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熱點»正文

母親留下的一個「木盒」,女兒拿來鑒定,專家:不給紅包不鑒定

PubDate:2021-08-26

母親留下的一個「木盒」,女兒拿來鑒定,專家:不給紅包不鑒定!

導讀:一位姑娘帶著一個「木盒」來鑒定,專家在看後卻說出驚人之語,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專家的良心不會痛嗎?故事將會如何發展?且看下文分解。

古語有雲,人生四大喜事之一就是,洞房花燭夜。可見,結婚在任何時候都是一件天大的喜事,不管是過去還是現在。本文要分享的這個故事,就跟著人生大喜事有關。

故事發生在一個鑒寶節目的現場,周姑娘帶著一個「木盒」出現在了節目舞臺上。這個木盒的來頭可是不簡單,背後的故事也很感人,一起來看看吧。

周姑娘從小就是一個優秀的女孩子,學習成績都是拔尖的,唯一一次掉出年級前十,她竟然哭了!所以,周姑娘以優異的成績考上了重點大學,這一點都不意外。不過,畢業之後,周姑娘的人生就遭遇了挑戰,她以前的思路似乎在感情上並不起作用,畢竟這個東西是看緣分的,光努力沒有用啊!因此,周姑娘一度有成為大齡剩女的風險。

周姑娘的父母自然是對自己這個女兒的終身大事操碎了心,各種安排相親。剛開始周姑娘還非常抵觸,後來也就漸漸習慣了。事實證明,好事多磨是正確的,

在周姑娘的不知道是多少次的相親中,終於遇到了真命天子,一個優秀的小夥子。二人的感情發展得很快,已經要結婚了。

周姑娘是山西太原人,當地的習俗非常有意思,男女雙方都得準備一個木盒,女方是龍紋木盒,男方是鳳紋木盒,然後交換,

其實就有點校核戒指的意思。一次,周姑娘帶來鑒定的這個木盒,就是母親留給她用來結婚的。周姑娘也很上道,在木盒裡面裝了很多紅包,發給現場的觀眾。

然而,尷尬的是,等到木盒來到專家手裡的時候,紅包已經發完了,於是專家開玩笑說:「不給紅包不鑒定!」周姑娘也是報以尷尬的笑聲。

不過,儘管沒有拿到紅包,專家還是會客觀地鑒定這個木盒的。

周姑娘帶來的這個木盒叫做「帖盒」,上面的紋飾是「鳳穿牡丹」,是中國民間的經典喜慶圖案,沒什麼好說的。木盒的整體做工非常儘量,工藝複雜,

有線雕和剔雕等等。不過,木盒的材質比較一般,是常見的紅酸枝木,這讓此木盒的價值下降了很多。鑒於這個木盒是清代中晚期的,專家給出的估價是三萬元!

這個結果對於周姑娘來說已經是很滿意了,畢竟重要的是家族的傳承和背後的情感,您說對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