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爸媽都不在,4歲男孩與72歲外婆相依為命,靠拾荒為生,捨不得送養好人家:我得把他照顧好

PubDate:2021-08-26

生活很苦很累,但是在很多時候,將我們徹底打垮的並不是生活本身,而是對於生活的絕望。這完全來自於情緒,當我們不堪忍受生活壓力時,便失去了勇氣,失去了再次走向希望的信心,當然剩下的只有面對生活的枯萎。在苦難面前,千萬不能萬念俱灰,要在荒蕪之中尋找希望,只要還有一絲力氣,就要堅挺著,因為在這黑暗之後,光明終會到來!

傍晚時分,隨著鏈條發出的緩慢的「嘎吱」聲,一輛破舊的三輪車出現在社區門口,4歲的小含含從外婆陳阿婆(化名)身後探出頭來,看到幾個陌生的大人,一下子警惕了起來,

等車子停穩,他摘下頭盔,飛快地跑到2樓的家門口,怔怔地看著後面跟著他上來的陌生人,有些不知所措。

不到4歲的他,隱約從大人口中知道,爸爸不要他了,媽媽被員警叔叔帶走了,他只有外婆了……「我沒有爸爸,也沒有媽媽。」當有一天小含含嘴裡突然蹦出這樣一句話時,

陳阿婆再也抑制不住淚水。如今,72歲的她帶著上大專的外孫女和不到4歲的小含含,靠著撿垃圾和養老金過活。

「如果5年還好,但是15年啊……」陳阿婆小聲嘀咕著,顫抖的雙手不知如何安放,她什麼都不怕,生活再難,她也不能停下腳步,

但她唯獨放心不下的就是人生剛剛起步的含含。南湖區新豐鎮永豐村的一處早年拆遷安置社區,陳阿婆帶著兩個孩子和她第二任丈夫就住在這裡的一座毛坯房裡。

年紀大了,還一身病,陳阿婆實在沒有精力去打掃,沒有裝修的房屋,到處都是雜物:別人家給的衣服、撿來的半舊玩具、飯桌角落裡的日用品……只留下一條小通道,家人可以穿行。

這些東西,大多數是別人給的或者是撿來的。每天除了接孩子上下學之外,陳阿婆就騎著她的三輪車挨個翻社區附近的垃圾桶,撿垃圾貼補家用。

「沒辦法,兩個孩子要上學,我再苦也不能苦了他們啊。」眼裡蓄著淚,她硬是忍著,早年喪父、30多歲第一個丈夫去世,留下她和3個幼小的女兒,如今年逾古稀,想到懵懂的外孫,還有在嘉興上大專的外孫女,一種深深的無力感湧上心頭。「小孩不爭氣啊,要不然我們這個家也不至於這樣。」

陳阿婆說的小孩,是她的三女兒,也就是小含含的母親。陳阿婆的三女兒之前有過一段婚姻,有一個女兒,比小含含大15歲。三女兒後來和含含爸生下了小含含,但她沒有擔起一個母親的責任。

2017年2月的一天,陳阿婆接到一個電話,說女兒犯了事,讓她去公安局把外孫接回來。「我一下子懵了,她不是帶著孩子去蘇州那邊做生意了嗎?怎麼會犯事,還被抓了進去?」

三女兒的事,讓陳阿婆不知所措,這個不識字的農村老人,只知道女兒犯了重罪,但畢竟是自己的女兒,還有兩個孩子要照顧,她得「救」她。花光了所有的積蓄,請了律師,最終女兒被判了15年。

「含含他爸來看過孩子,住了兩天就走了,現在也聯繫不上。」也就是從那時候開始,小含含成了沒爹媽管的孩子,坐在三輪車裡,跟著外婆一起撿垃圾。而當時18歲的外孫女,也一夜之間長大了,開始利用課餘、寒暑假時間賺生活費,減輕外婆的負擔。

