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熱點»正文

香港年輕小夥體驗了一次“劏房生活”,在3坪大的房間住兩天,沒餐桌,轉身都困難

PubDate:2021-10-07

安安,各位讀者朋友們大家好,今天來和大家說說在香港的生活。很多人都覺得香港賺得多,整體看起來香港發展的也很不錯,但是房價也是真的高,真的完全的映了那句“寸土寸金”。

而由此衍生出的劏房戶型,也算是個“特色”了,那麼,真正的劏房生活究竟是什麼樣子的呢?最近便有位小哥嘗試著住了兩天。

這位小哥名叫梁熙,為了深入體驗劏房的生活,他將在劏房中居住兩天一夜。

在這兩天的生活中,他會完全按照劏房戶的生活模式,親身感受這種生活的不便。

話不多說,一起來看看吧~

進入劏房中

從狹窄的樓道中進入劏房,你會發現這種樓型都是很舊很舊的設計。

左右兩側,各種各樣的小廣告貼滿牆面,顯得有些斑駁,而穿過這條狹窄的走廊,便是一處處的劏房戶型。

原本的一個房間,往往會被分成數個小房子,今天的這個小劏房就是其中之一,它的面積僅有3坪左右。

其實,這個小房子屬於一位帶著2歲孩子的單親媽媽,梁熙將其借來,並仔細詢問了它的價格。

這個小房子,月租也要7000港幣!換算下來差不多25000新臺幣左右,這價格真的是一言難盡……

睡覺的床榻,就擺在屋子中央,一般劏房都會用這種上下鋪的設計,上鋪用來收納或堆放雜物,下鋪則用來睡眠休息。

所謂的衛生間和廚房

不過比很多劏房戶型好的一點是,

它有獨立的衛生間和浴室。

不過很奇葩的一點是,馬桶都是斜著安裝的,這也是空間受限的表現。

淋浴就在馬桶正上方,牆面已經斑駁脫落,看上去非常陳舊破敗。

幹濕分離就更不要想了……

至於在劏房中做飯,梁熙也簡單體驗了一下,一般情況下,這種劏房都是不允許使用明火的。

一臺舊舊的電磁爐,承擔著煎炒烹炸的各種烹飪需求,當然,在這種環境下一般也不會去做過於複雜的菜。

米麵油等糧食一般都放在家裡的地上 ,雖然感覺有點兒不妥,但也是無奈之舉。

蒸米飯的話會用一臺小電飯煲,但你知道去哪兒淘米嗎?

沒錯,想要淘米的話需要拿著電飯煲去到衛生間,這裡有家裡唯一的水槽。

不僅淘米在這裡,洗菜、切菜等工作都要在這裡完成,所以在水槽旁邊還砌起了一個小小的檯子。

當然,洗衣服也是同樣在這個小小的水槽裡。

文末總結

言歸正傳,梁熙做好飯後,依舊只能坐在“廚房”的檯面前、“臥室”的床鋪上吃飯,端著鍋子吃完一頓番茄雞蛋蓋飯,他真正感覺出了劏房生活的不易。

梁熙現在徹底明白,這二十余萬“劏房戶”,到底是怎樣一個生活狀態了,在如此狹小的空間裡工作、過日子,真的會讓人身心俱疲。

不過,就拿原本住在這裡的這對母子來說,兩人依舊相依為命,努力生活。

體驗過兩天劏房生活的梁熙,在離開時深有感慨,他真心希望有朝一日,這些住在劏房裡的人們,都能過上自己想過的生活。

看完後是不是都覺得現在的生活是非常好的,也非常舒服呢?有一個自己的家,雖然不大,但是也一定會很幸福的吧!

蒸米飯的話會用一臺小電飯煲,但你知道去哪兒淘米嗎?

沒錯,想要淘米的話需要拿著電飯煲去到衛生間,這裡有家裡唯一的水槽。

不僅淘米在這裡,洗菜、切菜等工作都要在這裡完成,所以在水槽旁邊還砌起了一個小小的檯子。

當然,洗衣服也是同樣在這個小小的水槽裡。

文末總結

言歸正傳,梁熙做好飯後,依舊只能坐在“廚房”的檯面前、“臥室”的床鋪上吃飯,端著鍋子吃完一頓番茄雞蛋蓋飯,他真正感覺出了劏房生活的不易。

梁熙現在徹底明白,這二十余萬“劏房戶”,到底是怎樣一個生活狀態了,在如此狹小的空間裡工作、過日子,真的會讓人身心俱疲。

不過,就拿原本住在這裡的這對母子來說,兩人依舊相依為命,努力生活。

體驗過兩天劏房生活的梁熙,在離開時深有感慨,他真心希望有朝一日,這些住在劏房裡的人們,都能過上自己想過的生活。

看完後是不是都覺得現在的生活是非常好的,也非常舒服呢?有一個自己的家,雖然不大,但是也一定會很幸福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