去了自己的意見。

合群的人往往會發出相同的聲音,至於是不是發自內心的,沒人在意。合群的人是不是真的快樂,只有他們才能給出答案,也只有他們自己在乎這個答案。而不合群的人恰恰相反,他們最在意的就是,是不是遵從了內心。

王爾德曾說,“做你自己,因為別人都有人做了”。一個人就算與外界格格不入,但是始終忠於自己,實現了自己的價值。那麼在人生的盡頭,他才能夠說,自己的一生沒有虛度。

現實生活中,不合群還有一個很大的好處,就是有邊界感。邊界感這個概念屬於心理學範疇,指的是一種分清事物(個人空間)關聯而明確各自屬性的認知。心理學家達列夫曾經說過,人類一切痛苦的根源,都源於缺乏邊界感;所有即將結束的關係,都源自於人與人之間沒有邊界感。

家庭成員,特別是長輩,如果沒有邊界感,那將是一場徹頭徹尾的災難。《易經》裡寫:“父父,子子,兄兄,弟弟,夫夫,婦婦而家道正。”意思是家庭成員各司其職,幹好自己的事,才能家道正,萬事和。婆媳如何相處才能和睦,不橫加干涉,不越俎代庖。親戚如何相處才能和諧,既互幫互助,又留有餘地。

不合群的人恰恰就是最有邊界感的一群人。他們懂得“子非魚焉知魚之樂”;他們能夠“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他們對於“被要求遵從”一樣厭惡;他們尊重別人,也要求別人尊重自己。所以不合群的老人往往家庭更和睦,矛盾更少,和下一代相處更和諧,自然幸福程度更高。

3.合群不重要,陪伴你到生命盡頭的只有自己

生命,就是一場單程同行。上車的時候,車廂裡有很多人,父母,親人,兄弟姐妹;成長的途中,車廂裡來來往往,有上有下,會經歷更多的人;等尾聲,人也日漸衰老,沒有了向窗外風景躍躍欲試的衝動和在車廂裡跑來跑去的熱情,就安靜地坐著,身邊可能有伴侶,可能時不時有子女來探望,但最終到終點的那一刻,總要一個人下車。

不要把陪伴的要求寄託在伴侶、子女、朋友身上,也許伴侶會早一步下車,也許伴侶中途就改了其他的班列,子女更是有自己的家庭和生活,朋友也像杜甫《贈衛八處士》中的那樣“人生不相見,動如參與商;訪舊半為鬼,驚呼熱衷腸”······能陪伴自己到最終的,只有自己。

合群的人更愛熱鬧,也更容易為突如其來的冷清孤寂傷神。但這種孤單寂寞是通往死亡的必修課,沒有人可以免修,不合群的人早早就與自己成為朋友。不刻意逢迎別人,告別無效社交,專注自己,那些喜怒哀樂,那些思考和共鳴,那些愛好和小心思,都是自己先分享給自己看,先傾訴給自己聽。

所以,如果這在外界看來是一種孤單,那麼他們享受這份孤單,孤單卻不孤獨,因為他們自己陪伴自己,自己瞭解自己,心靈有所寄託,他們過得更坦然也更灑脫。

不合群的內核不是“群”而是對違背意願的事情說“不”,很多人究其一生也沒有真正認識過自己,也不曾聽過自己內心的聲音,晚年回想起來,才更覺時間精力的錯付。不合群的本質是“合己”,獨一無二的你,值得獨一無二的人生。做自己,不必合群,到了要下車的時刻,回味往來路,皆是幸福。

是不是遵從了內心。

王爾德曾說,“做你自己,因為別人都有人做了”。一個人就算與外界格格不入,但是始終忠於自己,實現了自己的價值。那麼在人生的盡頭,他才能夠說,自己的一生沒有虛度。

現實生活中,不合群還有一個很大的好處,就是有邊界感。邊界感這個概念屬於心理學範疇,指的是一種分清事物(個人空間)關聯而明確各自屬性的認知。心理學家達列夫曾經說過,人類一切痛苦的根源,都源於缺乏邊界感;所有即將結束的關係,都源自於人與人之間沒有邊界感。

家庭成員,特別是長輩,如果沒有邊界感,那將是一場徹頭徹尾的災難。《易經》裡寫:“父父,子子,兄兄,弟弟,夫夫,婦婦而家道正。”意思是家庭成員各司其職,幹好自己的事,才能家道正,萬事和。婆媳如何相處才能和睦,不橫加干涉,不越俎代庖。親戚如何相處才能和諧,既互幫互助,又留有餘地。

不合群的人恰恰就是最有邊界感的一群人。他們懂得“子非魚焉知魚之樂”;他們能夠“己所不欲勿施於人”;他們對於“被要求遵從”一樣厭惡;他們尊重別人,也要求別人尊重自己。所以不合群的老人往往家庭更和睦,矛盾更少,和下一代相處更和諧,自然幸福程度更高。

3.合群不重要,陪伴你到生命盡頭的只有自己

生命,就是一場單程同行。上車的時候,車廂裡有很多人,父母,親人,兄弟姐妹;成長的途中,車廂裡來來往往,有上有下,會經歷更多的人;等尾聲,人也日漸衰老,沒有了向窗外風景躍躍欲試的衝動和在車廂裡跑來跑去的熱情,就安靜地坐著,身邊可能有伴侶,可能時不時有子女來探望,但最終到終點的那一刻,總要一個人下車。

不要把陪伴的要求寄託在伴侶、子女、朋友身上,也許伴侶會早一步下車,也許伴侶中途就改了其他的班列,子女更是有自己的家庭和生活,朋友也像杜甫《贈衛八處士》中的那樣“人生不相見,動如參與商;訪舊半為鬼,驚呼熱衷腸”······能陪伴自己到最終的,只有自己。

合群的人更愛熱鬧,也更容易為突如其來的冷清孤寂傷神。但這種孤單寂寞是通往死亡的必修課,沒有人可以免修,不合群的人早早就與自己成為朋友。不刻意逢迎別人,告別無效社交,專注自己,那些喜怒哀樂,那些思考和共鳴,那些愛好和小心思,都是自己先分享給自己看,先傾訴給自己聽。

所以,如果這在外界看來是一種孤單,那麼他們享受這份孤單,孤單卻不孤獨,因為他們自己陪伴自己,自己瞭解自己,心靈有所寄託,他們過得更坦然也更灑脫。

不合群的內核不是“群”而是對違背意願的事情說“不”,很多人究其一生也沒有真正認識過自己,也不曾聽過自己內心的聲音,晚年回想起來,才更覺時間精力的錯付。不合群的本質是“合己”,獨一無二的你,值得獨一無二的人生。做自己,不必合群,到了要下車的時刻,回味往來路,皆是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