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廢掉一個人最快的方法:讓他整天閑著】太閑有3種壞處,忙碌的人生才有價值

PubDate:2021-09-13

有人說,要看一個人好不好,要看他在業餘時間做什麼。

在這個世界上,有的人請假,利用公車和佇列之間的空隙讀書、思考、寫作,有的人則整天閑著。

閒暇不是一個人的福氣。相反,廢除一個人最快的方法就是讓他閑著。

正如羅曼·羅蘭所說:「人生最沉重的負擔不是工作,而是無聊。」

1.閑,則壞事

德魯克曾說:「如果你計算一下你的時間,就會發現自己把大部分的精力,都花在了沒有意義的事情上。」

想做的事無限,時間總是有限。

只怕光陰付了苦茶,願望都給了流沙。

對于整天閑著的人,不需計算時間,就已經知道沒有意義。

博主厄本在TED演講上說過自己趕論文的慘痛經歷:

他計畫得特別完美,開始時慢慢寫,逐漸工作重一點,還畫了安排圖出來。

90頁的論文,分到一年,看起來輕而易舉。

可前面幾個月他沒寫,刷電影、看八卦,晃晃悠悠就過去了,想著要上進,到中間幾個月也飛走了,

他的論文還只幾個有字。

時間從一個月、兩周,到只剩三天,他終于嚇得沖進了自習室。

連著熬了兩天夜,他用最後72小時匆匆忙忙趕出來,差一點就沒交上。

再回憶起導師的表情,拉胯的成績,他站在臺上還直搖頭道:「超級無敵爛!」

被迫熬得兩眼發黑,只收穫一個「超級爛」,就像每個閒人的人生縮影。

明明渴望著,明明計畫過,願望近在咫尺,又瞬間破滅。

說生活太苦,都是毀在了自己手上。

按部就班,穩紮穩打,就算事情再難,也都能完成。

別等一腔抱負閑沒了,再哀怨事情無果。

2.閑,則怕事

很多事沒人逼你,更沒截止日期,閑成了習慣,就再沒了拼一把的動力。

閑到了最後,努力一下就以為是拼命。

兩年前的一天,朋友阿蒼突然跟我說他辭職了。他的工作雖然有些忙碌,但收入不錯,而且有很大的晉升空間。我問他為什麼,他說:「每天一走進辦公室就感覺好辛苦好委屈,我不想幹了,就想歇著。」

辭職後,他先是遊山玩水,回來後就開始癱在家裡,要麼睡懶覺,要麼打遊戲。

剛開始他覺得這種自由的感覺太爽了,但很快問題就出現了:半年多不工作,他的積蓄所剩不多,每天遊手好閒也讓他開始感到空虛。他準備再找工作,可長時間的怠惰讓他沒有辦法再打起精神來。只要一開始思考工作的事情,他就會厭煩無比。

現在,他依然在家啃老,每天只有吃、睡、玩這三件事,完全是自暴自棄的狀態。

太閑的人生,真的是一場災難。人一旦失去了努力的目標,沒有了前進的動力,就會開始胡思亂想,最終陷入「無所事事——自我否定——更加痛苦地無所事事」的惡性循環中。

適當的放鬆很有必要,但無止境的放縱絕對有害無益。千萬別讓自己沒事可做,寧可忙一點也不要虛度光陰、浪費人生。

壞習慣真的比好習慣容易養成,

閑和懶是個迴圈。

你越不出門,腿越不想動,你越不看書,腦子越不想轉,閑得多了,都已沒有了向外看一眼的勇氣。

我們都想一時放縱爽一時,一世放縱爽一世,可現實不是這樣的,很多事情不是你要不要面對,而是必須面對。

怕事,就一直躲事,越躲事,就更加怕事。

在遇見麻煩之前,就先想到了逃避,在需要迎戰之前,就先認了慫。

閑著閑著,就蹉跎了整個人生。

正如愛因斯坦所說:

