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做一個從不計較的人吧,你會真正得到快樂

PubDate:2021-09-21
01

佛說:「苦非苦,樂非樂,只是一時的執念而已。」

面對任何人、任何事、任何境界,都沒有煩惱,那就真的很快樂了。

任何事情,看破了,就沒什麼了。

《西遊記》第一回裡,美猴王拜見菩提祖師。

祖師問:「你姓什麼?」

美猴王回:「我無性。人若罵我,我也不惱;若打我,我也不嗔,只是陪個禮兒罷了,一生無性。」

不管別人打我,罵我,惹我,我都不會計較,這是寬容忍讓,也是不為難自己。

在取經路上,孫悟空降魔除妖,還被師傅誤解、驅趕。可是,他一直很快樂,一直在積極應對一切的「未知」。

做一個從不計較的人吧,你會真正得到快樂。

02 不張揚個性。

每個人都有個性,但是不能因為你的個性,影響了別人的生活。

比方說,一個喜歡唱歌的人,每天都大聲唱歌,這是快樂的事情。

可是,他深更半夜唱歌,影響了鄰居休息,打擾了別人的學習,就是可恥的,並不是快樂的。

任何人的快樂,都不能淩駕于別人之上。

一個人,越謙卑,越快樂。低頭做人,抬頭做事,與人交往會很順暢,做事會更加成功。

作家柏楊說:「一個人的悲劇,往往是個性造成的,一個家庭的悲劇,更往往是個性的產物。」

想一想,一個人的個性太突出了,就會格格不入,和別人無法交流;一個家庭裡,每個人都有個性,互不相容,日子就沒有辦法過下去了。

人與人交往,需要包容、理解,然後才能夠互相相容。個性張揚的人,與別人水火不容,走到任何地方,都憤憤不平,沒有朋友。

03 不忘記本性。

《三字經》裡寫道:「人之初,性本善。」

每個人出生的時候,都是善良的人,沒有任何惡意。哪怕是罪人的孩子,也是善良的。

社會是一個大染缸,把人可以染成各色各樣的。

有的人,染上了惡習,變成了「黑色」;有的人,內心有光,變成了「金色」;有的人,抱怨連連,變成了「灰色」。

我的一個朋友,從小在農村長大。後來,他考上了大學,去了上海工作。

因為各種原因,他離開了上海,去了深圳。從此,他混得一塌糊塗,常常在朋友圈裡責備別人,認為自己的「霉運」是身邊人帶來的。

朋友說:「假如我的父母有錢,我也不要活得這麼苦了。」

有一次朋友聚會,大家聊到了關于父母的話題。朋友一開口就說:「算了,我準備和父母斷交了。」

有人說:「你是吃什麼長大的?」

朋友一時語塞,沉默了很久。

「百善孝為先」,我們都是父母的心頭肉。窮苦家庭的父母,顯得更加不容易,也更加高大。含辛茹苦拉扯一個孩子長大,這是父母最大的恩德。

我的老家有一句俗語:「屋簷水,點點滴滴。」

也就是說,屋簷上的水,不管走多遠,都是落在屋簷下。比喻兒女和父母之間,不管距離多遠,也是近在咫尺。

一報還一報,如果連父母都不報恩,那麼還有什麼人性呢?

忘記了來時的路,一個人是不會快樂的。

從哪裡來,回到哪裡去。來的地方,

就是你的「根」,是你長成「蒼天大樹」的開始。

善良的人,看誰都順眼,看哪都是風景,眼裡沒有沙子,心靈沒有惡念,豈不快樂?

04 不膽大任性。

無規矩,不成方圓。

任性的人,隨意打破規矩,是不會快樂的。

比方說,早睡早起身體好,這是健康的規矩。任性的人,天天睡到大中午,

把黑白顛倒了,雖然很安逸,但是弄丟了健康,反而精神萎靡不振。

還比方說,朋友交往,需要互相尊重。任性的人,處處算計朋友,弄丟了道德素質,最後失去了所有的朋友,再也沒有人幫助他了。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任性妄為的人,在社會上沒有辦法立足,就像過街老鼠一樣——人人喊打。

你的明天,註定要為今天的任性買單。越任性,也會弄丟美好的未來。

05 不突出記性。

每個人,都要學會邊走邊扔。

你記住了別人的不好,你就會疏遠別人,內心也會很煩惱;你記住了過去的爛人爛事,你就會很鬱悶,今天的幸福就不見了。

比方說,你天天盯著愛人臉上的黑痣,還在夢見黑痣,你就會覺得愛人很醜,然後忘記愛人的好。總有一天,你會和愛人鬧離婚,因為你覺得愛人一點好都沒有。

快樂的人,記恩不記仇,即便是仇家,也能夠換位思考,看到仇家好的一面。

幫助仇家變好,這是以德報怨的大喜事。

冤冤相報何時了?放下仇恨,幸福就會湧進心田。

06 結語。

有一段很精彩的對話。

寒山問拾得:「世間謗我、欺我、辱我、笑我、輕我、賤我、惡我、騙我、如何處治乎?」

拾得說:「只是忍他、讓他、由他、避他、耐他、敬他、不要理他、再待幾年你且看他。」

禪師拾得的話,和美猴王的話,不是「如出一轍」?

人生苦短,不計較別人,不計較過去,不計較自己的個性,不計較得失......一念放下,萬般自然。

不管遭遇了什麼,遇到了誰,不要憤憤不平,相信未來,一切都會快樂起來的。

萬般自然。

不管遭遇了什麼,遇到了誰,不要憤憤不平,相信未來,一切都會快樂起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