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國際新聞»正文

中國游客看大街上的汽車表示疑惑:同是本土汽車,中國隊居然比不過大馬?

PubDate:2021-07-14

自從大馬的寶騰被中國汽車品牌吉利收購49.9%的股份后,在中國人的印象里,大馬的汽車品牌肯定是不如中國的,但是有一位中國游客,陪著母親來大馬旅游后,因為母親的旅游模式太無聊,他又是從事汽車工作的,走在大馬的街道上,突然“職業病”就犯了,開始研究起來大馬的汽車,驚訝的發現:同是本土汽車,中國隊居然比不過大馬?

以下是原文。

既然旅游不起勁兒,我索性把旅游當成出差,對馬來西亞當地的汽車市場做了一點小調查。本文將有以下看點:

1、馬來西亞有個汽車王國

2、蓮花汽車在馬來西亞重生

3、日系車銷量不及當地國產車

4、大馬國產汽車有什么值得中國汽車學習?

1.馬來西亞有個汽車王國

在踏足馬來西亞土地之前,我對這個東南亞國家的印象,僅停留在榴蓮以及馬拉盞中,怎么也不會聯想到汽車以及重工業。但讓我覺得孤陋寡聞的是,

馬來西亞居然是東南亞最大的汽車銷售市場,并且是東南亞唯一擁有自主汽車品牌的國家。

馬來西亞的汽車工業比中國有更長的歷史,早在60年代以前已經有整車進口到國內銷售,80年代前已經出現了CKD散件組裝形式的進口車,相比之下,

中國在1982年才出現第一批100輛的散件組裝汽車,那就是大名鼎鼎的桑塔納。而在1983年,在當時首相馬哈蒂爾主導下,誕生了馬來西亞首個國產品牌——PROTON(下稱寶騰)。馬來西亞政府擁有寶騰汽車最大的股份,是名符其實的國寶級品牌。

在寶騰汽車誕生不久,馬來西亞政府批準了私人造車企業,

于是馬來西亞第二大汽車巨頭,Perodua(下稱北鹿大)誕生了。該公司主要與日本大發汽車合作,生產排量在1.0L以下的小型汽車,售價大約在人民幣7萬元以下。從銷量上看,北鹿大常年占據第一位,情況與我國的五菱神車有點相似。但從整個車企的發展程度來看,還是寶騰汽車更有看頭。

2.蓮花汽車在國內停產,卻在馬來西亞開支散葉

成立30多年來,寶騰汽車的發展路程比較坎坷,盡管他們將汽車工業與本國榮耀聯系在一起,但受制于國內過小的汽車市場,寶騰汽車最初只能以代工廠的身份于三菱和雪鐵龍合作,沒有自主產權的汽車,情況與中國的合資企業類似。在1985年,馬來西亞政府還簽訂了自由貿易協議,允許進口更多的外國汽車。寶騰的市場份額迅速跌落到了40%,而鼎盛時期公司的市場份額一度達到80%。

寶騰汽車的專機出現在1996年,他們以5100萬英鎊(當年折合8160萬美元,相比之下吉利收購沃爾沃的交易價為18億美元!)從布加迪汽車手上收購了英國蓮花汽車。直到2003年,寶騰汽車實現對蓮花汽車的100%控股。寶騰在聲明中指出:“收購蓮花的交易可幫助寶騰提升研發能力,從而達到節約資金、時間和人力成本的效果。”

收購后的成果非常明顯,特別是在整車核心技術方面,被寶騰迅速吸收,推出了一些列暢銷車型。其中包括與中國頗有淵源的寶騰GEN-2轎車,該車的中國版本就是青年蓮花的L3轎車。但因經營不慎,蓮花汽車目前已經被迫全面停工。但在馬來西亞,蓮花汽車卻開支散葉。

3.日系車比國內貴1/3

時至今日,馬來西亞汽車市場中,依然是寶騰與北鹿大占據著一二名,其余的前五名分別是本田、日產和豐田。按照我們通常的理解,日系車在東南亞應該是占有絕對的主流,除了遍布各地的車場之外,日系車廉價可靠的特性理應有很好的銷路。但唯獨在馬來西亞被本國的自主品牌超越了。

我無疑中從一本當地雜志中看到CR-V的廣告,2.0L入門級車型售價為14.29萬,貴么?別忘了要乘以1.6的匯率!折合22.86萬的人民幣,相比之下國內CR-V入門價格是17.98萬,有30%的價差。

不難理解,對本國汽車工業有著雄心壯志的馬來西亞人,對海外進口的汽車設置較高的稅率是理所當然的事情。以至于一輛本田飛度也比寶騰的中級三廂轎車賣得貴。另外,由于馬來西亞公共交通發展不給力,一個有老有少的家庭平均需要3輛車才能維持日常生活,由此導致廉價的國產汽車在當地熱銷。

這里再補充一下,馬來西亞的進口車關稅高達30%,相比之下中國進口車關稅為25%。在整個東南亞地區,馬來西亞進口車的售價僅次于印尼,遠高于泰國和菲律賓。高昂的關稅是馬來西亞本土汽車工業發展的先天優勢。不過馬來西亞在2016年2月簽訂了TPP協議(跨太平洋伙伴關系協定),或將其30%的進口關稅取消,屆時馬來西亞本土汽車或面臨重大的考驗。

4.有什么值得中國品牌學習?