「我從來不把舒適和幸福當作生活本身的目的——這種倫理基礎,我稱之為豬圈的理想。」

中國首富李嘉誠一生征戰商界,擁有無數財富。即便如此,他直到90歲才選擇退休。

退休前,每當他上床睡覺時,總是在早上5: 59鬧鐘響後起床。之後看新聞,打了一個半小時高爾夫,去了辦公室,開始工作幾十年。

李嘉誠的一生正好印證了那句話:一萬年太長,所以要抓住每一分鐘。

當你自由的時候,你可能會快樂一會兒,但重複和虛無總有一天會讓你累。

你忙的時候可能會累。你需要把時間分成幾部分,甚至像海綿一樣擠壓時間,

但你可以收穫很多,比如財富、快樂和內心的充實。

人生幾十年,總要給世界留些東西。永遠不要把「閒暇」當成上天的禮物。那些讓你開心的事總有一天會毀了你。

3.閑,則生事

懶得做事,閑到沒時間行動的人,總會騰出時間來焦慮的。

跟朋友說句話,總覺得別人要誤會自己,整夜地失眠。

無意刷到的消息,總覺得對方在內涵自己。

該做的事情不想做,自己又沒事可做,就導致很多人應付不了什麼事,但不妨礙總能沒事找事。

作家李筱懿還是實習記者的時候,遇到過一個閒人老太太。

接起電話就聽見她念叨:「「我有個兒子呀,三十多歲了都沒有物件,我想讓你們給他相親一下。」

「我兒子條件可好了,有好幾套房子……」

李筱懿開始還是耐心解釋,這邊的熱線電話是報新聞的,不管相親。

老太太卻不管不顧聊著家常,絲毫不提新聞線索。

過了20分鐘,李筱懿終于忍不住了:「我們這真沒有這服務,而且我現在工作也挺忙的,沒事的話我就先掛了啊。」

語氣口吻都算得體,卻觸到了老太太脆弱的神經。

很快她就被投訴了,老人特地趕到報社,把她罵了一頓。

更讓她不解的是主任,明知道她委屈,卻從頭到尾哄著老人,還答應贈送報紙。

等老太太走了,主任一句話讓她開了竅:「想做事的人,千萬不要招惹那些太閑的人,得趕緊把他們送走。」

就像《羊皮卷》裡說的:「人真的忙起來啊,根本沒有太多複雜情緒,只有太閑,才會把那些雞毛蒜皮當回事。」

在閒人眼裡,跟自己作對的人才最多,心裡又忙又亂,當破事成了正事,小事成了大事,眼裡就都是事。

忙起來了,心靜下來,甚至別人找事都不當回事。

究竟要怎樣,都由自己選擇。

4.忙,治癒一切

要判斷一個人是否優秀,可以看他在閑著的時候做什麼。優秀的人都有一個共同點,就是在閒暇時也能保持自律。

有些人選擇一份不那麼辛苦的工作,美其名曰是為了有充足的自由時間幹自己想幹的事兒,但有多少人真正用好了這些時間呢?還不是像平時放假一樣,看看電視、玩玩手機,一晚上就過去了。至于看書學習?明天再說吧。

還有些人一心想做自由職業者,可很多人的「自由職業」卻是只有「自由」沒有「職業」。

早上睡個懶覺,吃完午飯就開始犯困,下午再補個覺磨蹭磨蹭,一天下來什麼事都沒幹。

自由職業從來不是逃避職場的幌子,因為比起普通工作,它需要更強大的自律能力,在沒有別人約束的情況下,一切工作全憑自覺,稍有懈怠就可能一事無成。

所有的成功都是長期努力的結果,而厲害的人無一例外都過著自律的生活。

古人雲:「不奮發,則心日頹靡;不檢束,則心日恣肆。」人生總得有點奔頭才鮮活,日子總得有點起伏才有滋味。別把「太閑」當成「恩賜」,人生短短數十載,不去拼一拼,怎麼對得起來人世的這一遭?

沈從文曾說:我一生最怕閑,閑了就失去了人生的全部意義。

他的學生汪曾祺曾在這篇文章中這樣描述沈從文:

