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育兒»正文

孩子內向不愛說話?別怪孩子了,多半是4種原因導致的

PubDate:2021-09-07

每個孩子的性格都不一樣,孩子的性格大部分都是由後天因素決定的,比如:生活環境、家庭教育等等,但時常也會有父母感歎,「我家孩子天生就這樣」。

相信有不少父母都會有這樣的經歷,帶孩子出去時,看見熟人上去打聲招呼,而孩子卻抱緊媽媽的大腿,無論媽媽怎麼說,孩子都不會去打招呼。

孩子膽小又內向的表現有哪些?

其實孩子膽小又內向就是一種自卑的表現,對于父母來說也會有讓自己感覺到拘謹的時候,一個人膽小又內向會給他帶來很大的影響。

父母要知道,孩子如果膽小內向,

就會影響孩子的人際關係,可能會出現不合群的現象,即使孩子再聰明,如果不善于處理人際關係的話,也不利于以後的發展。

那麼,父母應該從哪些方面瞭解孩子是不是膽小又內向呢?

(1)經常一個人呆著

有些孩子不喜歡與人交往,在人多的場合往往都喜歡找一個安靜的角落一個人呆著,其實他並不是覺得對方乏味,而是害怕對方對自己乏味。

當孩子對一件事情或一個場合便顯出比較猶豫或比較拒絕的心理時,就證明這個孩子比較膽小,做什麼事就會畏縮,這個時候他們是在確認自己內心的感受,會考慮這件事情適不適合自己,會存在哪些危險。

(2)不會主動與別人說話

在生活中我們經常會發現,有很多孩子很愛說,無論你問他什麼,他都會大方的回答,這樣的孩子往往都是比較開朗,性格也是積極向上的。

但是也會有一些孩子,當你主動問他一些問題是=時,他回答的聲音很小,如果你不和他說話,那麼他也就不會主動和你說話。

(3)說話時不敢抬頭看向對方

很多孩子說話時總是低著頭,如果父母強行讓他抬頭的話,他乾脆就不說了,這往往說明孩子內心是恐懼的,他不敢說話,因為他害怕。

這個害怕有兩種可能,第一種是害怕別人不認可他說的話,第二是怕自己說錯話而遭到責罰,孩子缺乏說話的勇氣。

孩子膽小又內向,往往是因為父母的這4種行為

1、父母對孩子過度保護

父母太過干涉孩子交往的朋友會導致孩子社交能力變差。

孩子的社交能力是從小培養的,但是有些孩子在家長眼中屬于「壞孩子」,家長怕自己的孩子受到來自「壞孩子」行為的影響,就會出于保護的目的替孩子篩選出最佳的交往物件。這樣做會導致孩子和性格合不來的小朋友強行交朋友,最後社交能力沒得到鍛煉,可能那幾個和孩子強行當朋友的小朋友們也不愛和孩子在一起玩耍了。

並且,父母將孩子保護的太好,會讓孩子只是活在父母的影子裡,沒辦法和他人相處。

2、父母過多干涉和引導

有些父母希望孩子的朋友圈是自己希望的那樣,

希望孩子和自己喜歡的小朋友交往。這樣的父母太過強勢,不利于孩子交朋友。

3、父母對孩子的否定

小孩子的自信來源于父母對自己的肯定和支持。同理,小孩子的自卑也來源于父母對自己的一味指責和否定。

在孩子沒辦法順利和某個小朋友相處時,家長不應該只是責駡孩子,指出孩子哪些地方有問題並嚴厲責備,這些都會導致孩子恐懼社交,不再原意和他人交流。

4.父母對孩子沒有耐心

當孩子在做一件事情或者完成一項作業時,很多父母總是因為孩子的動作太慢或者太笨就逐漸失去耐心,並催促孩子,甚至有的還會直接幫孩子完成。

這樣的做法讓孩子既得不到鍛煉,也可能會讓孩子沒有做第二次的勇氣,

如果父母長期代做下去會給孩子形成一個懶散的習慣。

Wendy媽有話說:

三個方法讓孩子有好人緣

①給孩子交往自由

孩子是有自己獨立思想的,愛和什麼人交朋友孩子自有想法。家長這個時候應該尊重孩子的選擇,還給孩子自由交往的權利。即使父母不喜歡孩子的朋友,也不能強行要求孩子斷絕來往。

並且,父母看到孩子交到好朋友應該是鼓勵和支持的,這樣孩子才能更有自信去擴展朋友圈,才能交到新朋友來鍛煉自己的社交能力。

②通過委婉的方式教育孩子

父母和孩子一定會有思想不一致的地方。孩子犯錯誤之後,父母不應該嚴厲指責,應該是用委婉的方式,這樣更容易被孩子接受,保護了孩子的自尊心。

同時,教會孩子與他人相處時,不應直接指出對方錯誤,應該學會委婉地表達自己的想法,對方的錯誤應當用委婉的方式指出。這樣的孩子會有更好的人緣,與這樣的孩子相處,會讓人覺得舒服。

社交能力可以為孩子帶來很多好處,是很重要的一種生存能力。社交能力不僅可以影響孩子待人接物的態度,也可以幫助孩子更好地在社會上立足。家長要通過正確的方法來鍛煉孩子的社交能力,教會孩子如何交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