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VR、養豬和美國行——羅尼·奧沙利文的黃金時代

PubDate:2021-08-25

拒打147

羅尼·奧沙利文當然也像其他職業球員一樣對147滿分桿有著孜孜不倦的追求。然而,如果他不對滿分桿獎金那麼執著的話,他本可以打出更多的滿分。

2016年2月,羅尼·奧沙利文在威爾士公開賽上發現147滿分獎「只有」 1萬英鎊時於是拒絕打147。當時奧沙利文以3:1領先巴里·平奇斯,在比賽第五局中打到40分,他問裁判如果他打出147分,他能拿多少獎金。當被告知獎金只有「微不足道」的1萬英鎊時,他繼續打黑球直到他在倒數第二桿紅球后出乎意料地選擇了粉球來打,以單桿146分結束了這一局。

賽後他輕描淡寫地回答說:「我本來可以打黑球的,也可以打出147。」

「我知道獎金有1萬英鎊,我只是覺得那真的有點太廉價了。滿分桿這麼大的成就應該有更豐厚的獎金來匹配。我的147肯定比1萬英鎊更有價值。」

「如果獎金提高了,我就會去衝擊147,平時打打146也一樣好。」

一年後,他又開始了他的老把戲。

但這一次,裁判與他誠懇地進行了交流,請求他「為了球迷著想」來清臺打滿分,還好奧沙利文良心發現仍然打出147。

養豬門

奧沙利文一直對使他一炮走紅的斯諾克比賽不置可否。有那麼一段時間,奧沙利文放棄了參賽轉而去養豬。2013年,這位當時的世界冠軍厭倦了斯諾克賽事和無處不在的官/僚主義,本應去克魯斯堡比賽的他來到了埃塞克斯的一個農場裡當起了免費勞動力。

「農場裡有羊、豬、牛、山羊、雞和馬,我穿著綠色的防水鞋清理馬廄和豬圈,拆掉柵欄,把垃圾放進桶裡,清理淤泥。」

「除此之外我還拿大包乾草去喂動物。我感到非常無聊,必須做點什麼,我需要一個目標才能在早上從床上爬起來。」

「我不想有壓力,這也是我退出斯諾克比賽的原因,所以我決定去做一些沒有報酬的事情。」

「我早上8點左右到農場,先在森林跑步三四英里,然後回來做大約六個小時的農活。」

「這與我在斯諾克比賽中的經歷正好相反,我真的很喜歡幹農活。」

美國之行

奧沙利文和他的朋友體育廣播員馬特·史密斯受歷史頻道邀請,

「微服私訪」美國的撞球運動。由於斯諾克在美國受眾群體較少,奧沙利文可以匿名探訪美國的撞球界。

奧沙利文和史密斯的工作是「找到美國最臭名昭著的撞球騙子,看看當地的風土人情」,找一些當地的撞球大咖然後「用魔法打敗魔法」來贏了當地人。劇集中我們可以看到,英國人對美國人 「snucker」 的錯誤發音而不斷地皺眉頭,而美國人則困惑地想知道「Johnny O'Sullivan」到底是誰。與此同時,節目組還會帶著奧沙利文去一些名不見經傳的地下球廳,看羅尼與那些當地的撞球選手們,如「珍珠」「蠍子」和「黑寡婦」切磋一番。

體驗VR

斯諾克並沒有像奧沙利文希望的那樣在新技術應用層面產生突破。2016年,奧沙利文戴上了HTC Vive的虛擬實境面具來打斯諾克。沒有比他更適合測試這項技術的人了。不幸的是,VR打球對這位斯諾克巨星來說是一項艱巨的任務,他完全不能適應「沒有桌子」的斯諾克,摔倒在地鬧了笑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