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古代女子化完妝到底有多美?看看古代的化妝品就知道了

PubDate:2021-10-06

話說,在古人的詩詞中,很多詩人和墨客都把古代女子描寫的特別美,比如,唐朝詩人溫庭筠在《菩薩蠻·小山重疊金明滅》中描寫的:小山重疊金明滅,鬢雲欲度香腮雪。懶起畫蛾眉,弄妝梳洗遲。照花前後鏡,花面交相映。

而我們看古裝劇的時候,也經常能看到劇中女子精緻的妝容,甚至還有很多化妝品,也許我們覺得有些假,但實際上,古代就是擁有很多種化妝品,而古代那些有錢人家的女人,也非常喜歡化妝,並且化妝以後的樣子非常美。

那麼,古代的化妝品主要都有哪些呢?

妝粉

主要是米粉或鉛粉,用於美白麵部。據記載古代婦女使用妝粉至少在戰國就開始了,最古老的妝粉有兩種成分,一種是將米磨成粉末,另一種是將白鉛化成糊狀的面脂,因為它是化鉛而成,也有稱“鉛粉”的,有毒。兩種粉都是用來敷面,使皮膚保持光潔。

黛粉

在戰國時期,還沒有特定化眉毛的質料,可以用柳枝燒焦後塗在眉毛上。隨後出現了“黛”,一種藏青色的礦物。描畫前必須先將黛放在石硯上磨成粉狀,然後加水調和。屈原在《楚辭·大招》中記:粉白黛黑,施芳澤只。

胭脂

從花朵中提取的紅色染料,與妝粉調和後塗於臉上,使面頰紅潤,修飾臉型,美化膚色,增加皮膚紅潤感。胭脂自古代以來就是一種十分受女性喜愛的化妝用品,其本身經歷了很長時期的發展。古代製作胭脂的主要原料為紅藍花,又名紅花,為我國漢代以來頻繁記載和經常使用的藥物、染料和美容化妝品原料。

婦人妝面的胭脂有兩種:一種是以絲綿蘸紅藍花汁製成,名為“錦燕支”;另一種是加工而成小而薄的花片,名“金花燕支”。南北朝時期,人們在這種紅色顏料中又加入了牛髓、豬胰等物,使其成為一種稠密潤滑的脂膏,由此,燕支被寫成“胭脂”,“脂”字便有了真正的意義。

口脂

古時又稱“唇脂”,在管狀口紅出現之前,口脂其實和胭脂是通用的,裝在小盒或者小罐中,用手指直接蘸取、點塗。以前的口紅大都是鮮豔的朱赤色,但是唐宋時還流行過檀色點唇,檀色就是如今的肉色調,這種口脂的顏色直到現代還在流行著。口脂有兩種用途,一種是古代用以防止寒冬口唇開裂的唇膏,杜甫《臘日》中寫道:“口脂面藥隨恩澤,翠管銀罌下九霄。”另外一種是化妝用的唇膏,韋莊在《江城子》中寫道:朱唇未動,先覺口脂香。

唐代詩人元稹在《恨妝成》裡,大致將女子化妝概括為七個步驟:敷鉛粉、抹胭脂、畫黛眉、化面靨、貼花鈿、描斜紅、點口脂。這麼看來古代女子的化妝步驟和我們現代的化妝步驟也是差不多的,只是不同朝代的女子妝容上是不斷演變的,流行的元素不一樣,但是化妝步驟還是比較一致的。

古時女子對髮型也看得很重,這也是展示美的一部分,從簡單到複雜,也是多到讓人看著眼花繚亂,不過這些髮髻真的非常美。

所以古代女性不論從髮型,還是從妝容的打扮上,都遠比我們想像中還要漂亮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