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熱點»正文

愛子遇山難,提國賠敗訴,勇母曆遍群山推山海教育,完成愛子功課,讓所有人都能安全回家

PubDate:2021-08-25

在「面山面海大會師」屏東場的一個教育站點,能夠看見一個忙碌的身影,她為大家講解著登山設備的使用技巧和登山風險與自救知識。大家都親切地叫她「博崴媽媽」。

她名叫杜麗芳,原本從事外文教育事業,有著豐厚的收入的她卻在2011年辭掉工作投身面山教育。

原因是兒子張博崴的離世。

愛子爬山遇難,父母悲慟嚎哭

「博崴非常熱愛戶外活動,經常會去騎馬、溜冰、游泳,也會出國參加英國、美國的戶外營隊,但那時並不知道他熱愛登山……」

回想起2011年2月29日發生的事,博崴媽媽愴然落淚。

「29日晚上我接到他女友的電話說他失蹤,

那時我才知道28日他去獨攀白姑大山。」

「他爸爸連夜趕下去和搜救人員一起,沒想到一等就是51天,最後他們在山上發現了博崴的遺體,是因為失溫,在一禮拜之前往生……」

博崴當時正在中山醫學大學讀書,有著光明前途的兒子驟然離世,給這個家庭造成沉重打擊。

「當場我先生就崩潰,我這一輩子沒有這麼傷心過,只能嚎哭!」

「整整51天,他們為什麼沒能把我的孩子帶出來?」

提起山難國賠,三審定讞敗訴

「搜的時候需要有原住民帶路,搜救人員都懵懵懂懂的狀態,根本不知道從哪裡入手,我只好查找國山難搜救案例,不斷陳情提出建言,直到看見博崴的遺體……」

杜麗芳認為是因為缺乏搜救機制才導致兒子最終殞命,

為了讓大家提起對戶外搜救的重視,讓慘劇不再重演,她要提出「山難國賠」。

「當時提出這個想法,先生和女兒都反對,但是我覺得只有提起國賠大家才會重視,才能去瞭解到底出了什麼問題!」

國賠案提出後杜麗芳飽受各界批評,說她是trouble maker,影響基層消防人員士氣。

「大家都說消防人員花力氣救博崴卻要被告,這是在影響基層消防人員士氣。」

期間杜麗芳承受著來自各方的壓力,但她一直沒有放棄。

「2015年一審判賠267萬元,但在2017年二審逆轉免賠,2018年三審定讞確定敗訴。」

「其實輸贏對我來講沒有什麼意義,換回不了博崴的生命,我只是希望政府重視空洞的搜救系統。」

「這幾年確實改變很多,消防署擬定山域搜救的機制,消防人員也開始接受相關訓練,

我的目的達到了。」

為解心中疑惑,爬山尋找答案

在為國賠案忙碌的同時,一個疑問一直伴隨著杜麗芳「為什麼兒子會這樣熱愛大山?」

「兒子剛遇難時我心裏很難過,每聽朋友要去爬山都會勸阻,讓他們不要去,臺灣的山真的很危險……」

但當她去到博崴的宿舍領遺物時,對宿舍的景象感到驚詫。

「博崴宿舍佈置就像山林營地,床板立成三角形,地板上鋪著睡袋……」

為了找出心中問題的答案,杜麗芳決定追隨兒子的腳步,到大山中尋找答案。

「我爬的第一座山是大同大禮太魯閣,因為以前沒有爬過山,從山上下來鐵腿兩周無法走路。」

「自那次之後我才知道,原來爬山並沒有我想像的那麼簡單。」

她找到山友請教走山路的方式與呼吸法,

讓自己的爬山技巧更加專業。

「我登上的山越來越多,從錐麓、砂卡礑步道、到雪霸,再到南非的Table Mountain……」

「這時我才真正的體會兒子爬山時的感受,看到一望無際的山峰,我會想它為什麼存在?覺得我好渺小,渺小的我竟能生存在這裏,你會有一種對生命的珍惜和感動……」

在登山的同時,她不斷的學習山林知識,越瞭解越發現自己應該做些什麼……

「全臺有3561座山,有些山形山勢全世界只有臺灣有,可我們對它卻很陌生。」

很多山友在遇險時都會遵循國外山野求生指導,但臺灣雨量大、地形落差也極大,走溪穀有失溫、墜崖風險,所以國外的山野求生原則在臺灣並不適用。

「博崴就是這樣離開的……」

「現在的課本裏很少提及臺灣的山、海,

沒有這樣的教育,山友們很難全面瞭解環境。」

推動山海教育,參加山難救援

在學習了一些知識,走遍臺灣的大山後,杜麗芳做了一個決定——推動面山面海教育。

從2013年起她就帶領專業教官到各級學校去辦山野學習營,向同學們傳達山海教育的理念,由教官講授溯溪、攀巖、自救、野營、繩索等專業技能。

「臺灣是我們共同的家,但我們卻並不瞭解它,現在我們要用更虔誠的態度慢慢認識它。」

為能讓更多學生瞭解臺灣的山海,從2018年開始杜麗芳擴大舉辦各級學校面山面海大會師,參加的學生和學校不斷增加……

「會師人數」從2018年的2500人,到2020年累計參加的師生總人數有8500多位。

除了推動山海教育,她還積極參加山難搜救。

「在山難發生後,

一些家屬會直接打電話給我,說博崴媽媽拜託你來救。」

「因為國賠的事情,我一直在立院與各個部會奔走,搜救指揮所聽到我要來都不太歡迎……」

即便有阻力,但她還是積極與搜救所上級溝通,直到同意參與搜救,後來關係也慢慢改善。

2011年來,在杜麗芳的推動下,促成了緊急醫療救護法修法、山域嚮導授證管理辦法完成,為搜救隊引進了輕量化山域救援繩索系統,推動了衛星手機、個人遇險定位器(PLB)的開放。

「這些年我每晚只睡3、4個小時,朋友們都很為我擔心,勸我不要再這樣幹,會沒命!」

彼時她的心臟上已有7根支架……

「他們認為我沒能從喪子之痛中走出,可能的確是這樣,我覺得我現在所作的一切都是博崴教我的功課!」

「我的目標就是讓所有上山的人都能夠安全回家,不再讓博崴的悲劇重演,可實現它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經受了喪子之痛的博崴媽媽踏上了一條未曾設想的道路……

她完成著兒子留下的功課,又將對親人的愛推己及人,讓更多的人免於危險和失親的傷痛。

這條路雖十分艱難,但她的每一步卻愈發堅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