2015年8月出生的小含含,現在還不到4周歲,長得十分可愛。待到稍微熟絡一些,他還會分享自己的玩具。儘管小孩子的玩性大,但看到外婆說起父母的事哭了,他趕緊放下玩具依偎了過去,靠在外婆身邊幫忙擦眼淚。

三女兒剛出事的時候,很多人勸她把孩子送給別人,甚至還有嘉興市區經濟條件比較好的人過來,表示想領養孩子,但思前想後,她還是婉拒了。「這麼好的孩子,怎麼捨得啊,他姐姐也讓我把弟弟照顧好。」這些年相依為命,祖孫倆已然有著十足的默契,相互心疼、扶持。

「我出去撿垃圾,他總是會跟著我一起,撿起瓶子來,跑得很快的。」每天傍晚吃完飯,祖孫倆就推著三輪車出發了,從家裡一路撿到鎮上的廣場,垃圾桶、燒烤店、路邊,都是他們關注的地方。

而每次到廣場上,是小含含最興奮的時候,他會到處沖來沖去,看到年齡相仿的小朋友,還會跑上前跟他們一起玩耍,不一會兒就熟稔了。說起孩子,陳阿婆的臉上浮現出了笑容,這兩年,儘管苦,但孩子的懂事讓她覺得生活還是有甜味的。「我走樓梯的時候,腿痛,他會扶著我,大的那個也很爭氣,還拿了一個全國比賽的一等獎呢!」

「村裡、鎮裡都想著我們,還幫我們辦了低收入家庭證,但我沒有文化,不識字,很多東西都教不了他。」外婆努力地適應著孩子的成長,甚至到了學校的小含含說起了普通話,她就努力用不太標準的普通話跟他交流,讓孩子更快適應。

其實人生最大的意義,就是在於從苦難中進取,從苦難中向上的一種精神。這個世界,沒有任何事情是可以長久的,人生的幸福不會長久,好事情不會延續,壞事情同樣也不會持久不散,福禍相依就是這個道理,而禍中的福,就是在於自己能夠堅持和隱忍。

有人說苦難是一種財富,其實苦難給自己帶來的經驗才是財富,除此之外,苦難本身並不會給我們帶來什麼東西,反而會從我們生命中奪去。接受並不輕鬆的生活這一事實,然後鼓起勇氣,用最好的姿態去應對自己的人生,生活很艱辛,但是即便如此,又有什麼大不了的呢。堅強一些去面對,在苦難中找到隱忍,在苦難中找到屬於人生真正的財富,這才是應對人生困難最好的姿態。

而每次到廣場上,是小含含最興奮的時候,他會到處沖來沖去,看到年齡相仿的小朋友,還會跑上前跟他們一起玩耍,不一會兒就熟稔了。說起孩子,陳阿婆的臉上浮現出了笑容,這兩年,儘管苦,但孩子的懂事讓她覺得生活還是有甜味的。「我走樓梯的時候,腿痛,他會扶著我,大的那個也很爭氣,還拿了一個全國比賽的一等獎呢!」

「村裡、鎮裡都想著我們,還幫我們辦了低收入家庭證,但我沒有文化,不識字,很多東西都教不了他。」外婆努力地適應著孩子的成長,甚至到了學校的小含含說起了普通話,她就努力用不太標準的普通話跟他交流,讓孩子更快適應。

其實人生最大的意義,就是在於從苦難中進取,從苦難中向上的一種精神。這個世界,沒有任何事情是可以長久的,人生的幸福不會長久,好事情不會延續,壞事情同樣也不會持久不散,福禍相依就是這個道理,而禍中的福,就是在於自己能夠堅持和隱忍。

有人說苦難是一種財富,其實苦難給自己帶來的經驗才是財富,除此之外,苦難本身並不會給我們帶來什麼東西,反而會從我們生命中奪去。接受並不輕鬆的生活這一事實,然後鼓起勇氣,用最好的姿態去應對自己的人生,生活很艱辛,但是即便如此,又有什麼大不了的呢。堅強一些去面對,在苦難中找到隱忍,在苦難中找到屬於人生真正的財富,這才是應對人生困難最好的姿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