冬天,如果房子裡沒有火,你應該用被子把它圍起來,繼續寫。

晚年不想閑著,參考大量資料完成了《中國古裝研究》。

別人開心的時候他在寫,有人質疑批評他的時候他還在寫。

讓忙碌成為生活的常態,是實現人生價值的唯一途徑。

生活中有很多美好的東西,無非是長期堅持的結果,有實力的人,無一例外都過著自律的生活。

齊白石老人年過90,還是每天堅持要畫5幅畫,誰勸也不肯歇。

唯獨有回過生日,家裡朋友賓客來了一堆,從早到晚沒停過,他晚上有點精力不夠,躺下就睡了。

而第二天他起床,顧不上吃飯就去畫。

畫完五張,他又繼續攤開宣紙,揮毫潑墨,家人怕他累壞了:「您不是畫夠五張了嗎?」

他卻說:「昨天生日,客人多,沒作畫,今天追畫幾張,以補昨天的‘閑過’。」

到了這個水準,他不再圖名,到了這個年紀,他更不圖利。

每天動動腦筋,作作畫,拉拉二胡,練練書法,齊白石少了思慮,多了童心,反而平和舒服了很多。

忙起來,是不受限的才華。

忙起來,更是積極的心態,平穩樂觀。

忙忙碌碌中,辛苦勞累,閒愁憂思,就都被治癒了。

《菜根譚》有句話說:人生若太閑,莫讀書偷;如果你太忙,你會失去你的真實性。

誠然,太忙或太閑是不可取的。忙碌、忙碌、有事可做、被愛和期待是人生最完整的狀態。

當你開始懂得珍惜時間,好好利用時間,合理安排生活,你就是在延長生命的長度,拓寬生命的厚度,提升生命的高度。

不辜負此生,就是不辜負人生的每一個階段。

卻觸到了老太太脆弱的神經。

很快她就被投訴了,老人特地趕到報社,把她罵了一頓。

更讓她不解的是主任,明知道她委屈,卻從頭到尾哄著老人,還答應贈送報紙。

等老太太走了,主任一句話讓她開了竅:「想做事的人,千萬不要招惹那些太閑的人,得趕緊把他們送走。」

就像《羊皮卷》裡說的:「人真的忙起來啊,根本沒有太多複雜情緒,只有太閑,才會把那些雞毛蒜皮當回事。」

在閒人眼裡,跟自己作對的人才最多,心裡又忙又亂,當破事成了正事,小事成了大事,眼裡就都是事。

忙起來了,心靜下來,甚至別人找事都不當回事。

究竟要怎樣,都由自己選擇。

4.忙,治癒一切

要判斷一個人是否優秀,可以看他在閑著的時候做什麼。優秀的人都有一個共同點,就是在閒暇時也能保持自律。

有些人選擇一份不那麼辛苦的工作,美其名曰是為了有充足的自由時間幹自己想幹的事兒,但有多少人真正用好了這些時間呢?還不是像平時放假一樣,看看電視、玩玩手機,一晚上就過去了。至于看書學習?明天再說吧。

還有些人一心想做自由職業者,可很多人的「自由職業」卻是只有「自由」沒有「職業」。

早上睡個懶覺,吃完午飯就開始犯困,下午再補個覺磨蹭磨蹭,一天下來什麼事都沒幹。

自由職業從來不是逃避職場的幌子,因為比起普通工作,它需要更強大的自律能力,在沒有別人約束的情況下,一切工作全憑自覺,稍有懈怠就可能一事無成。

所有的成功都是長期努力的結果,而厲害的人無一例外都過著自律的生活。

古人雲:「不奮發,則心日頹靡;不檢束,則心日恣肆。」人生總得有點奔頭才鮮活,日子總得有點起伏才有滋味。別把「太閑」當成「恩賜」,人生短短數十載,不去拼一拼,怎麼對得起來人世的這一遭?

沈從文曾說:我一生最怕閑,閑了就失去了人生的全部意義。

他的學生汪曾祺曾在這篇文章中這樣描述沈從文:

冬天,如果房子裡沒有火,你應該用被子把它圍起來,繼續寫。

晚年不想閑著,參考大量資料完成了《中國古裝研究》。

別人開心的時候他在寫,有人質疑批評他的時候他還在寫。

讓忙碌成為生活的常態,是實現人生價值的唯一途徑。

生活中有很多美好的東西,無非是長期堅持的結果,有實力的人,無一例外都過著自律的生活。

齊白石老人年過90,還是每天堅持要畫5幅畫,誰勸也不肯歇。

唯獨有回過生日,家裡朋友賓客來了一堆,從早到晚沒停過,他晚上有點精力不夠,躺下就睡了。

而第二天他起床,顧不上吃飯就去畫。

畫完五張,他又繼續攤開宣紙,揮毫潑墨,家人怕他累壞了:「您不是畫夠五張了嗎?」

他卻說:「昨天生日,客人多,沒作畫,今天追畫幾張,以補昨天的‘閑過’。」

到了這個水準,他不再圖名,到了這個年紀,他更不圖利。

每天動動腦筋,作作畫,拉拉二胡,練練書法,齊白石少了思慮,多了童心,反而平和舒服了很多。

忙起來,是不受限的才華。

忙起來,更是積極的心態,平穩樂觀。

忙忙碌碌中,辛苦勞累,閒愁憂思,就都被治癒了。

《菜根譚》有句話說:人生若太閑,莫讀書偷;如果你太忙,你會失去你的真實性。

誠然,太忙或太閑是不可取的。忙碌、忙碌、有事可做、被愛和期待是人生最完整的狀態。

當你開始懂得珍惜時間,好好利用時間,合理安排生活,你就是在延長生命的長度,拓寬生命的厚度,提升生命的高度。

不辜負此生,就是不辜負人生的每一個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