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盤點四部跨界的香港臺灣電影,孫悟空師兄弟大鬧香港,關公舉起偃月刀大戰外星人

PubDate:2021-09-02

我們知道,《哥斯拉大戰金剛》其實是一次「跨界之戰」。

「金剛」是1933年好萊塢電影《金剛》創造出的怪獸角色,這部電影對後世影響深遠,其中一個結果,就是在少年時代的彼得·傑克遜腦海裡,注入了電影夢想,這才有了後來的《指環王》和2005版《金剛》。

在「金剛」問世的20年後,「哥斯拉」才首次在電影中出現,而兩隻怪獸在銀幕上相遇,又過去了近10年。現在網上流傳的「金剛」用大樹狂捅「哥斯拉」嘴巴的視訊片段,其實就來源于1962年上映的《金剛大戰哥斯拉》。

這種「跨界大戰」在好萊塢電影裡經常出現,除《哥斯拉大戰金剛》外,比較著名的影片還有《異形大戰鐵血戰士》《弗萊迪大戰傑森》《牛仔和外星人》《怪獸大戰外星人》等。其實在香港電影裡,也有這種「跨界之戰」的電影出現,比如下面五部,都很冷門,但也都很有趣。

1、《孫悟空大鬧香港》

講述豬八戒在天庭偷窺寶鏡,看到人間的香港城市非常繁華,于是凡心大動,找機會溜出天庭,來到香港遊玩。唐僧得知消息之後,帶著孫悟空、沙僧來找八戒,師徒幾人上演了一出熱鬧非凡的鬧劇,但很快陷入黑社會大佬的圈套,師徒四人關係也發生裂痕……《孫悟空大鬧香港》上映于1969年,在當時收穫了近30萬港元票房,

算是大賣,所以兩年後又推出了續集《孫悟空再鬧香港》,票房失利。

2、《獨臂刀大戰盲劍客》

在邵氏武俠片《獨臂刀》和《獨臂刀王》票房大賣後,男主角王羽就與邵氏鬧起了矛盾,最後出走邵氏,投奔嘉禾,他跟其師張徹間也發生了不愉快,好在後來冰釋前嫌。

由于王羽出走邵氏,導致「獨臂刀」這個大IP變得十分混亂,張徹在邵氏起用姜大衛、狄龍,拍了《新獨臂刀》。王羽則亂入日本電影《盲俠》,和日本片方共同搞了一部《獨臂刀大戰盲俠》,劇情比較狗血,因為兩位主角根本就不是同一個時代的人物。

3、《黃飛鴻大戰猩猩王》

在李連杰成為「黃飛鴻」的代言人之前,關德興就已經出演了上百部「黃飛鴻」題材電影,《黃飛鴻大戰猩猩王》就是其中的一部。影片講述黃飛鴻和徒弟梁寬經過一座小鎮時,發現有人假扮猩猩王為非作歹,禍害一方,決定除暴安良。結果在追捕假猩猩王的過程中,竟遇到了一隻真的猩猩王,黃師傅于是開始跟這傢伙鬥智鬥勇,最後將其擊殺。

4、《關公大戰外星人》

別看本片片名很無厘頭,其實有一個很有深度的故事設定:一位行將就木的雕刻家,一直在雕刻一尊關公像,並深信神像完成之後,會產生神奇的力量。而雕刻家的兒子卻一位科學家,對父親的想法不屑一顧,父子兩代人在思想和認知上的隔閡,因為一艘外星飛船造訪,而變得別有況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