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熱點»正文

「不放棄任何一個孩子」臺北老師年燒60租金不放棄,力推體驗教育「特殊生也能實現自我價值」

PubDate:2021-10-07

「曲老師,我爬不動了!」後面的孩子喘著粗氣喊著,但他卻並沒有停下來的意思,轉過頭拉著孩子們繼續向前。

這個人是陶璽特殊教育工作室的創辦人曲智鑛,他的工作就是帶著這群特殊學生挑戰各種「不輕鬆」的活動,藉此機會讓孩子面臨挫折,培養出良好的「成就品格」。

「我的好動特質讓我比一般的小孩經歷得更多,這些經驗幫助我容易地說服學生。」

意外走上教育路,沒生源年燒60租金不放棄

雖然是教育工作室的創辦人,但走上教育這條路對曲智鑛來說卻純屬意外。

「高三填大學志願時,我一心只想考上國立大學,沒有要當老師的打算」於是他把所有師範院校都塗掉,卻漏塗國北教大特教系。

一切好像是天註定的緣分,最後被錄取。

「好像是老天在開玩笑,我小時候是讓師長頭痛不已的孩子,現在卻要做老師。」

因為具有注意力缺陷過動癥的特質,

他不愛被拘束、喜歡從事戶外活動。開始對教育抵觸的他在接觸到特殊生後,發現事實和想像並不相符。「和孩子們在一起很輕鬆、很自在」

這也讓他選擇從事特教相關工作,因為有「坐不住」的特質,在考到教師證後,他放棄教師甄試,在2007年成立「陶璽特殊教育工作室」。

「成立初期因為沒有知名度,招生很困難,工作室一年租金還要50、60萬……」

為能讓工作室維持下去,他外出輔導個案,在知名度提升後才轉回特殊教育的領域。

生活是最好的教育,讓孩子在挫折中學習

因為他的學生都是在行為、社交、學習方面面臨問題的孩子,所以年齡也大不相同,從小學生到大學生都有。

上課時間也不固定,有些人每週去、有些則是偶爾參與戶外活動,課程內容也都是圍繞學生存在的問題而設計。

最開始他用模擬情境的方式引導學生們解決問題,在一個「假如今天有人惹到你」課程中,他試圖用表演的方式讓孩子感受到情緒,以應對人際交往中可能出現的情緒失控的情況。

「可孩子們無法類化、應用在真實情境,

情緒上來是沒法控制」為了能讓孩子們在真實的體驗獲得改變,他改以戶外體驗等真實的生活挫折來教育學生。

為了讓孩子們能適應群體生活,學會與別人相處,他帶著學生去爬山、打籃球、體適能讓學生在沒有父母的陪伴下,進入新的群體生活。

曾有一個孩子因路過的人跟他說「借過」就發怒,曲智鑛就讓他去感受自己的憤怒,引導他化解和他人的衝突。

學會自己處理情緒,體驗教育改變學生

「體驗教育讓孩子在經驗裏學到東西!」

一次他帶著學生們去爬山,一個小朋友哭喊要回家,曲智鑛溫柔地詢問他為什麼不想爬山,孩子告訴他「一直爬山很累,我不想爬山」。

他問孩子「那我們兩個月爬一次或三個月一次好不好?」直到孩子回答「好」才停止哭泣。

他透過溝通和討論,讓孩子自己做選擇,而非一再安撫情緒「真實的生活事件,讓孩子們學會處理情緒和自我控制。」

他並不會阻止孩子們發洩情緒,而是會在孩子哭泣或發怒時引導孩子正視挫折和錯誤。

有一個學生生氣時會砸東西,有次曲智鑛在和某老師談話時,這名學生來找他說話,但某老師告訴學生「你等一下,等我講完就換你。」

結果這個學生就情緒失控,開始罵髒話、摔東西還想揍人,等他情緒緩下來,曲智鑛上前詢問為何這麼生氣,學生回他「我感覺這個老師有威脅性。」

為了引導他控制自己的行為和情緒,他告訴孩子「砸東西的後果要賠錢,你這樣做對你沒有任何好處。」先說出這些行為的後果是什麼,讓他們自己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法。

不放棄任何一個孩子,在陪伴中看到改變

在與孩子們相處的十幾年中,他漸漸領悟,每個孩子都有適合自己的學習方法,沒有孩子是不能改變的,而他們需要的只是耐心和理解。

「我不會放棄任何一個孩子!」為了能啟發他們的潛能,他教導生要對自己有足夠的認知、和自己的特質好好相處、好好控制自己的行為,面對事情還要有恆毅力。

為了讓孩子能夠有更合適的家庭教育環境,曲智鑛與家長們建立了聊天群組,

每天和家長麼一起討論孩子的上課狀況、情緒狀態,告訴他們出現問題要怎麼做。

「我認為教育是一門專業,所以我更多時候是在教家長怎麼和孩子相處!」

接受曲智鑛的關懷與支持,已有很多孩子擺脫了情緒和行為問題的困擾。

小四就進入工作室的學生陳彥豪今年已經大四,現在更到工作室實習「我是個很內向的人,但曲老師的溫暖陪伴我成長,我現在在學校也都有朋友了!」

還有拒學的十六歲學生也說「我從國中後就不去學校了,我不適應學校的環境,但是在這裏我很快樂。」

在談到自己未來的夢想時曲智鑛說「成立一間讓學生可以無憂無慮、人人喜愛的學校,讓自己的教學模式能影響更多人、能帶領特殊生看見自我價值。」

機緣巧合之下他步入教育行業,發現了自己的使命。

用自己的經驗、耐心和陪伴,踐行著自己不放棄的諾言。

給這群特殊的孩子們帶去希望,讓他們獲得了改變的力量。

或許這才是教育的應有之義——讓每個孩子都能發現自己的價值。

現在更到工作室實習「我是個很內向的人,但曲老師的溫暖陪伴我成長,我現在在學校也都有朋友了!」

還有拒學的十六歲學生也說「我從國中後就不去學校了,我不適應學校的環境,但是在這裏我很快樂。」

在談到自己未來的夢想時曲智鑛說「成立一間讓學生可以無憂無慮、人人喜愛的學校,讓自己的教學模式能影響更多人、能帶領特殊生看見自我價值。」

機緣巧合之下他步入教育行業,發現了自己的使命。

用自己的經驗、耐心和陪伴,踐行著自己不放棄的諾言。

給這群特殊的孩子們帶去希望,讓他們獲得了改變的力量。

或許這才是教育的應有之義——讓每個孩子都能發現自己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