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頁»正文

《麥兜》系列為何逐漸銷聲匿跡?港風水土不服,票房撲街嚴重

PubDate:2021-08-22

相信許多小夥伴童年時期,都有兩隻豬崽的陪伴。第一只是豬豬俠,另一只是麥兜。《豬豬俠》雖然人氣越來越低,但起碼保持一年一度的更新速度。而《麥兜》系列則截然不同,它自從2016年推出《飯寶奇兵》之後,就連續三年沒有沒出過新作,逐漸在大眾視野內消失。為何我們的童年好友麥兜會漸行漸遠呢?一是因為它水土不服,二是因為它票房暴死。

一、《飯寶奇兵》票房暴死,僅有一千八百萬票房

《飯寶奇兵》的票房創下《麥兜》系列連續四部的票房最低紀錄,它僅有一千八百萬票房,比2009年的《麥兜響噹噹》低了5200萬。《飯寶奇兵》的撲街,給《麥兜》系列致命一擊,《麥兜》系列從此沉寂了三年。更可怕的是,它讓《麥兜》這個ip極速貶值,也證明瞭《麥兜》的票房號召力正在急速下滑。《飯寶奇兵》的失敗確實很不應該,因為它同期的電影只有《反貪風暴2》有競爭力,而且《反貪風暴2》不是動畫片,

對《飯寶奇兵》的威脅不大,所以《飯寶奇兵》撲街還是自身原因居多。

二、《麥兜》主打港風,但水土不服

《麥兜》動畫系列一直主打港風,但近些年它水土不服的癥狀越來越嚴重。片裡的許多梗和港片情懷,只能引起八零後和部分九零後共鳴,因為這兩個群體看的港片最多。

隨著八零後和九零後長大不再看動畫,《麥兜》的受眾流失得非常快。成為動畫票房主力的零零後,受以前香港老電影的薰陶不深,對《麥兜》裡面的情節產生不了共鳴,因此《麥兜》系列電影越來越難滿足觀眾。

三、《麥兜》主打低齡化戰略,
不迎合市場需求

小編上面分析過,《麥兜》系列的老觀眾是八零後和九零後,《麥兜》系列想要穩定基本盤,就要學會討好老觀眾。但是《飯寶奇兵》反其道而行之,《飯寶奇兵》主打低齡化市場,想出「電飯煲打怪獸」這樣的點子,老觀眾看了齊呼幼稚,兒童觀眾有《喜羊羊與灰太狼》和《豬豬俠》等國漫可選,並不鍾情於《麥兜》。《飯寶奇兵》兩方不討好,最後只能落得個慘澹收場。如果《飯寶奇兵》繼續保持自己的港風和青年化風格,或許它的票房表現會稍好一點。

小編總結:

麥兜系列已經和我們闊別已久,人在失去的時候才能學會珍惜,等到《麥兜》不出新作了,許多粉絲才說「欠他一張電影票」,「出了一定會支持」。其實《麥兜》逐漸淡出國漫市場,也是自然選擇的結果,連《喜羊羊與灰太狼》、《果寶特攻》和《豬豬俠》等大ip都先後遭遇票房滑鐵盧,本來受眾圈子就比較小的《麥兜》系列,撐不下去也是正常。以上是小編的個人觀點,不喜勿噴,若有不同看法的朋友,也可以在下方留言評論,說說你的看法。