同為民族汽車企業,馬來西亞的寶騰比國內的吉利、奇瑞、比亞迪什么的幸福多了。不但起步時間更早,而且有國家的大力支持,能順利買下了蓮花汽車這個巨大的技術源。相比之下,奇瑞于90年代末才起步造車,吉利直到2001年才順利進入工信部生產目錄,中國品牌成長道路可謂坎坷。綜合市場份額來說,馬來西亞汽車工業可以說是中國的“老大哥”。

那么我們能從這位“老大哥”身上學到點什么?回顧寶騰汽車的發展歷程,從代工到合資,從收購到自主研發,幾乎涵蓋了目前中國車企的所有發展道路。反觀我們國內的車企,合資企業本質上依然是外國車企的代工廠,只不過股權的存在讓雙方走得更近,外方的核心技術依然守得緊緊的。

取得核心技術才是車企發展的根本,目前國內自主品牌中,能把車賣得好的不少,但真正能把車造好的有多少家呢?每個中國品牌車企都在強調自主研發,但擁有完整的平臺開發能力的車企我想沒多少。

其實,擁有自主知識產權是否真的那么重要?像寶騰汽車一樣,收購了蓮花汽車之后實實在在地壯大了自己的實力。所以,大膽地引入外資技術未見得是壞事,比如吉利收購沃爾沃就是個“如有神助”的好例子。當然,收購這種事不是誰都能碰到,最近廣汽不是說要收購菲克集團嗎?人家開價300億美元你要不要?

所以,寶騰汽車的成功免不了馬來西亞政府在背后的大力支持。但長遠的眼光也是必須的,他們從成立之初就決心制造能代表馬來西亞的汽車,所以他們寧可高價收購也絕不抄襲,寧可踏實走平民路線也不盲目沖高,因為寶騰就代表了馬來西亞。

可以說這位中國游客說的是非常客觀和專業了,并且對中國的汽車事業發展表達了自己的見解,你覺得他說的對嗎?

我無疑中從一本當地雜志中看到CR-V的廣告,2.0L入門級車型售價為14.29萬,貴么?別忘了要乘以1.6的匯率!折合22.86萬的人民幣,相比之下國內CR-V入門價格是17.98萬,有30%的價差。

不難理解,對本國汽車工業有著雄心壯志的馬來西亞人,對海外進口的汽車設置較高的稅率是理所當然的事情。以至于一輛本田飛度也比寶騰的中級三廂轎車賣得貴。另外,由于馬來西亞公共交通發展不給力,一個有老有少的家庭平均需要3輛車才能維持日常生活,由此導致廉價的國產汽車在當地熱銷。

這里再補充一下,馬來西亞的進口車關稅高達30%,相比之下中國進口車關稅為25%。在整個東南亞地區,馬來西亞進口車的售價僅次于印尼,遠高于泰國和菲律賓。高昂的關稅是馬來西亞本土汽車工業發展的先天優勢。不過馬來西亞在2016年2月簽訂了TPP協議(跨太平洋伙伴關系協定),或將其30%的進口關稅取消,屆時馬來西亞本土汽車或面臨重大的考驗。

4.有什么值得中國品牌學習?

同為民族汽車企業,馬來西亞的寶騰比國內的吉利、奇瑞、比亞迪什么的幸福多了。不但起步時間更早,而且有國家的大力支持,能順利買下了蓮花汽車這個巨大的技術源。相比之下,奇瑞于90年代末才起步造車,吉利直到2001年才順利進入工信部生產目錄,中國品牌成長道路可謂坎坷。綜合市場份額來說,馬來西亞汽車工業可以說是中國的“老大哥”。

那么我們能從這位“老大哥”身上學到點什么?回顧寶騰汽車的發展歷程,從代工到合資,從收購到自主研發,幾乎涵蓋了目前中國車企的所有發展道路。反觀我們國內的車企,合資企業本質上依然是外國車企的代工廠,只不過股權的存在讓雙方走得更近,外方的核心技術依然守得緊緊的。

取得核心技術才是車企發展的根本,目前國內自主品牌中,能把車賣得好的不少,但真正能把車造好的有多少家呢?每個中國品牌車企都在強調自主研發,但擁有完整的平臺開發能力的車企我想沒多少。

其實,擁有自主知識產權是否真的那么重要?像寶騰汽車一樣,收購了蓮花汽車之后實實在在地壯大了自己的實力。所以,大膽地引入外資技術未見得是壞事,比如吉利收購沃爾沃就是個“如有神助”的好例子。當然,收購這種事不是誰都能碰到,最近廣汽不是說要收購菲克集團嗎?人家開價300億美元你要不要?

所以,寶騰汽車的成功免不了馬來西亞政府在背后的大力支持。但長遠的眼光也是必須的,他們從成立之初就決心制造能代表馬來西亞的汽車,所以他們寧可高價收購也絕不抄襲,寧可踏實走平民路線也不盲目沖高,因為寶騰就代表了馬來西亞。

可以說這位中國游客說的是非常客觀和專業了,并且對中國的汽車事業發展表達了自己的見解,你覺得他說的對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